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婚姻》中,事事管孩子的媽媽,被孩子一邊依賴,一邊嫌棄。《網路文章》

近段時間,白百何和佟大為主演的《我們的婚姻》熱播。

劇中蔣靜和陸赫潼這對母子引起了我的注意。

《圖註:《我們的婚姻》中陸赫潼》

陸赫潼一出場就搶小朋友玩具,推搡其他小朋友,霸占小區裡的滑梯,不讓其他小朋友玩,媽媽怎麼勸說都沒用。

在後面的劇情中,他想要吃披薩,想要去哪裡,都會用『吼』的方式要求媽媽滿足他。

比如高分貝吼『我要吃披薩』『我就要去』等。

總之,他對媽媽『又吼又嫌棄』,沒有一點尊重。

彈幕中,很多網友都說『這就是個問題孩子,這媽也不管』。

可在我看來,這孩子的問題,恰恰就是媽媽管得太多。

殊不知,媽媽『事事管』,反而會限制孩子各種能力的發展。

而這也是我給當下習慣大包大攬的家長的提醒——在家庭教育中,別事事管,要學會小事放手。

《圖註:事事管,孩子邊依賴邊嫌棄》

一、事事管,孩子既依賴又嫌棄

目前這部劇已播了一大半,劇中有兩個情節讓我印象深刻。

其一是陸赫潼摔倒了,媽媽蔣靜立馬就要跑過去扶他。

結果被鄰居李宇文制止。

這時,孩子自己爬起來,開開心心玩去了,還交代身邊的小夥伴要注意地板滑。

蔣靜不可思議地說:『他以前摔倒,就會哭鬧,還會怪我』

其二是媽媽蔣靜帶孩子去吃披薩,吃東西前,她掏出濕紙巾給孩子擦幹凈。

期間,孩子想自己擦,她不讓,孩子不耐煩。

劇中有不少這樣類似的情節,我們不難從中看出陸赫潼對媽媽的依賴,與此同時,又對媽媽充滿了『嫌棄』和『不耐煩』。

《圖註:媽媽事事管,孩子會失去獨立》

很多人說,孩子對媽媽這種態度,是因為爸爸對媽媽這種態度,所以孩子受到爸爸的影響。

誠然,孩子對媽媽的態度會受爸爸的影響,可是更大的原因是媽媽事事管,沒有尊重孩子的獨立發展需求,剝奪了他自主的權利和機會。

二、事事管,孩子各種能力發展會受限

兒童心理學上指出,孩子2歲時自我意識會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這時他們對獨立自主有了需求,渴望依靠自己的力量做一點事情。

也正因如此,該階段會顯得有些叛逆,常常會說『不』,會在吃飯時搶勺子、筷子,或者會在媽媽幫忙撿玩具或者喂飯時哭鬧,因為他想自己獨立做這件事,可是又不會表達。

《圖註:孩子成長是有獨立需求的》

隨著孩子成長,在3-6歲這個階段,如果媽媽『事事管』,他們獨立自主的需求沒有被滿足,那麼他們很多能力發展都會受到限制。

比如語言能力、社交能力、共情能力等。

這些會給他帶來困擾,而他因為年齡因素和表達能力限制,無法說出自己的訴求,於是就會通過情緒來反抗。

這時,孩子就會顯得『無理取鬧』,特別鬧騰,特別不乖。

我對門鄰居家的小孩,他從小由爺爺奶奶帶大,奶奶事無巨細地管他。

幾乎孩子伸出手,嗯哼一下聲音,奶奶就能立馬知道他要吃什麼或者看什麼電視。

這孩子現在已經3歲了,還不會自己吃飯、上廁所,話也說不利索。

於是,每次到廣場玩的時候,他都是自己玩。

一有小朋友靠近,他就趕走他們。

他爺爺奶奶總怨念這孩子性格孤僻。

可是,我明明好幾次看到他在廣場上看著別的小朋友玩時,眼裡滿是羨慕。

有次帶我外甥女在廣場玩,看到他,我讓我外甥女去找他玩。

結果我外甥女說:『我們都不跟他玩,他不會說話』

爺爺奶奶事無巨細地照顧他,慣著他,這當然是出於愛。

可是,《觸龍說趙太後》中有句話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父母也好,爺爺奶奶也好,真正愛孩子就要考慮到自身行為對孩子的成長影響。

而不是隻看到了『孩子眼前的滿足和開心』,而忽略了孩子真正的成長需求。

《圖註:阻礙孩子身心發展就是錯》

無論是《我們的婚姻》中的蔣靜,還是這裡談到的鄰居孩子的爺爺奶奶,他們事事管,本來不是錯。

可是在『事事管』阻礙孩子各種能力發展,甚至影響他們生存和人格構建時,這就錯了。

三、事事管,不如小事學會放手。

那麼,家長要如何避免『事事管』影響孩子各種能力發展呢?

家庭教育中,別事事管,要學會小事放手。

家庭教育中,哪些事是小事——即孩子自己的事情,比如吃飯、洗手、上廁所、疊衣服、與小夥伴有小摩擦、不小心走路摔倒等。

孩子自己的事情,讓他自己做。

除非他開口求助,否則家長就別插手。

在《我們的婚姻》中,沈彗星對女兒的教育方式,李宇文對兒子的教育方式,就都做到了如此。

他們給予了孩子成長的空間,也讓孩子變得更加獨立勇敢。

《圖註:學會小事放手》

比如沈彗星女兒在剛搬進小區時,玩具被其他小朋友爭搶。

當時外公看到了,想要介入去保護自己的外孫女。

沈彗星看到後說:『我早看見了,別去,孩子的事情讓孩子自己解決』而在這件事中,孩子收獲的是處理與他人矛盾的能力,面對挑釁時的淡定和從容。

再如李宇文在兒子摔倒時,站在一邊看,等孩子自己爬起來,然後繼續走路。

在兒子吃飯前,他拿出免洗洗手液,讓兒子洗手。

這個過程中,孩子習得了抗挫力,習得了照顧自己的能力。

瑞典作家林格倫說:『兒童需要管教和指導,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們無時不刻和處處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導之下,是不大可能學會自制和自我指導的』

總之,在家庭教育中,我們別事事管,要學會在小事上放手。

孩子的事情讓他自己解決,給予他們成長空間,獲得身心成長的需求。

這樣,孩子才能真正獲得成長,成為一個獨立自主、懂得尊重、內心有力量的人。

我是星主,一名家庭教育指導師,堅信教育是人生幸福的傳遞,熱衷分享教育觀點和教育知識。

你是一個愛事事管孩子的媽媽嗎?

或者你如何看待事事管的家長?

歡迎一起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