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已經『卷』到讓人匪夷所思的地步了。
我家小區裡一個寶爸,春節期間天天逼著他10歲的兒子學習,並且每天在小區群裡『打卡』,美其名曰『讓街坊鄰居一起監督』,實則是想給孩子施加心理壓力。
看他發出來的學習計劃表,5點起床早讀、6點背單詞、7點寫數學題、8點練書法、9點練鋼琴……將孩子的一整天安排得滿滿當當,直到晚上9點,孩子才有一點自由支配的時間。
可怕的是,小區群裡還有不少家長效仿,稱贊這位寶爸有規劃,並且紛紛給自己的孩子制定高強度的春節學習計劃。
然後,家長們抓拍孩子『刻苦學習』的畫面發到社交網站上,引來一片稱贊。
孩子卻隻能欲哭無淚,叫苦連天。
生活不會背叛努力的人,天道酬勤的道理誰都懂,沒有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好逸惡勞,但是想方設法逼著孩子去勤奮,忽視了主觀能動性,真的有用嗎?
毀掉一個孩子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逼著他勤奮
勤勞刻苦的中國人,骨子裡流淌的血液都迸發著努力向上的氣息。
『越努力,越幸運』也成了家長雞娃時的口頭禪之一。
『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現在不努力,將來一定會後悔的』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這些心靈雞湯,有多少家長對自己的孩子說過?
當然,邏輯沒錯,付出得越多,收獲的也越多。
可是,很多家長忽視了一點,努力不僅僅是用時間來衡量的,外部的推動力量再強大也隻是暫時的。
用盡所有力氣推著孩子往前走,讓孩子一天24小時像個陀螺一樣轉不停,白天上學、晚上上輔導班、周末興趣班,不斷壓縮孩子休息和娛樂的時間,隻會過度消耗體力和精力,最後反而拖垮了孩子。
《中國青年研究》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發現00後的孩子每周課外學習的時間長達17小時,是90後孩子的3倍。
可是,孩子們是心甘情願的嗎?
很明顯,大部分孩子都是被逼出來的。
他們壓力山大,他們精疲力盡,他們渴望自由……他們不懂,為什麼自己停下來休息幾分鐘,爸爸媽媽就暴跳如雷?
他們不懂,為什麼自己連支配時間的一點點權利都沒有?
家長也不懂,明明自己已經一刻不松懈地盯緊孩子學習了,為什麼成績還是這麼差?
明明自己為孩子無怨無悔地付出了一切,為什麼孩子還抱怨?
明明孩子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付出和收獲不成正比?
其實,一切罪惡的源頭都在於低效勤奮。
在低效勤奮的惡性循環中,家長占據主導地位,無視孩子的意願,不顧一切地推著孩子往前沖。
孩子身心俱疲,卻又無力反抗,隻能硬著頭皮往前走。
然而,這條路長什麼樣,孩子根本沒來得及看清楚。
路邊的果實,孩子也沒有力氣去采摘。
走著走著,家長退出,孩子失去了方向和動力,就會慢慢停下來,最終止步不前。
所以,用時間衡量的勤奮,隻會壓垮孩子。
無法在質量上取勝的努力,不值一提。
被逼著勤奮的孩子,永遠體會不到勤奮的價值,也無法成為一個真正勤奮的人。
拒絕低效勤奮,激發熱情、高效利用時間才是真理
家長要意識到一點:拉得太緊的弦終究會斷,用力過猛的教育終究會失敗。
低質量的勤奮,比懶惰還可怕。
壓榨孩子的時間,逼迫孩子勤奮,不但會消耗孩子大腦的能量和生命的活力,還會讓孩子內心排斥,出現懶惰、厭學等消極心理。
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家長長期逼迫,會給孩子一種『我不行、我沒用』的心理暗示,導致孩子產生錯誤的自我認知,降低自我價值感。
所以,家長不要步步緊逼,毀掉孩子的前途,讓孩子的勤奮付之東流,而是要點燃孩子內心的火,喚醒孩子的內在動力,才能修成正果。
可是,孩子不願意,就不讓他學習了嗎?
孩子不高興,就不報輔導班了嗎?
當然不是,我們要拋棄的不是學習本身,而是不合理的學習方式。
比如,制定更加合理的學習計劃,勞逸結合,循序漸進,將速度放緩,將任務分解,增加更多的趣味性,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見效總比逼迫好。
當孩子領悟到學習的好處,有了小小的成就感,就會更加有動力向前。
不用家長追著趕著,也會自發努力地逐光。
另外,還要提高效率,讓孩子成為『時間管理大師』。
學霸之所以是學霸,不在於他們學習的時間有多長,而在於他們的學習效率有多高。
上學的時候,班上總是有『兩大怪人』。
『怪人一』每天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上課聚精會神,筆跡密密麻麻,看起來很努力,成績卻不怎麼樣。
『怪人二』別人上課他睡覺,別人學習他打鬧,渾身上下散發著『差生』的氣質,考試成績卻總是名列前茅。
區別在哪?
我認為這與學習效率有很大的關系。
當然,我不是鼓勵孩子不好好學習,而是要學會利用時間,提高效率。
韓國一部教育紀錄片《學習的背叛》中,一個叫葉媛的女孩子,為了考上心儀的大學,把時間利用到了極致,每天學習十幾個小時,甚至規定了自己上廁所和吃飯的時間。
但是,當第一次大考的結果出來,看到自己幾乎墊底的名次後,她覺得自己被勤奮背叛了。
同時也明白了,低效率的學習對提升成績作用不大,而且還使自己陷入了無限消耗精力的死循環。
所以,家長也不要覺得,只要孩子夠勤奮,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在學習上,就能取得好成績。
優秀的孩子,贏在了時間管理上。
學習就是一場馬拉松,一開始就加快速度拼命往前跑,還沒到半路就無法續航了。
相反,保持體力,勻速前進,才能跑到終點。
開啟孩子的內驅力,家長應該這麼做
被逼大的孩子很難優秀,那麼,家長怎樣做,才能讓孩子養成勤奮的習慣,發自內心地認同努力的價值,並且為之不斷前進,獲得成功呢?
1、實事求是,切忌揠苗助長,不要看別人家的孩子一天學習十個小時,就逼迫自己的孩子也學習十個小時。
要根據孩子的習慣和節奏,制定個性化的學習計劃表。
2、理解孩子的需求,給孩子足夠的支持,讓孩子有自信的心態,相信自己不會比別人做得差。
對一件事有勝任感,孩子才會願意去做,並且持之以恒。
3、放下家長的控制欲,發展孩子的自主感,多創造讓孩子自己做主的機會,引導孩子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才能培養孩子的自律性,提升時間管理能力。
寫在最後:
教育不是註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教育焦慮泛濫的時代,雞娃的家長越來越多。
然而,逼迫孩子勤奮,並不是成功的唯一出路,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人生的路很長,作為家長,我們不可能一直催著孩子往前走,隻有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讓孩子用自己的雙手和頭腦創造未來,才是正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