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十年來,中國家庭的可支配財富越來越多,一個孩子可能有6個成年人來傾註資源和心血,這看似給了孩子更多的選擇空間,但其實往往陷入了被過度關注、標準化的養育路徑。
家長們要求自己的孩子從小要聽話,但孩子慢慢長大後就會發現孩子出現各種問題,抑鬱症高發、校園霸凌、物質和藥物濫用、虐待動物、等層出不窮。
很多家長甚至無奈地表示,對孩子很失望,不想管了!
歸根結底,家長的過度關注、約束,並沒有讓孩子形成自我約束的內驅力,所以一旦逃離家長的視線,就無法再保持原來的『乖孩子』樣子。
要想孩子成為一個真正能夠自律、上進、對自我負責的人,你就必須要知道背後的心理學原理,你給了孩子最需要的東西,家庭教育難題就會迎刃而解!
著名的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Edward Deci)和理查德·萊恩開發出在心理學中廣受支持的一個理論,即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而這一理論認為人類有三類基本需求:
1、自主需求;2、勝任需求3、歸屬需求
第一、自主需求。
在培養內在動機的三要素中,自主需求是最重要的。
激勵孩子(或成年人)的最好方法,就是給他們的控制感提供支持。
有數百項研究發現,在學校、家庭和企業中、解釋為什麼任務很重要,並在執行任務時盡可能多地給個人提供選擇自由,都能比獎勵或懲罰激發出更強烈的動力。
如果父母註重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和掌控感,他們的孩子則更可能探索自身興趣並註重自我成長。
幫助你的孩子發展這種自我激勵,是一件你最值得做的事,通過詢問他們都想擁有和把握住什麼東西,就能讓孩子盡可能多地把控住他自己的選擇。
第二、勝任力。
許多父母認為只要他們的兒子或女兒專攻數學或足球,那他或她的內在動機就能發揮作用。
其實,勝任力並不是真正把事做好的能力,而是一種我們認為自己能把事情處理好的感覺,這是一種對於自身能力的意識,而非擺在架子上的意味著『我最棒!』的獎杯,這是一種內在的而非外在的成就標尺。
為人父母的工作之一,就是要多多支持我們的孩子去發展勝任力。
要記住,你不能直接培養孩子的勝任力,任何這樣做的嘗試都會破壞他們自己的動機。
第三、歸屬感。
指的是在個人與他人之間,有一種能讓人感到關愛的的紐帶。
當孩子感到與你之間也有這種紐帶,當你能傳遞無條件的愛時,他就會告訴自己,『我的父母關心的是我,而不是我考多少分』,如此一來,你的孩子就更有可能傳承並內化你的價值觀。
自我決定論把這稱為『整合調節』,指的是一個孩子通過整合那些關心他的人的價值觀與追求,再加上對他無條件的愛,所形成的一種身份認同。
當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時,孩子本人很可能已經非常不是滋味了,請多一點同情地表達:『我知道你對這個分數很不滿意,我也知道你付出了努力,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很樂意跟你聊聊,這樣就能在下次考試時幫上你』
當你體現了同情(滿足歸屬需求),之後順帶要告訴他,還有能提高的空間與手段(滿足勝任需求),並以『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結尾,讓孩子感覺能自己做主,孩子就會信賴你,也會重新鼓起勇氣面對新的挑戰。
不讓孩子在『能做什麼』上有主動性,他們自然會在『不該做什麼』上有極強的創造力。
一個人過不上自己想過的生活,他就會以自己決定的形式,來毀掉自己的生活,因為這最起碼能證明『我的生活還在我的掌控之中』。
自主需求、勝任力、歸屬感,是每個人的需求,孩子也是一樣,如果你讓他擁有了這種良好的感覺,他就一定會自我驅動,為自己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