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類輔食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食物,對寶寶的身體健康起著重要的影響,隻是如何正確的給寶寶來添加肉類輔食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肉類輔食什麼時候可以添加。
從嬰兒5-6個月起,在機體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可開始添加魚、蝦肉少許。
魚、蝦肉的纖維成分較少,肉質鮮嫩,易於消化吸收,特別適合嬰幼兒消化道尚不健全的特點。
而且魚蝦類脂肪酸中,epa、dha含量較高,對嬰幼兒神經系統發育有良好的作用。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基會頒發的嬰幼兒喂養指導原則中推薦,嬰兒6個月後每天應逐漸添加肉類食品。
6-12個月的嬰兒輔食不能隻是稀飯面湯,應多攝入一些動物性肝臟、魚蝦、紅肉、動物性食物總量可由日均攝入10克上升到20~30克。
寶寶添加肉類輔食
媽媽需要注意哪些要點怎麼樣給孩子吃
剛開始時應從單個品種開始,少量添加,給嬰兒吃要選擇新鮮、無污染的魚蝦,剔除魚刺和蝦殼後烹調。
烹調方法盡量簡單,以清蒸為好,不要添加任何調味品。
嬰兒的味覺處在早期形成階段,要讓他體驗食物的原有風味,不需要增加其他味道,以免掩蓋食物的真實滋味。
此外,嬰兒的腎臟功能尚不健全,過量吃鹽不利於嬰兒健康。
嬰兒的牙齒尚未萌出,要將蒸熟的魚、蝦碾碎,用小勺喂嬰兒吃。
剛開始時應從單個品種開始,少量添加,給嬰兒吃要選擇新鮮、無污染的魚蝦,剔除魚刺和蝦殼後烹調。
烹調方法盡量簡單,以清蒸為好,不要添加任何調味品。
嬰兒的味覺處在早期形成階段,要讓他體驗食物的原有風味,不需要增加其他味道,以免掩蓋食物的真實滋味。
此外,嬰兒的腎臟功能尚不健全,過量吃鹽不利於嬰兒健康。
嬰兒的牙齒尚未萌出,要將蒸熟的魚、蝦碾碎,用小勺喂嬰兒吃。
一邊喂一邊觀察
觀察有無過敏或其他不適。
如果嬰兒表現正常,可繼續添加其他種類。
同時注意觀察嬰兒的表情和反應,一般情況下健康的嬰兒都喜歡吃魚蝦。
家長要注意的是,即使嬰兒食欲再好也不要過量喂食,以免消化不良或『傷胃』。
觀察嬰兒的皮膚反應和排便情況,如果一切正常,可逐漸增加攝入量。
如果嬰兒拒絕食用,不要硬塞,先分析拒食的原因,再對症下藥。
不要勉強寶寶
注意進食量由少到多,不要勉強孩子。
如果孩子拒食,一定有理由,年輕媽媽應盡量找出原因。
對體質較弱、有挑食習慣『難喂養』的嬰兒要有耐心。
媽媽不能看到其他嬰兒已經能吃很多食物,而且長得壯,就加大飯量,逼迫孩子吃肉,這種急於求成的做法往往造成嬰兒逆反和抵觸情緒。
其實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相同,而且嬰兒的飲食愛好受父母遺傳等影響,具體應用時要掌握個體化原則。
下面再推薦粑粑麻麻們
幾款適合較大寶寶的肉類輔食
營養魚松
材料: 魚肉(以選用刺少肉多的魚類為佳)100克、食用油少許
做法:
1.魚肉洗凈,放蒸鍋內蒸熟,去骨去皮。
2.炒鍋放油,小火加熱,把魚肉倒入鍋內翻炒。
待魚肉香酥時,再翻炒幾下,即成魚松。
營養提示:不管是淡水魚還是海魚,魚肉的營養價值都很高。
魚肉中蛋白質含量較少,而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魚肉中的礦物質,如鐵、磷、鈣等,也都非常豐富。
此外,魚肉肉質細嫩,比畜禽的肉更易為寶寶吸收。
豬肉馬鈴薯泥
材料:精瘦肉100克,馬鈴薯50克,香油3克,精鹽、蔥末各少許。
做法:
1、將精瘦豬肉洗凈、切成塊,放入鍋內加適量水上火煮熟。
將馬鈴薯洗凈、去皮、切成片,放入鍋內同熟肉塊一起煮,直至馬鈴薯爛熟。
2、將煮熟的肉塊撈出,切碎,剁成泥塊,取出熟馬鈴薯片碾碎。
3、將肉泥、馬鈴薯拌在一塊,加入精鹽、蔥末、香油,攪拌均勻即可。
營養成分:豬肉馬鈴薯泥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碳水化合物、B族維生素C等,對防治嬰兒營養性貧血有較好的作用。
雞肉蘑菇泥
材料:嫩雞肉150克、鮮蘑菇50克、蔥段、薑片、精鹽、香油各少許。
做法:
1、將雞肉洗凈後放入鍋內。
鮮蘑菇洗凈後,切成條後放入鍋內。
加入蔥段、薑片、精鹽及少量清水上火煮開後,改用小火將雞肉燉至爛熟時停火。
2、把雞肉、蘑菇撈出,剁成泥狀,加入少許雞湯、香油拌勻即可。
營養成分:雞肉含有優質的動物蛋白,還含有脂肪、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
蘑菇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和核酸類物質。
兩者可以互相補充提高營養價值,是防治嬰兒佝僂病的食物之一。
豆腐魚泥
原料:鮮魚肉150克,豆腐75克,番茄醬、精鹽、白糖、豆油各少許。
制作:
1、將洗凈、剔骨、去皮的魚用斜刀片切成魚肉片。
將豆腐切成片待用。
2、油溫六成熱時,將魚肉片放入炒勺內,煎至兩面金黃色時,放入蔥段、薑片、番茄醬、精鹽、白糖及適量清水。
3、開鍋後,放入豆腐片,用小火燉至魚肉爛熟,湯快收幹時離火。
盛出魚肉(決不能有刺),連同豆腐一起碾成泥狀即可。
營養成分:豆腐魚泥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吸收率可達96%,並含有較多的氨基酸、鈣、磷、鐵及維生素等,這些營養素容易被嬰兒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