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懷胎十月,一朝分娩。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在強調孕媽孕期的痛苦。
實際上,孕媽自從懷上寶寶那一天起就註定不會輕松。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寶寶出生後的喂養問題:吃什麼?怎麼吃?吃多久?這些問題稍微處理不好就會對寶寶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
不少寶媽都表示,寶寶出生後的輔食添加,簡直要愁死個媽。
『我家寶寶一歲還在吃米粉合理嗎?』新晉寶媽的疑問,揭開為母的無奈
同事小蕓是一名一歲寶寶的媽媽,這兩天正因為寶寶的吃飯問題煩到焦頭爛額。
原來當初小蕓剛生下寶寶的時候,就聽說寶寶的輔食添加是一門大學問。
不能任由寶寶喝奶很長時間,應該在適當的年齡,看看寶寶的表現適當地添加米粉等輔食。
小蕓是這麼聽得,也是這麼做的。
在寶寶5、6個月的時候,小蕓發現寶寶的腸胃功能能吸收輔食後,就將寶寶的輔食換成了米粉和奶混合。
這一吃就是長達半年多的時間。
小蕓原以為沒有什麼問題,可在一次寶寶護理講座中,小蕓無意中得知寶寶吃米粉的時間不能太長,否則會影響寶寶的發育。
小蕓知道後急得團團轉,趕緊向周圍人打聽應該吃什麼,卻驚訝地發現周圍人的一歲寶寶都是吃米粉過來的。
這樣小蕓感到很納悶:一歲的寶寶到底應該吃什麼呢?
一歲寶寶輔食到底應不應該一直吃米粉?專家有話說
世衛組織曾經建議,在寶寶6個月後,母乳就不能為寶寶提供足夠多的生長營養。
如果想讓寶寶的生長發育不受到影響,寶媽要根據寶寶的情況,為寶寶更換輔食。
也就是說,為寶寶更換輔食的時間最晚不能超過6個月。
這裡輔食的選擇其實很有限,基本上都是米粉。
但這是不是就意味著寶寶的輔食就此固定了呢?
一位兒科教授曾經這麼解釋說:一歲的寶寶的營養攝取應該更加多元,而不是僅僅限制在米粉一種,多種食物能幫助寶寶獲取更多需要的營養物質。
這也就是說,當寶寶到1歲的時候,如果喂養仍然一直以米粉為主,非但不能提供必要的營養,還會影響寶寶對其他營養的攝取。
在寶寶一歲的時候,為寶寶更換其他輔食能有什麼幫助?
1)提供多元的營養
一歲的寶寶已經能夠正常消化一些非米粉食物。
這些食物能夠為寶寶提供更加多元豐富的營養。
如果寶寶堅持隻吃一種食物的話,在占據寶寶腸胃的同時,也會影響其他營養物質進入寶寶體內,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
2)影響寶寶咀嚼能力訓練
米粉雖然會比母乳『粗糙』,但整體上來說還是細膩的。
如果喂養一直以米粉為主,就會影響寶寶正常的咀嚼能力的訓練,影響到寶寶長牙,甚至是語言發育。
選擇米粉的替代輔食也是一門技術,寶媽應該怎麼選擇?
根據過來人的反應,七個月的時候就應該適當減少米粉的量,逐漸地增加一些爛面條和嬰兒粥等食物。
讓孩子逐漸開始適應這種新輔食。
寶媽還可以嘗試一些全新的軟爛的輔食做給寶寶,比如南瓜粥,什錦水果粥等。
讓寶寶習慣上媽媽的手藝。
【南瓜粥做法】:
準備南瓜50g。
將南瓜洗幹凈,去皮蒸熟,放入碗中,用勺子壓成泥。
然後和粥一起熬制,熬煮出美味的南瓜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