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果問《人世間》裡哪場戲最催淚?
我想,周志剛和周秉昆父子倆大吵的那場戲應該算一個。
周秉昆那句『我這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讓我爹我媽滿意我』,不知觸動了多少人內心最痛最軟的那個地方。
還有周秉昆的倔,又有多少人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周秉昆倔起來,六親不認。
好不容易全家聚在一起過年,周秉昆和哥哥起了爭執。
父親為保護懷孕的鄭娟,情急之下,踹了秉昆一腳。
秉昆更加覺得父親袒護哥哥,嫌棄自己,之後幾天,一直和父親賭氣不說話。
直到父親就要回重慶了,全家人都聚在老屋打算送送父親,結果周秉昆拎上大衣就要出門上班。
姐姐勸他:『和爸爸說一聲』
他硬著一口氣:『你們告訴他一聲吧,我走了』還打算往外走。
鄭娟擋住去路,第一次表現得強硬,卻還是拿他沒辦法。
最後是哥哥周秉義一把抓住他,他才沒有走。
這個倔孩子,就不知道父親這一走就是好幾年嗎?
心裡明明滿溢著情感,卻放不下面子,邁不過自己那個坎。
最後,還是父親主動緩和。
結果在火車站,父子倆又大吵一架,都說了傷人的話,周志剛怒氣沖沖地進了站,周秉昆頭也不回地走了。
從此,周秉昆沒有給父親寫過信,一口氣慪了好幾年。
當然,我們知道他也想寫,也惦記著老父親,但憋了半天,他就是下不了筆、寫不出來。
周秉昆的倔脾氣,讓老父親恨得牙根癢癢:『我早知道你是這樣,當初我就該把你掐死!』
氣歸氣,父親又不止一次地感嘆:『你就是太犟了。
你看看,你哥也是男孩子,挨揍就少。
你就為這個犟,挨了多少揍啊!』
02
家有倔孩子,真的讓父母又生氣、又心疼、又無可奈何。
其實,所謂的『倔』,隻是從父母的視角來看。
當我們深入孩子的內心,可能就不會簡單地用一個『倔』字來定義他了。
一般來說,倔孩子有這樣幾個特點。
1. 倔孩子認死理,一旦認準了,幾頭牛都拉不回。
周秉昆對鄭娟的感情就是這樣,從喜歡到結婚,熬了好幾年,經歷了多少波折,哪怕家人強烈反對,被街坊鄰居指指點點,也絕不放棄。
2. 倔孩子一般都比較內向,不機靈,不愛說討喜的話。
和周秉昆相比,大哥周秉義處理事情更周到、更圓潤。
周志剛過完年又要回重慶,周母自然心裡難過不舍。
周秉義換著花樣勸母親:
媽,您得這麼想,我爸過兩年就退休了,以後天天得跟您住在一塊兒。
我爸那人,脾氣大,性子急,哪回回來不得惹您生氣啊?
也就是您,心胸開闊,高風亮節,不跟他一般見識,擱我,天天跟他生活在一塊兒,早氣死了。
到時候,您肯定就該懷念他不在家的日子了。
他不在家,家裡是多祥和多寧靜啊。
媽,這種日子沒多少了,過一天少一天,您得好好珍惜。
您得高興才對。
一番話逗得老母親忍不住直樂,目光裡滿是疼愛。
這樣的話,打死周秉昆也說不出來。
他隻會悶聲不響地多幹活多出力,默默地用自己的方式來體貼媽媽。
3. 倔孩子看似執拗,內心往往更敏感,更容易受傷。
正因為有一顆敏感的心,他們才用執拗、倔強來捍衛脆弱的自尊。
尤其是當他們和別人較勁的時候,讓他們認錯,那簡直像殺了自己。
這話一點不誇張。
因為,在他們心裡,自己的意志、自尊就象征著自我,如果聽從於他人的意志,那就不是我了,我就不存在了——就相當於在心理層面殺死自己。
所以,越是在較勁的情境中,他們越表現得倔強。
哪怕挨一頓暴揍、吃了很多虧,也不會屈服——所謂寧折不彎。
在家長眼裡,這孩子真可氣,殊不知,孩子的內心已經傷痕累累。
4. 最重要的,越是倔強的孩子,其實越是渴求被愛。
有一句話說得很對:越不可愛的孩子,越需要愛。
倔強的孩子就是如此。
他渴望被愛,那個倔強的身影背後,藏著委屈、憤怒、渴望——
我已經做了這麼多,盡了力,你為什麼看不到?
