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我討厭媽媽。《網路文章》

點亮自己、照亮世界,愛的教育就是未來 歡迎關注

孩子最近老是把『我討厭媽媽』掛在嘴上,剛開始隻以為是他不小心從哪學到的,沒有在意,可後來發現,他說這句話其實也是有規律的。

當孩子頻繁地說出『我恨你』,『我討厭媽媽』,『我不喜歡你了』這樣的話時,孩子是真的恨我們麼?

心理學家曾奇峰說過一句話:『如果孩子沖你發脾氣,他就是在說兩件事:一個是我愛你,另一個是我撐不住了,需要你伸出援手』

深以為然。

01 情緒是信號燈

2月7日,一條#女孩覺得父母偏心起爭執後報警#的新聞曾一度引爆熱搜。

視頻中的小女孩邊哭邊歇斯底裡的沖媽媽吼:每次出了事情,媽媽都把責任推給我。

爸爸都沒管過我,他憑什麼打我。

可面對民警,媽媽隻看到了自己委屈,因為家裡買名牌都先給姐姐啊,孩子怎麼能覺得自己偏心呢?

而一旁的父親面對女兒的哭訴全程沒有反應,隻是最後被女孩要求著淡淡說了句:對不起。

可爸爸內心裡大概也覺得是自己女兒在無理取鬧吧。

但仔細想來,隻是從視頻中的這幾句話看,其實小女孩的要求已經說的非常清楚了。

她在乎的根本就不是什麼名牌,而是姐弟相處時候父母的公正對待,是爸爸平時能多關心關心她。

可因為她的要求包裹了生氣、發脾氣、憤怒的指責父母這些種種的情緒,小女孩說的話其實並沒有讓父母聽到。

作為父母,在和孩子的相處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父母要學會把重點放在孩子說話的內容,而不是孩子的表達方式上。

視頻中的小女孩其實表達的很清晰,但很多時候孩子可能並不會表達。

朋友莉莉的小孩去年剛上幼兒園時,開始2周一直哭,父母覺得可能是孩子不適應。

可等了2個月,孩子不僅沒適應,哭鬧的更加嚴重了,每天抱著媽媽不撒手。

後來才了解到,原來不知道孩子從哪裡聽到了,只要他上幼兒園媽媽就會不見了。

這種被拋棄的感覺對孩子來說是最可怕的,他當然不願意上幼兒園了。

所以孩子的情緒其實是父母識別孩子感受的一個信號燈。

當孩子有了哭鬧、發脾氣這些極端的行為時,父母首先要冷靜下來,不被孩子的情緒牽著走,才有可能看到孩子情緒背後想要表達的內容。

02 情緒是容錯空間

在周迅主演的電視劇《不完美的她》中,小女孩穆連生是個原生家庭很不幸的孩子,反復被親媽拋棄,被繼父虐待。

正是因為從小生活在這樣不安全的環境中,年僅7歲的小女孩很早就學會了察言觀色。

知道自己是媽媽的累贅,甚至故意讓生母把自己帶到廢棄的公園走丟。

雖然內心害怕被生母拋棄難過的要死,在媽媽面前還是強顏歡笑,裝作不知,一直安靜的承受痛苦,懂事的接受一切。

因為知道自己哭鬧隻會讓媽媽更難過,所以小女孩穆連生是沒有自己的情緒的。

過往的經歷把她訓練的沒有情緒,其實也意味著無論多麼難過悲傷害怕恐懼,孩子統統都自己咽下了,這種時候,隻能是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了。

如果錯了,父母 、外界其實統統都是沒辦法幹預的。

所以情緒不僅是父母識別孩子感受的信號燈,其實也是容錯空間,情緒也並不是一下子就爆發的。

我們的孩子可能開始隻是表現出大吼大叫想要吸引你的注意力,再之後才可能會哭鬧,會發脾氣。

兒童心理學中有一句話『當你發現你的孩子有問題時,其實你已經錯過了10次陪他改正的機會』

所以在你面前孩子敢於表現自己的情緒,其實是一種求助。

如果在這個階段我們處理得好,其實孩子自己就可以處理問題了。

在《妻子的浪漫旅行》中有一個場景,蔡少芬的做法很值得父母學習。

母女三人正在一起吃飯,因為一直和大女兒在說話,所以小女兒在一旁叫『媽媽』的聲音被蔡少芬忽視了,小女兒便開始大哭起來。

這時候蔡少芬並沒有阻止孩子哭,而是走過去輕拍女兒的背,溫柔地說:我知道你不開心了,你哭吧。

當孩子情緒緩和一點了,她又問女兒:你舒服了沒有?

直到聽到女兒說:我舒服了。

你看,其實孩子有情緒,背後一定有原因。

但很多時候作為父母,我們很容易因為孩子哭鬧的行為而忽視孩子真正想要表達的東西。

所以面對孩子不好的情緒,父母要學會去接納,不要隻針對行為做反應。

情緒不隻是孩子的容錯空間,也是父母的改錯機會啊。

03 真正的溝通是對孩子的感受做出反應

公號大V凱叔曾經講過自己和兒子的一個故事。

孩子有一天有很明顯的起床氣。

但因為上學要遲到了,所以全程孩子就被強迫著穿衣服洗臉刷牙。

凱叔也很生氣啊。

可沒想到上學後老師打電話說,孩子生病了。

所以孩子之所以發脾氣,各種不合作,是因為他真的不舒服,可他又表達不出來。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他的情緒就是一種表達,可這種表達方式,更需要父母耐心一點。

所以包容接納孩子的情緒,並教會孩子如何正確有效地表達很重要。

達達老師在《家庭教育共讀會》中曾提到過一個方法——提前演練,有位媽媽的嘗試就很好。

一位小女孩在媽媽懷孕後很開心,還畫了一幅畫,描述自己以後和弟弟相處的美好時光。

但媽媽看到後,並沒有一味的認同女兒,而是很認真的告訴女兒真相。

因為弟弟或妹妹並不是一直都很聽話,而父母也有可能需要花更多精力來照顧小寶寶。

所以作為姐姐她可能也會因為這種忽視而難過。

媽媽告訴小女孩,無論在任何時候,如果她覺得不舒服,媽媽都可以跟她特別溝通,你會知道媽媽會一直愛你。

這其實就是一種提前演練,讓孩子在面對具體的事情時,就會知道如何去處理,不至於在負面的情緒裡困太久,而父母也有了改變她想法的機會。

對於孩子來說,真正的溝通其實是對孩子的感受做出的反應。

如果父母僅僅隻是看到了孩子的錯誤行為,而忽略了行為背後的真實需求,可能我們的管教本身對孩子已經成了一種傷害。

最後,無論是面對我們自己的,還是孩子的情緒,我們都需要記住3條規則:

《1》沒有壞的情緒。

情緒本身並不壞,也不會讓我們變成壞人,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對待這些情緒。

《2》情緒並不總是理性的,但它的存在總有其原因。

《3》情緒很強大,依然可以被掌控。

希望我們都能做孩子成長路上遮風擋雨的大樹,而不是孩子的狂風暴雨。

共勉。

點亮自己、照亮世界,愛的教育就是未來 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