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團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摔跤』對於剛學習走路的寶寶來說,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寶寶也正是在無數次跌跌撞撞地『摔跤——爬起來——繼續走』的過程中,走起路來也會越來越平穩。
不過,不知道家長有沒有發現,有些孩子走路時特別容易摔跤,甚至2歲以後,乃至4、5歲了仍然是『十步一摔、五步一倒』,還把身上摔的是青一塊紫一塊的。
『沒走兩步就摔』,3歲娃走路仍摔跤
最近團子媽在樓下散步的時候,總是能遇見鄰居王阿姨帶著自家的小孫子在樓下玩耍。
王阿姨的小孫子已經3歲了,但是每次走路的時候,仍然是像那些剛剛學習走路的小孩子一樣,跌跌撞撞的。
王阿姨看到小孫子走路走不穩,也是不敢放心讓孩子自己走路,每次都是緊緊地跟在孫子的屁股後面,生怕一個不小心孩子便又摔倒了。
聊天的時候,王阿姨說:『這孩子開始走路走的可早了,不過就是到現在走路都走的不好,在家裡也是沒走兩步就摔,走樓梯更是磕磕碰碰的』。
生活中,確實有很多孩子到了一定年齡,仍然無法很好地學會走路,沒走幾步就摔,總是需要大人在後面的幫助。
有的家長認為這是時間問題,或者是孩子粗心、貪玩不好好走,時間長了自然就能夠走好。
但實際上,孩子走路走不好並非完全是時間的問題,有幾種情況需要家長要在意起來。
孩子多大後,可以走好路不摔跤?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學習走路是一個必須經歷的過程。
而學會走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磕磕絆絆和無數次摔倒後,逐漸掌握走路的規律。
尤其是那些處於學步期的寶寶,走起路來更是搖搖晃晃的,一點都不平穩,甚至經常是『平地摔』。
看到孩子摔跤,家長雖然心疼不已,但這都是正常的現象,等孩子學會走路後便會慢慢好轉。
據統計:2歲以內的孩子如果沒有外力攙扶的情況下,可能每小時會摔倒17次;而2-3歲的孩子,每天摔倒10次以內都不是什麼問題。
但如果是3歲以後的孩子,走路時仍然多次地摔倒,那麼家長就要引起重視了。
孩子走路頻繁摔跤,有時候真不是粗心那麼簡單
如果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後,仍然是走路頻繁摔跤,那麼原因可能是以下幾個方面:
原因一:走路過早
孩子走路總是摔倒,有些時候可能並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大人的育兒方式導致的,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家長讓孩子走路『過早』導致的。
孩子走路過早是有很多潛在性的危害的,例如:
影響腿型發育影響腳部發育影響脊柱發育影響視力發育
原因二:身體原因
如果孩子的神經發育不良,那麼也會導致在走路上出現不穩定,容易摔倒的情況。
像比較常見的大腦發育異常,這樣的孩子表現為遲遲學不會走路,平衡感很差等。
原因三:『視覺智能不足』
如果孩子在走路時頻繁摔倒,很可能跟孩子的『視覺智能』能力有關,屬於『視覺智能』不足的情況。
所謂的『視覺智能』,指的是我們的視覺對外界事物的感知和敏感程度。
這裡的『視覺』和我們所想的『視力』不同,並非是說孩子的視力不好,而是指孩子對平面和立體之間的轉化能力、層次的辨識能力、視覺的預測能力等方面的欠缺。
說白了,那些視覺能力不足的孩子,是無法準確地預估眼前的事物大小、形狀和遠近的,這就會直接導致孩子在走路的時候,頻繁出現摔倒的情況。
根據導致孩子走路摔跤的原因,家長要學會『對症下藥』
1.走路過早的孩子:一般來說,寶寶學習走路的時間在12-14個月左右最佳,太早或者太晚都會給身體帶來一些問題。
2.神經和大腦發育不足的孩子:這種情況需要家長帶孩子向專業人士咨詢和求助,針對問題及早解決。
3. 視覺不足的孩子:視覺功能發展不良的孩子, 三歲之後的孩子,家長可以嘗試讓孩子多爬一爬,同時進行一些旋轉和搖晃等活動;如果是3歲以後的孩子,在爬行和搖晃等基礎上,還要加上跳躍和攀爬等運動,來對孩子進行視覺追蹤訓練。
團子媽想說:
一般來說,1歲至1歲半的孩子學習走路摔跤都是正常的,如果孩子在3歲之後仍然無法正常走路,家長就要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及時了解走路不穩的原因,及時幹預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