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1歲內輔食要無鹽少糖,但具體原因家長卻都不懂。《網路文章》

寶寶6個月左右,就可以適當給寶寶添加輔食了。

很多家長都早早就準備了寶寶輔食機,精心研究了各種輔食食譜,期待著寶寶開始添加輔食這一成長的進步。

很多家長也都知道,寶寶1歲之前,臟腑尚未發育完全,是不能加鹽的,糖也要盡量少放,蔥薑醬醋蒜等調味品也是一點都不放。

但不能添加的具體原因是什麼,很多家長卻是一知半解。

也正是因為這一知半解,所以有的家長在寶寶怎麼也不吃口味很淡的輔食時,就忍不住偷偷加鹽加調味品了;亦或者幫忙帶娃的老人家反駁你『為什麼不能加鹽』時,你竟不知如何辯駁,尷尬地杵在那裡。

所以,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掃盲下,了解1歲內輔食要無鹽少糖的具體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要給寶寶『無鹽』的愛?

所謂『無鹽』,就是指寶寶輔食中不用添加食鹽,一點兒都不加。

有的家長很擔心,寶寶一點鹽都不加,會不會沒力氣?之所以有這樣的顧慮,是因為我們成年人自己鹽吃少了,就會有全身無力的感覺,伴有嗜睡的症狀,十分難受。

但這樣的顧慮其實是多餘的,因為寶寶輔食不添加鹽,並不意味著寶寶沒有鹽的攝入,寶寶每天吃進去的母乳、配方奶、一般食物中均含有一定量的鹽,已經足夠滿足寶寶的需要。

如果輔食加鹽的話,就會導致鹽超標,危害是很大的。

最主要的擔心是損害寶寶的腎臟,因為1歲內的寶寶腎臟功能還不完善,濃縮功能較差,無法排出血中過量的鈉鹽,攝入鹽過多將增加腎臟負擔。

二是寶寶吃的太咸,口味變重,長期下去可能形成挑食的習慣,甚至增加成年後患高血壓的危險;三是吃鹽過多還是導致上呼吸道感染的誘因,因為高鹽飲食可能抑制黏膜上皮細胞的增殖,使其喪失抗病能力。

等到寶寶1歲以後,就可以適當加鹽了,但量一定要控制非常少。

最好是烹飪過程不加鹽,菜肴煮熟了再放鹽,這樣既可避免鹽中強化的碘在高溫烹飪中的損失,也可一定程度上控制鹽的用量。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打上『兒童』標簽的產品,比如兒童醬油,其實鹽的含量還是很高的,建議家長購買前看一些成分含量表,謹慎選擇。

此外,有一種特殊的情況是,寶寶如果嚴重腹瀉、嘔吐、大量出汗,那可能導致體液流失,需要給孩子喂一點補液鹽。

家長這時候就不要堅持『寶寶1歲前不吃鹽』的原則,以免造成寶寶體內電解質的紊亂。

『少糖』指什麼?用木糖醇代替糖是不是更好?

所謂『少糖』是指給寶寶制作輔食時盡量不加糖,一些含糖較高的食物,比如紅棗、荔枝等,也盡量不要給寶寶吃。

這樣做,好處有三:

一是避免糖分破壞食物原有的口味,讓寶寶嘗試到各種食物的天然味道,為寶寶飲食的過渡打好基礎;

二是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從小就讓寶寶適應少糖飲食,可減少寶寶日後肥胖的隱患;

三是糖分攝入過多會損害寶寶的健康:影響寶寶對蛋白質和脂肪等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血糖濃度長時間維持在高水平會降低孩子的食欲,導致孩子偏食、挑食;多餘的糖會轉化成脂肪,從而增加患肥胖的危險;吃糖不及時刷牙,會增加齲齒的發生。

很多80後小時候不喜歡吃米糊,家長都會給米糊撒點糖,因為寶寶天生就喜歡甜。

但這種做法其實並不正確,當遇到寶寶不喜歡米糊的口味,面露難色或者直接拒絕時,家長應該耐心多嘗試幾次,寶寶就會慢慢接受,而不是加糖。

有的家長還有一個思路,想用木糖醇代替糖。

雖然,木糖醇可以保護寶寶的牙齒,但甜味依然會幹擾寶寶,養成寶寶不良的飲食習慣,所以木糖醇其實也不適合寶寶。

如上是小編的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您覺得小編的分享有幫助,那就動動小指頭幫小編點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