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文由點媽輔食原創,輔食常見問題答疑,寶寶每日餐單,可以去公眾號看看,點媽輔食。
輔食沒有味道,寶寶不吃,能不能加點鹽,就加一點點?
不加鹽的話,怎麼做出好吃的輔食?
01
很多媽媽覺得,輔食不加鹽,完全沒有味道,寶寶會不愛吃;還有人覺得,寶寶不吃輔食是因為沒有加鹽、加糖等各種調味品,大人都覺得不好吃,小孩子能吃得下去嗎?然後就給寶寶加鹽、加糖等。
這裡面有幾個非常大的誤區,新手媽媽務必看一下!!!
誤區一:不加鹽的輔食沒有味道
對成人來說,不加鹽的輔食也許會覺得沒味道,但是對小寶寶來說,不一樣!
寶寶在吃輔食之前,是隻喝奶的,味道相對來說是比較單調的。
給寶寶做輔食的時候,哪怕隻是水煮或者蒸熟的蔬菜,味道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每種食物本身的味道對他們來說,已經相當於我們成人去吃一頓大餐了。
我們吃慣了各種重口味的食物,可能已經忘了,食物本身也是有味道的,仔細回想一下,你還能記得小時候吃過的,紅薯的香甜,黃瓜的清脆,還有西紅柿的酸甜可口嗎?
誤區二:寶寶不吃輔食是因為沒加調味品
這是個最常見的誤區了,但是寶寶不吃輔食,原因非常多,但大多數時候,都是因為輔食性狀、就餐氛圍、飲食習慣的問題,不太可能會因為沒加調味品就不吃。
比如
寶寶想自己吃,媽媽堅持喂,搞得寶寶看見勺子就煩
總是逗喂,哄喂
寶寶吃飽了,還想讓寶寶多吃幾口
吃輔食時家人太焦慮
選擇吃輔食的時間不太對
零食吃多了
夜奶吃多了
輔食太軟或太硬
輔食太熱或太涼
寶寶長牙不舒服
……
也許有極少數的寶寶真的是嫌棄水煮食物沒味道的,但即使是這部分小寶寶,多給他們嘗試幾次,也是可以接受這些『原味』食物的。
越小的寶寶,接受新食物越容易,不要不吃就再也不給了。
另外,找到寶寶不吃輔食的真正原因,才能對症下藥,不要簡單的歸結為輔食沒味道,這是偷懶的行為。
誤區三:給寶寶少量加鹽,總比不吃輔食要好
很多時候,也許我們找不到寶寶不吃的原因,也可能是當時沒有意識到問題在哪,寶寶又一直不好好吃,所以比較焦慮,然後就想,給寶寶的輔食加點鹽吧,總比不吃要好。
這種想法是最坑的,不管怎麼樣,媽媽都不要因為寶寶不吃輔食而去添加鹽。
前面說了,這是偷懶的行為,媽媽可以懶,但不能在原則問題上懶。
為什麼不能加鹽,可以看我前兩天的文章
加鹽對寶寶來說沒有任何好處,還會增加寶寶腎臟負擔,養成不好的飲食習慣,這個習慣可能伴隨寶寶一生。
而且,1歲前寶寶本來就是以奶為主,輔食最大的意義就在於嘗試各種各樣的食物,鍛煉咀嚼和吞咽,以及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就營養方面來說,輔食隻是補充奶類的營養,既替代不了,也不是主要的營養來源。
輔食吃多吃少,並不是最該關注的重點,尤其是在寶寶剛添加輔食的前幾個月。
仔細觀察寶寶的反應,嘗試多種輔食制作方式,找出寶寶不吃的真正原因,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才是真正應該花心思的地方。
02
不加鹽怎麼做出好吃的輔食
說了這麼多了,理論上大家應該明白了,食物本身也是有各種各樣味道的,寶寶不吃輔食不太可能是因為沒加調味品,加鹽也不是解決寶寶不吃輔食問題的正確方式。
看完理論,還是有人不放心,覺得蔬菜就是沒味道,肉肉又太腥了,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呢?
方法一:利用食物本身的味道
前面說了,食物本身的味道也是非常豐富的,我們好好利用就是了。
比如,可以把味道比較好的或者寶寶愛吃的食物和其他食物混合在一起。
馬鈴薯沒味道,可以把紅薯和馬鈴薯放一起打泥,然後放到米糊中;
肉泥不好吃,可以把南瓜、西紅柿這種比較甜的,或者紫菜、挑一種寶寶愛吃的蔬菜,做成菜泥,和肉泥一起,放到米糊中;
等到寶寶大一點了,就更好操作了,把各種蔬菜和肉肉一起放入料理機,生的打成泥,肉的口感會更加細膩,做成各種餅、蒸糕都可以。
大家還可以自由發揮,方法其實很簡單。
方法二:了解一點烹飪小技巧
比如肉類怎麼做更嫩,怎麼給肉去腥,蔬菜怎麼煮,面食怎麼做更蓬松,怎麼做出完美的蛋羹……
這些烹飪小技巧有助於提升食物的口感,會讓輔食的味道更好。
前幾天寫過一篇寶寶不愛吃肉的文章,裡面有詳細的肉類制作技巧,可以看看。
方法三:利用各種天然『調味品』
這裡說的天然調味品,可不是鹽、醬油、糖、醋這些,其實還是食物,就是換了個方式出現,味道卻大不一樣。
比如
各種醬:花生醬、芝麻醬、番茄醬、藍莓醬;
各種粉:蝦皮粉、香菇粉、芝麻粉、紅棗粉。
這些都是味道比較好,可以給輔食調味的。
還有一些是本身味道不好的,也可以利用這種方法改善一下,比如豬肝粉。
剛做的豬肝粉
很多寶寶不愛吃豬肝,但是做成粉的話,每次加一點點,大多還能接受。
以上這些都是可以自己做的,如果是喜歡自己動手的媽媽,可以做做看。
不過這些東西做起來真心的不容易,比較花費時間,也可以直接買成品。
下次更新,就做個豬肝粉吧,給大家感受一下
註:本文由點媽輔食原創,輔食常見問題答疑,寶寶每日餐單,可以去公眾號看看,點媽輔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