文|白芥子
本文由|積木育兒《jingguanyuer》
中國古代史上,有這麼一個典故:
有一年,鬧饑荒,百姓沒糧食吃,隻有挖草根,吃樹皮。
許多人就這樣活活餓死。
消息到了皇宮裡。
高高在上的晉惠帝聽完了大臣的奏報後,大為不解。
他困惑地提出:『百姓無粟米充饑,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餓沒米飯吃,為什麼不去吃肉粥呢?》
對,你一定早就聽過這個『何不食肉糜』的故事。
但你一定沒意識到,在育兒中,你可能頻繁地在對孩子說著『何不食肉糜』的話。
1
『你怎麼不……』
一個7歲的女孩放學回家,告訴媽媽說,她又得買紅筆了,因為有同學偷走了她的新筆。
媽媽聽完火就上來了。
因為那隻筆是她前幾天剛給孩子買的。
於是媽媽開口就說:『你怎麼就不能長點記性呢?我跟你說過多少回了要保管好自己的東西啊!結果又丟了』
女孩的眼淚立刻下來了。
她紅著臉,試圖跟媽媽解釋:『我沒丟,我去上廁所的時候它還在我桌子上』
但是女孩媽媽依然覺得不甘心。
她希望借這個機會好好教教孩子。
於是,她很認真地繼續教訓女孩:『你自己的東西隨便放,能不丟嗎?文具啊書啊,特別是一些重要的東西啊,一定要放到抽屜裡頭……你這個毛病如果不改,以後還得丟東西啊你知道嗎?』
媽媽真的覺得自己已經很有耐心了。
可是女孩卻直接跟媽媽翻臉了,大吼道:『你別管了』
砰的一聲,把自己鎖在自己的小房間裡去了。
這個媽媽不解地問我,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
我們看一下,當小姑娘找到媽媽說有人偷了自己的筆,媽媽的第一反應卻是:『你怎麼不……』
原本隻是一件丟筆的事。
以『你』為主語的『你怎麼就不能如何如何』的反問,就把事情變成了對孩子本身的一種指責、評判。
而且,父母是高高在上的那一個,孩子則是有問題的、亟待被糾正的那一個。
我們可以設身處地想想。
當孩子丟了東西,本來心裡就很難受。
而且,孩子的確很有可能是無辜的。
本來想找媽媽給點安慰,結果聽到的卻是指責。
生氣,幾乎是很順理成章的結果了。
我們的建議是什麼呢?遇到這種情形,我們首先需要認同孩子的感受,而非直接給出建議和幫助。
比如,當孩子告訴媽媽,有人偷了她那支新筆。
媽媽就可以看著孩子的眼睛,很同情地說一個『嗯』字。
媽媽的態度,就能夠鼓勵孩子繼續向媽媽傾訴。
如果孩子吐槽完,沒有總結的意思,那麼媽媽可以適當引導:那麼,你覺得這個事情,以後該怎麼辦呢?
不少孩子自己就會想出很多、很棒的解決辦法。
那如果你的孩子實在沒有想出解決辦法呢,你也可以恰當地提出你的建議。
在你很真誠地傾聽過孩子的講述和感受以後,再給孩子提建議,他們才可能聽得進去。
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做父母的態度。
一味地向孩子發問、給出建議、甚至指責孩子,導致的結果往往是,孩子要麼不思考;要麼就全盤接受父母的建議、沒有自己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再要麼就是厭煩、叛逆,出現『你別管我』的情況,由此親子交流宣告失敗。
隻有父母把姿態放低,並且當父母的言辭充滿真正的同情之心時,我們所說的話才能打動孩子。
2
『你怎麼又……』
再分享另外一個案例。
一個男孩,10歲,半隻腳已經邁入青春期的門檻。
媽媽也意識到,自己的孩子越來越不好相處了。
一天早上起床,男孩明顯有些起床氣。
前天起床的時候也是這樣。
做媽媽當時心中也覺得委屈。
天天照顧得這麼周到,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可是因為剛看了一些孩子心理的書,於是轉念想:是不是該跟兒子談一談,看看是不是他遇到了些問題,需要幫忙。
於是她開口問:『你怎麼又有點情緒不對,昨天好像就有點不對,你這是怎麼了呢?』
男孩一聽就炸了,甕聲甕氣地回答:『我很好,我沒有情緒不對!』直接囫圇吃了兩口早餐就氣呼呼地扛著書包走人了。
這個媽媽同樣非常困惑地問我:我的做法有什麼問題嗎?我的孩子到底怎麼了?我明明對他的狀態主動表示關心了,還不夠嗎?
