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寶寶長到一歲左右,就可以適當添加軟飯了,有的寶寶接受能力強一點兒,可以從八個月開始添加軟飯。
寶寶長到7個月以後,不僅對母乳或配方奶以外的食物有了自然的欲求,而且對食物口味的要求與以往也有所不同,開始對咸的食物感興趣。
《家長們盡量不加鹽或少加鹽。
很多食物自帶鈉。》這個階段乳牙開始萌出,有了咀嚼能力,舌頭也具備了攪拌能力。
仍應注意隔3天再更換輔食品種。
寶寶8個月後,除了母乳,要適當給他們增加一些輔食了。
比如牛奶、豆漿、稠粥、面片、奶糕、軟飯、軟面條等。
寶寶十個月到十二個月,可以接受饅頭、豆制品、碎肉、碎菜以及帶餡食品。
不過即使寶寶到了一歲,在添加輔食的同時也要保證每天約500毫升的奶量。
這樣不僅讓寶寶習慣奶以外的食物,還能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均衡膳食營養。
鍛煉寶寶咀嚼能力的必要性
通常寶寶在4~12個月的時候,正是循序漸進接受各類食物的最好時機。
特別是孩子9個月以後,要培養其吃一些粗糙的小塊食物,1歲以後,要培養孩子吃一些段狀的食物,還有一些軟軟的幹飯,對其咀嚼功能和吞咽功能有好處。
孩子咀嚼功能差,究其根源是家長沒有訓練孩子養成良好的咀嚼習慣,現在許多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的坐、走、說話比別的孩子晚,都會很焦急,可是對於咀嚼功能,卻不太在意。
有些孩子在家從未吃過幹飯,一直吃流質和半流質食物,結果就越來越不會吃飯或者不肯吃飯,到了幼兒園就不能適應固體食物。
很多孩子偏愛泥狀食物胡蘿卜泥、南瓜泥、雞肉泥、香蕉泥……許多年輕父母怕寶寶喉嚨太細,咽不下固體食物或者被食物卡住,喜歡買各種罐裝的泥狀食物或把食物在料理機裡打碎後再喂寶寶。
家長如果始終讓孩子吃細軟的食品,孩子咀嚼肌得不到鍛煉,等孩子過了1歲,有了自主意識後,就會拒絕吃需要費力嚼的食物;而咽部得不到鍛煉,有的孩子就會表現為嘴裡含著東西不咽,有的孩子則一吃粗糙的東西就惡心想吐。
咀嚼對孩子至關重要,首先咀嚼對牙齒是一種鍛煉,並能使牙齒自潔,可減少牙周病、蛀牙、牙菌斑等的發生率。
而咀嚼功能低下,會使牙齒軟弱,甚至容易貧血、智力發育遲緩,還容易造成運動失衡等。
另外,咀嚼不足使眼肌發育不良,也是造成近視的一個相關因素。
細軟食物使孩子的咀嚼肌得不到鍛煉,導致孩子一吃粗糙的東西就惡心想吐。
總吃精細食物的小孩,咀嚼能力差,容易患齲齒,還存在換牙慢的症狀。
所以,在孩子1歲以後,家長一定要有意給孩子創造咀嚼的環境,如給孩子薄的饅頭片、面包片、水果片,讓其自己咬著吃。
每個孩子情況不同,幼兒咀嚼吞咽能力不強可能與其自身特點有關,不願意吃某些食物,也可能因為孩子食欲不振或胃腸道不適。
但也確實存在一些家長忽視培養孩子咀嚼能力的情況,建議家長根據孩子特點,讓孩子由軟到硬、循序漸進鍛煉咀嚼能力,這對孩子的面部發育、生理發育有幫助。
推薦幾款『軟飯』食譜
南瓜雞肉飯
材料
A.雞肉20克→切碎
B.南瓜30克→去皮去籽→切丁
C.米飯40克
D.西蘭花20克→掰小朵→焯水
做法
鍋內放入少許油→放入A→炒至肉變色→放入B、少許高湯→煮5分鐘→放入C、D、少許鹽→煮5分鐘
功效
補充蛋白質,礦物質等營養素。
可提高寶寶免疫力。
茄香飯
材料
A.豬肉30克→切碎
B.茄子50克→去皮→切丁
C.米飯60克
做法
鍋燒熱加入少許油→放入A炒至肉變色→放入B煸炒至軟→加入少許水→放入米飯煮5分鐘→放入少許鹽調味
功效
茄子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
有清熱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
肉末蔬菜軟飯
食材準備:大米、菠菜、瘦豬肉末、植物油、精鹽、蔥末少許
制作步驟:
{1}將米淘洗幹凈,加入清水,浸泡20分鐘後,蒸成軟飯待用;
{2}將菠菜切成末;
{3}將油倒入鍋內,下入肉末炒散,加蔥末,加入菠菜末炒至變色,加水、精鹽,放入軟米飯,拌勻後,稍燜一下出鍋即成.
