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回家說他被排擠了,千萬別不當一回事,以為孩子想太多。
被拒絕會產生長期的人際與情緒困擾,心理學家教我們怎麼帶著孩子修補受傷的心,走向健康的社交生活。
沒有人喜歡我!」
「沒有人要跟我玩!」
「他們都討厭我!」
「分組的時候我落單了,不知道該怎麼辦。
」
這些應該都是父母最不想聽到孩子說的話。
但除了心頭一揪的不舍,該怎麼回應孩子?
即將出版第四本書、探討孩子的自信的臨床心理學家摩爾《Eileen Kennedy-Moore》指出,內情絕對不是隻有安慰孩子「不要理他們」、「自己玩也很好」,或直接找老師那麼簡單。
被拒絕、寂寞的孩子,心裡有傷,需要醫治,也需要幫助他們重新走向人群,不然將造成一生更深的影響。
摩爾強調,或許有人會認為孩子很快就忘記了,但大人千萬不要忽視「被拒絕」的影響力。
常被拒絕 不易感受他人好意
立即的沖擊,可能會讓孩子缺乏自信、害怕主動向人開口。
多經歷幾次後,不但不會不以為然,還可能產生憂鬱傾向,也影響身心健康與學習表現。
如果孩子沒有得到適時的協助,將形成對人際互動錯誤的認知。
例如,他可能會在需要向人開口、展現友誼、或邀請別人時,就陷入焦慮,怕被別人拒絕。
負面的經驗也將導致當有人對他熱情、友善時,他可能不太容易感受到別人的好意,甚至反而回以自己曾經歷過的冷響應,造成對方的誤解。
另外,美國伍斯特聖十字學院《College of the Holy Cross in Worcester》的心理學副教授喬德《Stephenie Chaudoir》的實證研究還發現,長期被拒絕、對「被拒絕」敏感的人,身體甚至會產生特殊的生理反應,以及較高度的緊張、不安,抗壓性比較低。
不過,還好這些問題不是不可逆的。
摩爾提醒,孩子通常不會知道為什麼,更不知道該如何面對。
以下是心理學家對這類情況的建議,協助孩子發展健康的社交生活。
你可以這麼做:
●先抱抱孩子。
孩子在家中覺得被接受、被愛,是很重要的。
●請孩子說說是什麼情況,以及他的感覺。
通常反應愈大的孩子,也會比較快平復。
大人要特別注意,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在這時常常會發現,可能是有特定1、2個人或是1、2個情況,會讓孩子這樣難過,有比較強的情緒。
可以提醒孩子,在其他狀況下,還有很多人喜歡他,或是其他正面的例子。
●教孩子分辨發生的「事實」,以及他的感受。
也許孩子會發現,是他比較多愁善感,這時就可以陪孩子進行一些活動,例如散散步。
●試著探索原因,對症下藥教孩子社交技巧。
例如,孩子比較害羞?
有情緒困擾?
或是,有時各方面表現優異、積極的孩子,在群體中不一定會比較受喜歡,或反而容易感到挫折、不開心。
這並不是孩子的錯,但可以教孩子一些社交技巧,例如,多對人微笑、有時也讓別人主導遊戲規則、或是主動邀請別人一起玩。
●希望孩子跟朋友間怎麼相處,就用這種方式跟孩子相處。
●可以問孩子,可能的原因是什麼呢?
可以怎麼解決?
●如果常常發生,可以找老師聊一聊,尤其是看看是否有霸凌的情況。
記得不要…..
●跟孩子說「不要這麼想」。
●直接假定孩子被霸凌。
●直接去找老師或同學的家長。
●擴大想成是嚴重的社交問題。
《遠離校園欺凌》將教你如何:
分辨欺凌的形式
開開心心地休息和進午餐
了解何時受到了欺凌
幫助受欺凌的朋友
保護自己不受網絡欺凌
與大人談欺凌
走過走廊時不再提心吊膽
避免和欺凌者發生沖突
所有的學生都應該來讀一讀這本書。
我們這個年代,
仁愛、憐憫、同情似乎已被遺忘,
這本書能提醒我們,
當我們還是孩提時,
當我們被孤立時內心的感受。
從實際的情景應對角度出發,
為每個未成年人
提出面對校園欺凌的具體的解決方案。
書中詳細分析了
欺凌現象中的三種角色:
欺凌者、被欺凌者和旁觀者,
他們各自的行為表現、
心理狀態以及可能的成因,
闡述了每種角色可以如何做出改變,
父母和老師可以提供怎樣的幫助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