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家庭,一旦生了孩子,責任感立馬就升起來了。
各種育兒手段,方法,從老到小,統統積累學習。
可大多也都集中在『育』這個字上,似乎『教』不太重要。
當然也有講重心放在『教』上的,不過,也是說得多做得少。
道理一堆堆,好像各個家長都是哲學家。
其實,教育孩子作為一個家庭的重中之重,的確需要家長多下功夫,並同時掌握『教』與『育』的真正內涵,並做到方法科學,才能效果突出!否則,家長累,孩子苦,一切都變得事與願違。
杜姐就是典型的反面案例。
杜姐是我們單位的一個老大姐,工作能力沒的說,可就是教育孩子上,我們外人看了,都替他上火。
杜姐性子急,能說也能幹,把孩子養得白白胖胖,幹幹凈凈,和孩子理論起來,孩子一句話都插不進去,在一邊眼淚汪汪,一臉無奈。
要說男孩子已經養成了這樣杜姐應該及時反省,可她卻固執地認為,孩子不懂道理,於是,各種大道理講個遍,不成想,孩子不但不吸收,還時常個外人吐槽,媽媽太過嘮叨惹人煩。
杜姐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卻落給孩子如此糟糕的印象,真是巨大的失敗。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不喜歡父母話太多,原因集中在這3點上。
一、一句話反復說。
事實上,不單單是孩子 即便是我們成年人也不喜歡被別人嘮嘮叨叨, 一句話說個不停 。
當我們第一次聽到一個理論或道理的時候,還會覺得有新鮮感 。
但反復聽得多了 ,仿佛耳朵磨出了繭子 。
不但我們會表現得不耐煩 ,生理上也會產生不自覺的抵觸情緒 。
正是基於這個原因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 ,首先要做到冷靜 ,然後在心裡 整理一下自己的邏輯,爭取孩子一次就能聽懂 ,如果再懂點兒童心理 ,還能讓孩子真正地聽進去 ,並將你說的話,通過自己的思考 ,成為自己的是認知體系 。
如果我們做不到這一點 ,就寧願不說 ,不要把自己變成復讀機 ,讓孩子對我們產生厭倦心理 。
二、教的次數過於頻繁
主要是除了反復說教,作為家長 ,我們也要把握教育孩子的頻率
過於密集的說教 ,同樣會讓孩子心生厭惡 。
遇到直爽的孩子 ,他們會直接表現出拒絕或者叛逆 。
而內向的孩子 ,表面上看不出端倪 ,事實上卻也是左耳聽右耳冒 ,根本不會把家長的話放在心上 。
三、不需要事事教育
有些家長,總是不放心孩子自己能做好事情 ,一旦發現孩子的不足之處 立即指出 ,不分場合時間 ,不管孩子此時的情緒如何 。
關鍵是事無巨細 ,這將導致孩子缺乏自信 甚至產生自卑 情緒 。
其實,人家孩子年齡的增長 ,家長要學會放手 ,你還是充分的自我釋放的空間 ,讓孩子的責任心和自我控制能力 ,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
如果家長一定要違背這個原則 ,你會慢慢地在孩子心中失去 原有的尊嚴 ,權威 ,甚至成為孩子最想逃避的對象。
長期以往 ,後果不堪設想 。
想要成就孩子 ,我一定要學會以下幾種交流方式 。
一,學會與孩子平等溝通與交流
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開始 ,家長就要做好心理準備 ,要不一個小生命的誕生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跟我需要父母的玉養育。
而養育,就是保證孩子吃好穿暖 ,保證孩子起碼的身體健康 ,平安快樂。
但在思想上,家長要給予孩子絕對的平等 。
你可以不把孩子當成孩子 ,但要與孩子之間進行平等的對話和交流。
一定不要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 ,命令或者教訓孩子 。
這種方式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 ,就會因為父母的粗暴和武斷 ,這孩子逆反心理的產生 。
二、時刻保持理智
不感情用事 ,是高情商的表 ,時刻保持理智 ,做到情緒不失控 ,是育兒的基礎 ,是能教孩子教育好的基礎 。
當然 ,每一對家長有屬於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 ,但以上方式,一定是我們教育好孩子的科學方法之一 ,值得每一個家長的借鑒和學習 。
讓我們在育兒的路上能夠順風順水 ,為我們孩子的健康成長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