推薦理由:味道咸香,飯軟爛,肉切成末以後易於寶寶接受,營養豐富,做法也很簡單.
豆腐軟飯
【主料】大米、豆腐、青菜(菠菜、油菜、芹菜等綠葉蔬菜)各適量。
【輔料】燉肉湯(燉魚湯、燉雞湯、燉排骨湯均可)適量。
【制作方法】
①將大米淘洗幹凈,放入小盆內加入清水,上籠蒸成軟飯待用。
②將青菜擇洗幹凈切成末,豆腐放入開水中煮一下,切成末。
③將米飯放入鍋內,加入肉湯一起煮,煮軟後加入豆腐、青菜末
稍煮即可。
【特點】飯軟爛,味鮮香,營養豐富,適宜9~11個月的嬰幼兒食用。
豬肉蘿卜苗軟飯
材料
蘿卜苗《葉子部分》 1g,豬裡脊肉 40g,香菇 15g,南瓜 15g,洋蔥 10g,炒豆面 3g,水《或煮菜水》 3/4杯,飯 100g
制作方法
1. 蘿卜苗浸泡在涼水中備用。
2. 豬肉裡脊切成小塊,南瓜、香菇、洋蔥切成0.7cm大小。
3.摘下蘿卜苗葉子備用。
4.鍋中加入豬肉、南瓜、香菇、洋蔥和3/4杯水煮開後加入飯後小火煮7分鐘左右。
5. 加入蘿卜苗葉子後再煮2分鐘。
6. 加入炒熟的豆面再煮1分鐘即可。
註:豬肉難以消化,而且容易引起過敏,因此盡可量晚些給孩子食用。
建議12個月後開始給兒童食用。
盡可量實用豬肉裡脊或油較少的部位。
五花肉這種油多脂肪後的部位盡可能不要喂兒童食用。
豬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B族,能夠增強體力並恢復疲勞。
但是屬於寒性食物,不易消化,容易引起身體變寒或拉肚。
因此建議不要經常食用豬肉。
棗泥軟飯
1.紅棗、大米各50克,牛奶200ML;
2.紅棗、大米冼凈,紅棗上蒸鍋蒸熟後搗爛成泥;
3.電飯煲中倒入牛奶,大米和棗泥;
4.按下煮飯鍵,程序結束即可。
三角面片
1.餛飩皮4張,青菜葉兩片;
2.餛飩皮對角切成三角形;
3.青菜葉洗凈,切成細絲;
4.湯鍋內倒入高湯,煮沸,下入面片和青菜絲,加少量鹽,煮至沸騰後轉小火,再煮1-2分鐘即可;
5.起鍋時淋上少許香油。
蝦仁蔬菜蒸軟飯
食材:大米、蝦仁、香菇、圓蔥、雞毛菜
適合月齡:10個月以上
做法:
1、鍋裡加入少許寶寶用油,將圓蔥倒入,煸炒出香味。
2、將其餘食材倒入鍋中一起煸炒。
3、將泡著水的大米連水一起倒入鍋中。
4、將食材一起煮到開鍋。
5、將食材全部盛到碗裡,上蒸鍋,蒸30分鐘,就完成啦!
西葫蘆糊塌子
原料:西葫蘆、雞蛋、面粉、蝦米
做法:
1、西葫蘆先用工具刨成絲,撒入一點細鹽醃制一會兒;
2、變軟出水後,磕入雞蛋,放入蝦米,攪拌均勻;
3、再倒入適量的面粉,調成濃稠度適中的面糊;
4、平底鍋熱油,挖一勺面糊攤平,中火煎至凝固,再翻另一面煎熟,即可。
註:『糊塌子』是京津一帶最簡單的家庭面食。
其實,這道面食全國各地都有,隻是叫法不同,有些地方管它叫攤蛋餅,也有的叫它煎餅。
傳統的『糊塌子』一般都是用西葫蘆、雞蛋和面粉,也可以用黃瓜、角瓜、南瓜、嫩葫蘆等都可以。
關注微信公眾號嬰兒輔食
微信號:wlmqyunma
國內嬰兒輔食第一自媒體|專註嬰幼兒、寶寶輔食,每天更新寶寶輔食及攻略,手把手教你輔食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