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父母教育孩子時,似乎都缺少一份耐心,孩子吃飯慢了隨意責罵,看到孩子弄臟衣服了也要打。
家長覺得隻有用這樣的方式才能讓孩子改正”錯誤”,但實際上這種方式,隻不過是父母情緒失控的表現而已,根本談不上”教育”二字。
之前在網絡上有這樣一則視頻,一位媽媽帶著4歲的兒子去逛超市,一開始孩子非常乖巧地跟在媽媽身後。
當孩子來到玩具櫃之後卻被玩具吸引了,孩子停下了腳步,一直盯著櫥窗。
媽媽看到之後,告訴孩子趕緊走,但孩子有些不情願:”媽媽,能不能給我買一個玩具呢?
這個玩具好好玩。
“媽媽雖然知道孩子想要玩具,但並沒有答應,還強硬拉著孩子的胳膊,想要拖走孩子。
但孩子似乎非常喜歡這個玩具,一直待在原地不肯走。
沒想到孩子的這種做法激怒了媽媽,這位媽媽開始踢打孩子,孩子被踢打之後似乎懵了,不知道媽媽為什麼要毆打自己,於是便向媽媽痛哭求饒:”媽媽別打我了,我不買了。
“
這時候圍觀的路人開始變多,大家都在指責這位寶媽過於暴躁,不想給孩子買玩具能夠理解,但打孩子不能解決問題,一個情緒失控的父母實對孩子的危害實在是太大了!
對孩子過度使用暴力有哪些危害呢?
1、孩子沒有安全感
父母總對孩子使用暴力,孩子便會生活得更加謹慎,生怕自己犯了錯誤之後被暴力對待。
因為當初被毆打的場景,隨時隨地都會出現在他們的腦中,孩子每天都會非常害怕,雖然他們不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缺乏自信以及膽小的人,但這種不安全感早已根深蒂固在他們的內心。
2、打擊寶寶幼小的心靈
孩子會被家長的暴力行為影響,因為父母的打罵會讓孩子出現這樣一種認知,周圍所有人都是非常粗暴的,由此他們便不願意再輕易結交朋友。
一旦孩子再次遇到他人被暴力行為對待的時候,他們常常會非常慌張,小時候的陰影又會再次出現,父母的暴力打擊了孩子幼小的心靈。
3、親子關系出現破裂
父母對孩子好不好,其實從他們的親密程度上我們就能知道,如果媽媽因為孩子的小錯誤,而使用暴力對待,那麼孩子跟媽媽之間的距離也會拉遠。
孩子長大之後也不願意與媽媽溝通,彼此之間更會缺少互動,感情慢慢就會變淡。
十月懷胎的辛苦以及養育之恩,也會在暴力出現的同時消耗殆盡。
父母怎麼做可以幫助自己調節情緒呢?
1、正視情緒的存在
每個人都有情緒,我們可以說情緒有好有壞,但不能說情緒的出現是錯誤的。
做父母的首先應正視自己的情緒,如果孩子做了讓我們生氣的事情,我們首先要明白,我們生氣是非常合理的。
緊接著也要告訴自己,不能讓這種憤怒的情緒占據一切,同時也要明白,自己出現這樣的情緒是正常的,而孩子做的這些事情也是有原因的。
2、給自己時間冷靜
很多孩子做錯事情之後,家長常常會覺得非常憤怒,甚至讓孩子站在墻角去冷靜,這樣做的確是一種”對付”孩子,的辦法。
但父母本身的憤怒卻沒有解決,父母在讓孩子冷靜的同時,也可以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也需要一些冷靜的時間。
每個人都會出現情緒,當我們困惑憤怒的時候,與其讓這種情緒傷害孩子,不如給自己時間冷靜,處理自己的情緒。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很多問題,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總會非常憤怒。
與其打罵孩子,傷害孩子,父母不如首先掌控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用更積極地態度教育孩子正確看待問題,否則當我們被情緒左右的時候,也無法教孩子辨別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