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最近工作繁忙,還是抽時間看了《一年級》的第四期和第五期。
節目中,隨著小學生活的逐步深入,節目中孩子們遇到更多的問題,比如第四期中西西《文章中的孩子都采用昵稱》和小馬哥的打架,第五期中孩子們所面臨的學習和考試等的問題,這些都是現實生活中每個父母都會遇到的問題,也是考驗父母們教育智慧的時刻。
而通過對節目中這些問題的分析,我給父母們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一、良好的教育需要中西模式的結合
節目中西西的家庭是英國爸爸和中國媽媽的跨國組合,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他們有時會出現截然相反的態度。
比如在處理西西和小馬哥的沖突上,爸爸認為這就是孩子之間的打鬧,不要上綱上線,而媽媽則認為孩子的行為必須嚴加管教,否則就容易成為道德問題;在寫作業方面,西西的爸爸認為孩子剛上學,作業不需要一板一眼,他的思維不應該過早地被約束,而媽媽則認為作業就要整齊劃一,按著順序來,這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在長沙舉辦難得一見的球賽時,西西的爸爸和兒子一起向老師請假看球賽,他認為這種經歷也是一種教育,而媽媽則認為讓孩子請假看球是不務正業,會影響孩子的學習。
兩個人的教育觀點看似都有道理,所以一些父母在看過第四期的《一年級》後,就通過微信向我提出他們的困惑:中西方哪種教育方式更好?
著名心理學家,北京師范大學的林崇德教授,就專門研究過中西方教育模式的差異。
他指出中國的教育模式重視培養學生精深的知識、邏輯思維、統一規范和集體主義精神,所以中國孩子的邏輯思維比較強,在每年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中,數、理、化和計算機的獲獎數以及總分成績,往往是中國孩子得第一。
而西方教育更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從中小學到研究生階段,學校都有動手的課程,他們的教育反對『紙上談兵』,注意引導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通過研究林崇德教授提出了『融東西方教育模式,培養‘T’型人才』型的觀點,就是要融合中西方教育模式的優點,既要註重孩子的基礎知識的學習,又要注意滿足孩子的實踐需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創新思維。
比如節目中西西的媽媽對他學習的嚴格要求的態度是對的,不過還需要結合他爸爸更有創意的教育方式,像他通過扮演哈利波特來教孩子們學英語,就會讓孩子感到很新穎。
二、家庭教育需要自由與自制相平衡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陳會昌對北京200多名孩子進行19年的跟蹤研究,最終發現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兩大心理特征,他把它稱做『兩顆種子』:一個是主動性,一個是自制力。
根據『兩顆種子』的強弱,他把孩子分為四種類型:第一種是兩顆種子都很強的孩子,比如節目中的小蘋果,她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班務活動上都是積極主動,而且紀律性很強,自制力很高;第二種是主動性強自制力弱的孩子,比如昊坨和西西,昊坨能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發言,能勇於表現自己,這是主動性的體現,但是他在上課時坐不住,一遇到事情就坐在地上大哭大叫,這屬於自制力差的表現。
西西也是如此,他能積極主動地表現自己,敢於發言,但是他的自制力也不高,規則意識差,甚至為此而丟了班長的職務;第三種主動性差但自制力強的孩子,比如小暖男,他的情緒很穩定,學習和做事也有很強的自制力和執行力,但是他很多時候不願主動地與人交流,在面對競爭時也有一些退縮。
第四種就是主動性差,自制力也需要提高的孩子,而小馬哥可能就屬於這種類型,雖然他也很有上進心和競爭意識,但是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他表現得不夠自信,缺乏一個積極面對的姿態,而在情緒和規則意識上,他比昊坨更容易失控。
當然,節目中孩子自制力和主動性的表現也與他們成長階段的特點有關,比如因為性別的差異,女孩比男孩的整體表現就更為出色。
毫無疑問,家庭教育應該是培養兩顆種子都發達,主動性和自制力都強的孩子,那麼應該如何去做呢?我認為平衡教育的關鍵是父母要做到既民主又權威的教育方式。
