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王峻
攝影:極目新聞記者 鄒斌
『2017年,武漢市出臺《關於支持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的若幹政策措施》,提出實現5年留住100萬大學生的目標。
據官方統計,截至2021年底,4年時間武漢新增留漢大學生139萬,其中落戶64.6萬人』1月6日,正在參加政協武漢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的武漢市政協委員范雙濤指出,『百萬大學生留漢計劃提前三年完成,這也足以見得武漢的魅力和吸引力。
人口規模,尤其是大學生留漢群體的不斷增加,將極大支持武漢的城市發展建設。
但同時伴隨近些年在武漢購置房產、安家,義務教育學位極度緊張,教育資源不均衡』成為制約大學生群體能否『留得住』、『留得穩』、『留得爽』的重要因素。
『大學生群體以剛需為主。
留漢就業、創業的大學生響應政策號召,積極在漢購置房產以備結婚、生養孩子。
但因自身儲蓄受限,大多數在父母家庭幫助下掏空2代人錢包才得以實現。
購房區域基本集中在武漢市遠城區《江夏、經開、東西湖等》或目前房價窪地但具有發展潛力的地方』范雙濤認為,剛需購房區域還普遍存在學位極度短缺的現象。
武漢市核心教育資源集中在武昌、漢口等中心城區,房價高昂導致能夠享受這些片區優質義務教育的門檻很高。
四五年來,留漢的大學生剛需群體也基本達到孩子上小學的年齡,卻面臨上學難、上好學校更難的問題。
范雙濤以江夏區藏龍島片區為例:『常住人口30萬餘人、新增人口達10萬餘人,基本都是在東湖高新、江夏區工作,在該區域居住。
教育資源嚴重不足:該地區2022年一年級新生1300多人,每個班級人數眾多,近兩年還在不斷攀升; 學校嚴重不足,該片區僅有2所小學,1所中學』
范雙濤認為,教育資源不均衡,有待進一步提升。
目前新城區、新開發樓盤片區預留教育用地嚴重不足。
現有學校在師資力量、教育資源等方面,和中心城區有較大差距,但新城區生源基礎質量並不比中心城區差。
這一矛盾還在逐步加劇,義務教育資源公平性有待提升和加強。
對此,范雙濤提出建議,重點考慮近些年激增的留漢人才因素,武漢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牽頭加強區域統籌,尤其是新城區、新開發區域,有預見性地開展義務教育需求調研,更加科學、人性化地編制教育用地規劃,預留中、小學教育用地,滿足就近入學。
留住學生的人,留住紮根武漢、建設武漢的每一位大學生人才的心。
他建議,同時以區為單位依據學位、生源調研,慎重、全面考慮新城區、新開發區域的學校選址問題,保障學校有效地理間距,有條理、不重復、及時果斷地推進新校區建設;就近擴容現有學校學位,確保每一位孩子有學可上。
還需加強義務教育資源的互動、合作頻率。
范雙濤建議市、區級教育部門牽線新城區與中心城區名校之間的深度合作,將優質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教學資源導入新城區更多的義務教育學校中;實施教師崗位的輪動,在公辦學校中,試驗、實踐不同層次學校的教師在本區、跨區域輪崗調動,比如抽調部分優質老師到師資力量薄弱的學校開展一到三年的任課、交流,同時給予他們在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和幫助。
《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