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
飲食
添加輔食的時間,一定是6個月才開始嗎?那有如何判斷寶寶該吃輔食了呢?
根據寶寶長牙的時間點來添加輔食
才是正確的。
每周二
專註寶寶的飲食生活
關於寶寶乳牙長出的時間間:
嬰兒出牙時間雖大致相同,但個體差異及後天喂養不同,出牙也有快慢之分。
很多寶寶在6個月左右開始出牙,基本到了2歲半(有的寶寶可能出牙晚,會到3歲)出齊20顆乳牙,一般先長下牙再長上牙,左右牙齒對稱長出。
不過寶寶出牙時間的個體差異很大,有的寶寶可能4個月就開始出牙,有的寶寶則到了10個月還沒有出牙。
只要寶寶在1歲內長出第一顆乳牙,3歲以內乳牙長齊都是正常的。
什麼時候開始添加輔食食
呢?
而是和寶貝出牙數量有密切關系。
因此,媽咪需根據寶貝牙齒的顆數來為寶貝添加適當的半固體或固體食物,以鍛煉寶貝的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促進牙齒生長以及大腦發育。
1
6個月+的寶寶
泥糊狀、半固體食物
大部分寶寶都是在4-6個月時,乳牙就開始相繼萌發出來啦,一般是先長下牙再長上牙。
大部分寶寶在這個時期,推舌反應就會逐漸消失《推舌反應即:小寶寶的舌頭會對進入嘴巴裡的固體食物或者硬物推出,防止外來異物進入喉部導致窒息》,而且這時寶寶看到大人吃飯也會表現出非常有興趣。
寶寶的第一口輔食應該是強化鐵米粉,添加的時間和量都要按寶寶的適應性和愛好來調整,一開始添加最好從每天1次,1次一小勺開始,逐漸加量和次數。
米粉也要從稀到稠逐步調整。
推薦輔食:強化鐵米粉、蛋黃泥、小米糊、蘋果泥、香蕉泥、藍莓泥、梨泥、馬鈴薯泥、南瓜泥、紅薯泥、胡蘿卜泥、小白菜泥、菠菜泥、豬肝泥、肉泥等。
2
7-8個月的寶寶
顆粒狀食物
寶寶已經逐漸適應了泥糊狀的食物,當寶寶長出4顆牙後,咀嚼能力也提升了,現在就可以讓寶寶開始練習吞咽,多用舌頭和牙齦把食物碾碎。
輔食的性狀應從糊泥過渡到顆粒。
但寶媽注意,食物最好是軟爛的小丁丁,這樣更方便寶寶咀嚼,也能避免寶寶吃東西出現『圇吞』的危險。
推薦食物:碎菜、香蕉段、蘋果丁、蛋羹等,還可以給寶寶稍微加點肉類的葷食,如:雞肉丁、牛肉沫、雞肉粥、魚類等。
3
9-11個月的寶寶
軟爛的固體食物和手指食物
到了這個月齡的寶寶,下頜功能已經越來越發達了,輔食要做成牙床可以咀嚼的硬度,讓TA多多練習咀嚼。
不過,寶寶的小牙還不能用力咀嚼,所以寶媽也別急著給TA吃很硬的食物,寶媽用手稍用力就能捏碎的硬度比較合適。
推薦食物:爛面條、葡萄《去皮去籽切小塊》、自制蒸蛋糕、煮爛的蔬菜塊、根莖植物《胡蘿卜、山藥、紅薯、馬鈴薯》等。
寶媽可以給寶寶做一些手指食物,讓TA自己拿著吃,不僅可以練習寶寶的咀嚼能力,還能增強手眼協調能力。
4
12月及以後的寶寶
容易咀嚼的成人食物
12個月以上的寶寶開始長出第一顆乳磨牙,有了乳磨牙以後,TA的咀嚼功力會大大提升,可以吃更多種類的食物,寶寶的飲食可以逐步將早、中、晚餐都替換成輔食,並在兩餐之間加上小點心。
但要提醒寶媽的是:1歲半以內的寶寶,食物還是要相對細軟一些,不要給TA吃過硬的食物。
推薦食物:軟米飯、面包、肉塊、切成小塊的餅幹、餃子、稠粥、碎軟水果、蔬菜等。
另外,寶寶這時候會有自己拿勺子吃飯的意識,家長可以趁機開始鍛煉寶寶獨立吃飯的能力。
輔食添加別入這四個誤區。
1
寶貝提早出牙了,輔食還沒提上日程:
有的寶貝3、4個月時牙齒就冒尖了,可是媽咪卻認為非要等到6個月才給加輔食。
如果寶貝6個月前還沒出牙,確實不用著急添加輔食,但是這樣的做法並不適合出牙早的寶貝。
當寶貝的乳牙提前萌出,媽咪應該適量添加泥糊狀食物,一方面使寶貝的牙床得到磨練,促進咀嚼功能的發育,另一方面寶貝出牙即說明他營養需求更多了,而單一的母乳或奶粉不再能滿足他了。
2
一歲前寶貝不吃肉:
有的媽咪認為輔食就是面條、粥等淀粉類食物,覺得寶貝隻有長到1歲才能吃肉類食物。
還有些媽咪認為肉湯比肉有營養,不吃肉喝湯就行了。
這是錯誤的。
肉裡含有優質蛋白質和豐富營養素,高湯裡除了脂肪含量高外,營養素含量並不可觀。
不吃肉會導致寶貝蛋白質攝入不足,從而造成缺鐵、缺鋅、缺鈣嚴重。
3
過早添加鹽和調味品:
很多媽咪給寶貝做輔食的時候,都習慣性放點鹽啊油啊之類的,覺得一點都不放肯定不好吃,寶貝也不喜歡吃。
實際上寶貝所需要的鹽,食物本身含有的量就足夠了。
過早攝入鹽會對寶貝的身體和腎臟造成負擔,也會使得寶貝的口味越來越重,攝入的鹽越來越多。
所以,1歲以內的寶貝所吃的食物不需要加鹽和任何調味品。
4
輔食裝奶瓶裡吃:
剛開始添加米粉或者是泥糊狀食物,媽咪會發現這種半流質的食物完全可以裝在奶瓶裡直接給寶貝吸著吃,營養又方便。
這樣做營養是有了,卻也讓寶貝失去了練習咀嚼的機會。
– End –
嬰兒輔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