比如培養孩子做事的主動性,就需要尊重和理解孩子的特點,給孩子一個民主寬松的氛圍;而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又要求父母敢於對孩子的不良行為說不,對於孩子錯誤的行為要進行正確的懲戒,讓孩子承擔他所能承擔的後果,借此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和責任感。
三、教育孩子不能過多采用威脅的方式
節目中,當西西的媽媽通過監控視頻看到兒子故意去掀掉小馬哥專心看的書,挑起事端的行為時,一時無法接受,在學校的走廊讓兒子走開,並威脅說不再要他了。
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失望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也更需要一個冷靜和理性的處理方式。
McCord等心理學家曾經對兒童的攻擊行為與父母撫養方式進行了長達5年的系統研究,他們發現當父母對孩子主要采用的是拒絕、威脅、體罰等教育方式,兒童成長過程中的攻擊性行為會大大增加。
而節目中西西的爸爸媽媽都對他采用了威脅的教育方式,比如媽媽在看到他打人的視頻後威脅不要他了,而且爸爸也威脅他說,如果他再跟小馬哥玩,他就有麻煩了,這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所需要避免的。
四、小學生愛學習比學得好重要
在《一年級》節目的第五期,孩子們迎來了他們人生中的第一場考試——語文口語考試,對於很多孩子來說,考試可能是讓他們頭疼的事情,特別是對於語言發展慢的男孩們來講,讓他們記住拼音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節目中的小馬哥、昊坨和西西面對看似簡單的拼音時,個個面露難色。
節目中父母在幫助孩子應對考試的態度和方法,有些是值得我們借鑒,有些也是需要我們避免的。
比如小馬哥的爸爸和西西媽媽在指導孩子練習拼音的方法就值得商榷,他在教兒子拼音的過程中,采用高壓態度,缺乏必要的耐心,特別在孩子沒有進展時,忍不住用鉛筆頭敲了他的腦袋;而西西的媽媽也采用威脅要罰寫的方式,逼他認真學習,結果弄得孩子邊哭邊學。
節目中的父母也揭示現實生活中的一個教育問題:父母對孩子學習成績的焦慮造成了孩子的童年恐慌。
許多父母在面對考試時往往比孩子還要緊張,在我微信所收到父母發來的咨詢問題中,近一半都是與孩子的學習相關。
其實對於小學生而言,愛學習比學得好重要,小學生關鍵是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當孩子面臨過高的學習壓力,缺乏快樂體驗時,他很難對學習產生興趣,更有可能產生厭學。
在這方面梓公主的爸爸采用的方法就很好,他通過模仿灰太狼和喜羊羊的對話,讓女兒來練習拼音;而昊坨的媽媽做的也不錯,在檢查孩子作業時,她首先表揚了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然後再指出孩子的不足,這就避免出現過度打擊孩子積極性的情況。
父母在指導小學生學習時,要尊重孩子的特點,比如一年級的孩子還是以形象邏輯思維為主,他們對於抽象的數字和拼音不容易理解和記憶,父母就需要以更形象生動的方式來展現,或者結合孩子熟悉的事情來幫助他記憶,而不能采用強迫的滿灌式教育,讓孩子承受太多的壓力。
對於孩子而言,給他們一個豐富多彩的生活經歷遠比讓他們沉浸在枯燥的學習中更為重要,不過在節目第六期的預告中,父母和老師們就給孩子準備了一次別開生面的遊學活動,孩子們接下來會有什麼樣的體驗呢?我也期待他們的精彩表現。
《本文選自孫雲曉的新浪博客,作者孫雲曉系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兼《少年兒童研究》總編輯、研究員,如果本文有涉及到相關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
訂閱微信公眾帳號『高爾夫親子網』,可查看更多熱門文章分享:
查看第『1050』篇分享:《美國富豪巴菲特是怎麼教育富二代的?》
查看第『1049』篇分享:《培養了不起男孩的四大原則讓無數家長驚呆》
查看第『1048』篇分享:《德國父母看護孩子有講究》
查看第『1047』篇分享:《這些話男孩不會直接說出來但父母必須知道》
查看第『1046』篇分享:《爸爸愛媽媽媽媽欣賞爸爸就是最好的家教》
查看第『1045』篇分享:《嘮叨是把小刀,刀再鈍,也架不住天天補刀》
查看第『1044』篇分享:《小學的重點不在成績,在於閱讀》
查看第『1043』篇分享:《一位母親的親述:為何美國一年教育就能改變5歲孩子?》
查看第『1042』篇分享:《完全被震驚了,德國幼兒園老師居然帶孩子幹這些》
查看第『1041』篇分享:《那個沒搶到座位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