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愛便秘,居然是因為輔食這種東西沒吃對!。《網路文章》

我家寶寶自從開始添加輔食,就大便不穩定,之前母乳的時候每天都拉,現在都是幾天才一次,是便秘了麼?

很多媽媽們對便秘的認識存在誤解。

以為便便次數的減少就是便秘了。

其實加入輔食這類半固體或固體食物後,寶寶便便的性狀本身就會發生改變,最重要的改變就是次數減少,便便形狀由較稀的液體狀變成軟爛的固體狀。

這是添加輔食後正常的排便變化,不用擔心這是便秘。

如果寶寶發生排便困難,每次排便憋得小臉通紅,每當想排便時都大哭大鬧,那的確可能是發生便秘了。

造成便秘的原因通常有三種:

1

寶寶對輔食不耐受

輔食添加後發生便秘最大的原因,就是對新添加的輔食不耐受。

輔食添加的原則之一就是每次隻新增一種食物,這樣如果寶寶對這種食物不耐受就可以比較方便簡單的認為造成寶寶不適的可能就是這種新增的食物。

應對辦法:

隔一段時間後再嘗試喂養這種食物,如果寶寶仍然不適那就暫時回避這種食物。

2

膳食纖維攝入不夠

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缺乏時會導致腸道蠕動緩慢,排便困難。

應對辦法:

結合寶寶實際飲食情況,適合作為膳食纖維來源的輔食有:各種菌菇、豆類、水果和蔬菜。

比如蘑菇、豌豆、帶籽水果《獼猴桃、火龍果、無花果、草莓》等。

將這些食物適當加入寶寶的輔食中可以給寶寶提供豐富的膳食纖維,預防便秘。

3

脂肪攝入不夠

就是雨媽朋友家娃的情況咯,是的,脂肪攝入不夠也會導致便秘的發生。

1 歲以內的寶寶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要能量來源,奶中含有豐富的脂肪,因此保證奶量是關鍵,不能因為加了輔食本末倒置。

1 歲後三餐成為寶寶主要的能量來源,有些寶寶的飲食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為主,比如粥、軟飯、面條、饅頭,缺乏富含脂肪的食物來源,就很有可能發生脂肪攝入不夠引起的便秘。

應對方法:

增加脂肪類食物配比,比如說奶和奶制品、肉類、雞蛋、堅果和食用油等。

4

運動量不夠

雖然一歲以內的寶寶運動能力有限,但媽媽們可以幫助寶寶們做做被動操,讓寶寶趴著鍛煉抬頭、爬等動作,增加運動量,有助腸道蠕動,促進排便。

怎樣得知寶寶添加輔食後便秘?

一般寶寶便秘有幾個信號:腹部脹滿、疼痛;大便難於排出,排便時有痛感;大便量少、幹燥;食欲減退。

當然,每個寶寶各自身體狀況不同,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觀察寶寶是否便秘還要對寶寶大便的質和量進行總體觀察。

比如完全母乳喂養的寶寶每日排便次數可能較多,而用牛奶及其他代乳品喂養的寶寶則可能每日排便1次或2~3日1次,所以只要性狀及量均正常,寶寶又無其他不適,不屬於便秘情況。

出現便秘後,解出的大便又幹又硬,刺激肛門會產生疼痛和不適感,讓寶寶懼怕而不敢用力排便,大便總不能排出,形成惡性循環,而大便長時間存留在體內還會使毒素淤積體內,影響正常的新陳代謝,從而讓寶寶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危害甚大!

那麼,添加輔食後寶寶便秘怎麼辦呢?

輕微或偶爾的便秘,家長可以通過以下技巧來減輕症狀。

  • 對於喂養配方奶的新生兒,咨詢醫生,是否換一種配方奶。

    對於6個月以上的新生兒,可以適當添加水果的量。

  • 幼兒或更大一點的孩子出現便秘,可在孩子的飲食中多添加一些高纖維食物,增加每日水攝入量。

對於便秘較嚴重的病例,家長不可擅自服用便劑或灌腸劑等藥物,需要前往醫院,通過醫生的觀察判斷,嚴格按照醫生的處方服藥。

小兒便秘絕非小事,而且可以有效預防,因為寶寶的直腸排便反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因此,在嬰幼兒時期,家長即應觀察寶寶的排便規律,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以及飲食習慣,減小後期便秘的發生概率。

如果孩子有嚴重的腹痛或者直腸疼痛,立即就診。

如果遇到下面這些情況,也需要就診。

  • 便秘治療後24小時之內沒有排便。
  • 4個月以內的嬰兒超過正常排便周期24小時沒有排便,例如一個嬰兒平時2天排便1次,但是突然3天未排便。
  • 4個月以內的嬰兒排出硬大便,而不是軟或稀大便。
  • 孩子不願意吃東西,體重降低。
  • 大便帶血或者尿佈上有血。
  • 便秘反復發作。
  • 孩子排便時說疼痛。
  • 你對於孩子的排便習慣有任何問題或者擔心。

就診時的注意事項:

看診的時候,醫生會問孩子便秘開始的時間,排便是不是有疼痛,正常時多久排便一次,有沒有其他症狀《腹痛、嘔吐、食欲下降》,喝多少液體,大便中是否有血。

醫生還會做體格檢查,也許會做肛門指檢。

很多便秘的孩子不需要做實驗室檢查或者X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