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網課期間,父母從3個方面,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發出後,有讀者留言,孩子身上沒有亮點,怎麼發現?
有這樣疑惑的父母,不是少數。
在以往幾年與父母的接觸中,很多父母,都說過這樣的話。
孩子身上真的沒有優點,沒有閃光點,找不到。
我相信,父母們說這句話的時候是認真的。
有些孩子,確實很調皮,很不合群,很難帶。
面對這些孩子的時候,父母得脫好幾層皮。
就像《最糟糕的孩子》中描述的那樣,他們在爸媽的羽絨被上發現了一個小窟窿,便從中掏出了所有的羽毛。
但別忘了,孩子是一個整體。
即使在父母看來,孩子身上有許多問題,比如不愛學習,寫作業不認真,沉迷遊戲,叛逆,挑食,脾氣暴躁、不專註,拖拉、調皮、搗亂等等,但這些也僅僅占孩子整體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如果用這一部分,來定義一個孩子的全部,那對孩子來說,是莫大的不公。
凡事都有正反兩面,這一哲學上的觀點,同樣適用於孩子身上。
叛逆的另一面,是有主見;
調皮的另一面,是創造;
不愛學習的另一面,是運動、藝術突出;
搗亂的另一面,是創意;
挑食的另一面,是避免過敏;
吃飯慢的另一面,是有助消化;
不專註的另一面,是靈敏;
……
父母要做的,就是在看孩子一面的時候,也看一看對應的另一面,馬上就能找到孩子的閃光點。
比如,昨天的文章中,網課期間,父母從3個方面,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我提到的,孩子在11:10分,提出想玩遊戲。
如果,隻看這一個點,那無疑,這個孩子可能是癡迷遊戲的,一門心思在玩樂上;
可他卻先來征求我的意見,並非背著我偷偷玩。
而他也並非是癡迷遊戲的一個孩子,也並不是隻知玩樂不思進取的孩子,這些隻是他身上的一部分,並不能代表他的全部。
另外,孩子還在不斷地成長,不斷地發展、變化。
何況父母要解決的是問題,而不是把孩子解決掉。
如果是那樣,就搞錯了對象,本末倒置。
就如同,現在,我們的敵人是疫情,而不是,感染了疫情的同胞。
搞清楚這點,父母才能專註在問題上,去探尋這些問題的來源,並尋找到解決辦法。
孩子出問題的地方,便是教育該發生的地方。
父母通過對孩子認真仔細地觀察,及時發現孩子成長中存在的問題,並想方設法幫助孩子克服這些困難,方能為孩子後續的學習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礎,為孩子的成長與發展掃清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