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輔食行業政策的陸續出臺實施,輔食市場發展已經逐步規范,並且優勝劣汰趨勢凸顯。
今年由於疫情,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影響,輔食市場也不例外,但隨著國內情況的好轉、國外疫情的持續,使得國內的輔食品牌有了發展的機會。
01
優勝劣汰趨勢凸顯
2018年6月30 日,《嬰幼兒輔助食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7 版》》正式實施,規定未取得嬰幼兒輔食類別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不得生產嬰幼兒輔食,嚴格規范了嬰幼兒輔食的生產加工。
隨著中國政府對嬰幼兒輔食標準的監管力度逐步加強,嬰幼兒輔食產業鏈中呈現優勝劣汰的趨勢。
各行各業中只要有市場就會有競爭,輔食市場自2018年以來集中頒佈實施了多項政策,行業經過了兩年的沉淀,市場集中度逐步提升。
其中,亨氏、嘉寶、喜寶、小皮、方廣、伊威、英氏等是輔食行業中比較知名的品牌。
隨著中國嬰幼兒輔食品牌的興起及國外輔食品牌戰略的調整,中國嬰幼兒輔食品牌的格局逐漸發生變化。
方廣、英氏、貝斯美、伊威等國產嬰幼兒輔食品牌重視銷售渠道的開拓,重視產品的營銷創新,從而帶動業務量的不斷增長,品牌領先優勢逐漸凸顯。
02
外資占主導
不論是2019年中國嬰幼兒輔食市場品牌影響力指數前十名榜單,還是雙十一、618大促,各大電商平臺或數據平臺發佈的前10品牌中,均是外資占據大頭。
町芒研究院以淘寶系2019年6月線上嬰幼兒輔食銷售額為例分析發現,銷售額前三的嬰幼兒輔食品牌全是進口品牌,而銷售額排名前10的嬰幼兒輔食中隻有排名第五的英氏、第六的方廣和排名第十的伊威是中國國有品牌。
而2020年天貓雙十一嬰幼兒輔食品牌最終揭曉的前20榜單中,進口品牌有13款,僅有7個品牌是國產。
一直以來,國內輔食品牌的份額就比較低,一方面,中國嬰幼兒輔食相對國外市場起步較晚,早期嬰幼兒輔食市場大多都被國外品牌占據,使得消費者對國外品牌的認知更多一些。
另一方面,早期國內食品安全性問題頻發和消費者對營養健康的高度重視,使國內消費者更願意相信國外的品牌,因此有一定經濟能力的消費者在選購嬰幼兒輔食時都會選擇知名的進口品牌。
但隨著國內產品品質不斷提升以及國產品牌的崛起,國內的輔食產品正在增長。
03
疫情帶來轉機
今年的突發疫情給國內外企業帶來了比較嚴重的影響,中國消費者也由此減少海淘頻率,這為國產嬰幼兒輔食企業迅速搶占市場份額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調查顯示,在2020年第一季度,國產輔食產品銷售量占比提高。
無論是在哪個細分市場,均有超過一半的網民購買了國產品牌的產品,甚至有66%的網民購買了本土谷物類輔食產品。
今年疫情的爆發使得國外品牌生產、進口均受到一定限制與影響,推動了國內消費者對本土嬰幼兒輔食產品的需求,這為國產品牌的崛起提供了一定的契機,一些渠道開拓能力強、產品力優質的國產品牌有望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
04
輔食也需下沉
《2020京東母嬰嬰幼兒輔食趨勢報告》中也指出,國內營養輔食高速增長,市場存在巨大增量空間,京東平臺營養輔食類目第一、第二季度同比增長分別達到92.2%、108%,這意味著輔食有著巨大的增量空間。
艾媒咨詢分析師也認為,目前,中國總體上嬰幼兒輔食消費額遠低於歐美國家,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隨著消費者育兒觀念的變化,未來將有更多嬰幼兒需要吃高附加值、高品質的專業輔食產品,中國輔食市場潛力巨大。
據易觀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二線城市母嬰用戶占比最高,為38.2% ,三四線用戶占比明顯高於一線城市,下沉城市成為母嬰品類的主戰場,因此,輔食類產品也需要下沉。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一二線城市消費者具備較高的消費力,但三四線的消費者比較多也比較集中,因此具有較大潛力,特別是近年來新生兒主要來自三線城市和四線城市,而且三四線城市的不管是生活質量還是接受新鮮事物的程度都有所提高,這些都為輔食市場爆發提供了基礎。
未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將會使三四線城市和鄉鎮、鄉鎮市場具備更大的潛力,中國嬰幼兒輔食產業逐步進入快速發展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