如果我就是這麼倔強、這麼糟糕,你還愛我嗎?
我死死地站在這裡,就是在等你走過來,這才證明你愛我。
倔強的孩子,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固執地讓你證明,你愛他。
03
當我們看到倔強背後還有這些微妙的心理,也許,我們就知道該怎麼對待倔孩子了。
1. 不要硬碰硬,不要用暴力使他屈服。
就像周志剛說的,因為周秉昆的倔脾氣,從小挨揍最多。
以暴制暴,企圖用權威、暴力使倔孩子屈服,隻能激起更強烈的反抗,讓他的性格變得更倔,也會切斷親子之間的情感連接,最終兩敗俱傷。
2. 對待倔強的孩子,最好的辦法是以柔克剛。
當我們知道,倔強的背後是在渴求愛,我們不妨繞開堅固的防禦,和他『用心』聯結。
周家父子吵架那場戲中有一個細節值得玩味。
一開始,當周志剛大吼大叫發脾氣時,秉昆隻是聽著,繃著脖子默默掉眼淚。
父親說起自己這些年心裡有多難受,說到對兒子的惦記:『我這一個人在大山裡,六十多歲了,每天下班了,這心裡唯一的念想就是想看到自己孩子給自己寫的信……』
聽到這些,周秉昆埋下頭哭了,像個孩子一樣,哭得泣不成聲。
這一架吵完,周秉昆終於釋然,他知道了父親是那麼的在乎他,知道了他在父親心中的位置。
倔強的孩子,要的不外乎就是這些啊。
怎麼才能做到用心聯結?
放下自己的防禦,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和想法,以柔克剛,以德服人。
倔強的孩子,更需要耐心和溫和,我們可以多一些共情,多一些耐心,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懂得他、接納他的,他才會變得柔軟。
總之,面對倔孩子,隻有處理好心理層面的問題,具體層面的問題才會迎刃而解。
3. 避免權力之爭,給孩子多一些選擇。
倔強的孩子很容易陷入權力之爭。
經常是,父母說,你要聽我的,孩子就偏不聽。
雙方僵持不下。
一方面,就像前面說的,孩子的倔強可能是對自我意志、自尊的維護——你越說往東,我就越往西,以此來彰顯自己的獨立。
另一方面,也可能因為孩子的先天性格就比較有主見,不願意屈從別人的意願。
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妨給到孩子更多的選擇空間。
劃定一個比較大的范圍,在這個范圍內,讓孩子自己做主。
父母後退一些,讓孩子獲得更多的掌控感,讓他在事實後果中去體驗。
這樣,既避免了權力之爭,也培養了孩子獨立、自信的品質。
4. 家長要盡量情緒穩定、平和。
倔強的性格有先天氣質的原因,也有後天養育的因素。
暴脾氣的家長更容易養出犟孩子。
你看周志剛的脾氣就很大,周秉昆犯倔就揍一頓,這反而強化了秉昆的倔脾氣。
所以,當我們抱怨孩子脾氣倔時,不妨看看,我們自己是不是也愛和孩子較勁,是不是喜歡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處理問題。
較勁,是雙方的事。
養育環境改變了,孩子沒有了較勁的對手,也會變得松弛下來。
倔孩子,看起來倔強,實際脆弱。
看起來可氣,實際上讓人心疼。
當家裡有個倔脾氣的孩子,請給他更多的耐心和包容,不要讓他對愛的期待一次次落空。
不要讓他像周秉昆一樣,因為自己的倔,要時隔多年以後,才和父親和解,和自己和解。
作者:凌想,橙子媽媽,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青年文摘》特邀心理成長導師,專註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幫助千萬父母構建更好的親子關系,著有《好媽媽都懂的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