那麼我們就試著來分析一下媽媽的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看到,這個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的門檻了。
他處於一個自我認同發展非常重要的時期。
體內的荷爾蒙作祟,所以,他的情緒的確也經常會如同過山車一樣忽上忽下。
所以這個媽媽的觀察沒問題。
但是,媽媽說的話是有問題的。
當她說,『你怎麼又有點情緒不對呀?』言下之意,就是你怎麼情緒又來了。
這樣的問話就會讓孩子感覺糟糕,感覺到無力、弱小,因為他被標簽化。
媽媽的提問還很容易讓孩子覺得,他就是一個情緒沒辦法控制的小孩。
這樣一種跟孩子對話的方式,當然是很容易惹毛孩子的。
孩子的這個年齡段,就算會犯錯、會跌倒、會表現的不好,他們仍然需要在這些犯錯裡面,去看到他自己的價值,去看到他自己的力量。
所以,更有技巧的應對方式是什麼呢?
你可以隨便找個借口切入,假裝漫不經心提到XX媽跟她青春期孩子的沖突問題,然後話鋒一轉:『你跟她家孩子同齡。
所以,媽媽也想知道,你會希望媽媽如何跟你相處,會讓你感覺更好一些呢?』
或者,你直接說:『媽媽看到這個情緒找上你了,你希望,我怎麼去跟這個情緒在一起更好』
上面兩種表達,等於都給了孩子一個空間。
這個空間裡,孩子是有力量和掌控感的,是可以思考的。
最最關鍵的是,他是被接納的,而不是被指責的。
這會有效避免孩子的逆反心理,而且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去認識自己。
因為不必急著去防衛自己,不必擔心來自父母的評判,所以,孩子其實能夠更好地去覺察,自己的情緒到底是在表達什麼。
3
說到底,『你怎麼不』『你為什麼不』『你怎麼又』『你應該』……跟那句『何不食肉糜』,真的沒什麼兩樣。
想一想。
如果你正被情緒困擾,或者被一段關系困擾。
一個人上來就說:
『你這麼討厭你老公應該早點離婚啊』
『你難過為什麼不哭呢?』
『你怎麼不早點說出來呢?你應該blablabla』
你會不會有一種甩他一巴掌的沖動。
孩子們卻經常在父母面前遭遇這種令人窒息的對待。
那個真正的孩子,那個孩子的真實樣子,從未被看見過。
一開始,那些『你怎麼』『你不該』『你應該』之類的句子,還會讓孩子們不舒服,甚至想反抗。
但是因為被太多次地忽視、反駁、訓導和拒絕,大多數孩子最終都停止了抗議。
他們要麼變得越來越沉默,距離父母越來越遠。
要麼他們逐漸學會了麻木跟妥協,並習慣性地放棄掉自己的想法、自己表達的欲望,並且潛意識裡認同了父母對自己的指責:或許,我真的就是那麼糟糕吧;我總是有問題的那一個。
說到底,所有的『你怎麼』句式都是一種評判,背後都透露著成年人面對孩子之時的居高臨下跟傲慢。
更好的方式是什麼?
或許就是減少先入為主的評判,抱有基本的尊重,提供一種朋友式的傾聽。
不難。
或者就是在孩子向你抱怨的時候,輕輕說一個『嗯』;
或者一個關切的『噢?』。
再或者,隻是重復孩子的話。
比如,在《少年說》中,就有這麼一段對話:
初二的男孩對媽媽喊:我再也不想吃蘋果和雞蛋了。
這個男孩之所以如此抗拒這兩種食物,是因為媽媽出於營養的考慮,從孩子小學開始,幾乎每天都要求孩子吃一個蘋果,和一個雞蛋。
聽了兒子的控訴,媽媽笑意盈盈,她幹脆地回答:好的,不吃就不吃。
鏡頭前的男孩,表情立刻變輕松。
當一個孩子的心聲真正被聽見,他整個人都會變得快樂,並且富有活力。
最後我想說,成年人真的不一定就比孩子更高明呀。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是井底之蛙,隻是井的大小深度不同而已。
當我們打著『教育』跟『愛』的名義去要求孩子: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怎麼不這樣,為什麼不那樣;這是好的,那是不好的……最終不過是替孩子造出了一個跟我們自己差不多的井,這樣方便我們『了解』『引領』『控制』罷了。
難道不是嗎?
來源:積木育兒《jingguanyuer》積木育兒是微視文化傳媒《北京》有限責任公司旗下的科學育兒服務平臺。
原文標題《這句話,能內傷孩子30年,請不要再說了》轉載已獲授權。
編輯: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