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一:添加輔食首選蛋黃
好多家長覺得蛋黃這個營養物質好,補充蛋白質,含鋅含鐵也高,這是一個誤區,當然這與過去我們的經濟條件有關,那時雞蛋是最好的營養品,所以會考慮到蛋黃。
這裡主張首先添加的第一個輔食應該是純米粉。
是因為純米粉引起嬰兒過敏的可能性是最低的,而且相對於蛋黃容易消化吸收。
像蛋黃有的孩子愛過敏的,甚至可以六七個月以後再加。
誤區二:泥糊和奶混在一起吃
當寶寶添加米粉或者泥糊狀食物,有的媽媽為省事把泥糊狀食物和奶混在吃覺得方便,這是一個誤區。
我們給寶寶加泥糊狀食物,一方面給他加營養,另外一方面他要學習咀嚼,讓寶寶練習舌頭的攪拌能力。
誤區三:輔食越碎越好
夠碎、夠爛——這是多數家長在給孩子添加輔食時遵循的行為準則,因為在他們看來,隻有這樣才能保證孩子不被卡到,吸收更好。
可事實上,寶寶的輔食不宜過分精細,且要隨年齡增長而變化,以促進他們咀嚼能力和頜面的發育。
12個月後,軟飯、餃子、餛飩、細加工的蔬菜和肉類都可以幫助寶寶鞏固咀嚼功能的發育。
這個時期,牙齒越來越多,寶寶的咀嚼、吞咽動作更加協調,慢慢地還能學會『初級』的吃飯工序,如用牙齒將粗、硬的食物咬磨細碎。
這些動作能鍛煉舌頭及整個頜面部的肌肉,為寶寶日後語音發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誤區四:7、8個月仍吃細膩的輔食
7、8個月以後,仍然給孩子吃顆粒非常非常細膩的輔食,這樣也不好。
因為7到9個月,從我們醫學角度來說,孩子就進入食物的質地敏感期,這個時候進入質地敏感期,再加上孩子7、8個月逐漸開始長牙了,牙齦有癢痛的感覺,所以他特別喜歡吃稍微有點顆粒、稍微比4到6個月粗糙一點的輔食,他感覺吃起來比較有意思,而且對他牙齦的摩擦感也幫助他出牙。
所以7、8個月以後,我們希望你的輔食就不能太細膩了,應該自己做一點肉末、菜末、爛粥,這樣孩子吃起來可能興趣更大一些。
誤區五:過早的給孩子加鹽和調味品
過早的給孩子加鹽和調味品,很多孩子8到9個月媽媽給他做輔食的時候,覺得給他做點爛面條一點鹽不加,能好吃嗎?特別習慣的給他加點鹽、加點兒童醬油、香油,覺得這樣能把食物做的很香,這不好。
因為大人已經吃慣了酸咸苦辣,你吃原汁原味的覺得沒有辦法吃了,但是寶寶一開始沒有接觸過鹽類,而且他不需要那麼多鹽,他所需要的鹽或者叫氯化鈉,從食物本身就已經含有了。
所以他在1歲以內,我們寶寶的食物中不需要加鹽和任何調味品,而且可以放心這樣做,完全不用擔心我的孩子沒有吃鹽會不會沒有勁,因為從蔬菜和各種食物中的就足夠了。
另外,過早的攝入鹽對孩子的身體和腎臟都是負擔。
而且味覺是互相比較的,你吃完糖吃再甜的西瓜都不覺得甜了,他從不加鹽到逐漸逐漸加,味覺是逐漸逐漸上升的過程。
如果你過早的加了鹽,你的孩子嫌不咸的東西肯定不吃了,他口味就會越來越咸,他一生中吃的鹽就越來越多。
當咱們的家長用咱們的口味評判孩子的輔食說有點香味的時候,對孩子來說那個鹽可能已經很多了,所以一歲的孩子不要加鹽和調味品。
還有一點要注意,好多4、5個月的孩子,他對大人吃飯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因為那個時候他在心理上也想嘗一嘗食物以外的東西了,他經常大人吃飯的時候他眼巴巴的望著,大人經常會有一種感覺,孩子挺有興致的,拿筷子蘸點菜湯,那裡面鹽是最多的,所以孩子一旦小的時候嘗這種菜湯,你再讓他吃瓶裝的泥糊狀食物,他就覺得一點味道沒有,所以就過早的提高了味覺,所以不要過早的加鹽和不要過早的讓他嘗成人的菜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系 我們將及時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