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針對幼兒所設計的繪本非常多,每年各國也不乏有許多新的繪本問世,但經典繪本的名單卻相對地變動不大。
由此可見好的繪本具有歷久不衰,令人難以忘懷的魅力。
一位作者或畫者想要創作出一本最佳繪本並不容易,那麼到底我們要如何為幼兒選擇最佳的繪本,而選擇評量的標準又為何呢?
美國兒童發展教育家凱茲定義了幼兒發展與教育的四個要素:知識、技巧、性格與感覺。
知識是透過感官、個人經驗與直接的教導所獲得的。
技巧是透過練習學得的。
性格包括了好奇心與熱情,是孩子觀察及模仿角色後內化的終身特質。
感覺是在與情感相關的經驗中獲得的。
舉例來說,幼兒學習認字需要知識與技巧,而喜愛閱讀的性格與過去接觸書本的經驗、感覺及氣氛有關。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以繪本促進這四種類型的學習呢?
首先須了解幼兒的發展特質與需要,然後提供他們經過篩選的適齡好繪本,讓孩子在小區、家中及其他的教育環境中與關愛他們的成人一起進行閱讀活動。
繪本中的創意趣味性
三到五歲的幼兒對於知識的學習及人們的動機感到有興趣,喜歡玩角色扮演的遊戲,對於滑稽幽默的事物特別感興趣。
由於好奇心的驅使,孩子喜歡聽和自己不一樣及神奇有趣的故事。
例如:路德威.白蒙的《瑪德琳》。
主角瑪德琳就讀一間巴黎的寄宿學校,因為開盲腸住院而得到許多關懷與禮物,成了同學們羨慕的對象。
情節童趣可愛、輕松有趣,十二個小女孩呈現的完美秩序及可預期的韻文令人難忘。
幼兒在閱讀中能了解繪本的結構具重復與節奏性,並察覺文學的內容、形式與結構的特性。
在多元多樣的文化概念方面,瑪尤莉.普萊斯曼的《環遊世界做蘋果派》帶著讀者到世界各地收集最適合制做蘋果派的材料,認識制作派的過程,並隨心所欲地想象及欣賞各國文化的特色與風貌。
此外,由於幼兒對於自我定位及人際關系的發展渴望探索,一些談情緒管理及人際交往的書,例如:吉兒.艾絲朋的《I am Cow,Hear Me Moo》以幽默、幻想的冒險故事談母牛娜丁如何在團體中成為有自信且受朋友們歡迎的英雄,很適合介紹給孩子。
繪本中豐富的文學性和藝術性
三到五歲這個階段是孩子累積語言及文字能力的重要基礎期,喜歡以問話或對談方式探索語言的使用,喜歡欣賞押韻的文本,並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文字感興趣。
此時讀寫的學習不要量化成「句法的變化」及「字匯的多寡」的訓練,應盡量讓幼兒在豐富多元及有趣的文學體驗中自然的吸收和消化。
一本好繪本是增進文學、藝術與美感的最佳媒介。
在語言使用方面,文本需以一種富想象力的方式呈現,內容充滿驚喜的成分,包含節奏與韻律感。
在敘述經驗方面,須以一種說話給讀者聽及描述經驗的方式傳達。
有時那種聲音方式是透過角色的對話向讀者說,有時那種聲音是透過一位具有同理心的說故事人來說。
例如:瑪格麗特.懷茲.佈朗的《晚安,月亮》。
故事中的主角小兔子與室內的東西一一道晚安,語言富旋律、抑揚頓挫,活化了讀者的思想並創造了影像,而不隻是將已呈現的圖畫以文字標明出來。
在藝術表現方面,圖畫應以一種富於表情的方式呈現,圖畫與文本就像一首優美歌曲的旋律與歌詞,彼此互補、共同作用產生出藝術的作品。
圖畫應添加一些文字以外的細微意義、見解與氣氛,能夠延伸故事的內容與外在。
例如:李歐.李奧尼 的《小藍和小黃》運用了色彩豐富的美麗色塊與創意的文字闡明了這種結合,邀請幼兒經歷想象的探索遊戲中。
此外,勞拉.紐曼羅夫的《如果你給老鼠吃餅幹》,也具有藝術的形式,超越了提供信息、娛樂及釋放情感的功能。
為三到五歲幼兒選擇繪本的方法和指標
目前針對幼兒所設計的繪本非常多,每年各國也不乏有許多新的繪本問世,但經典繪本的名單卻相對地變動不大。
由此可見好的繪本具有歷久不衰,令人難以忘懷的魅力。
一位作者或畫者想要創作出一本最佳繪本並不容易,那麼到底我們要如何為幼兒選擇最佳的繪本,而選擇評量的標準又為何呢?
曾擔任美國繪本最高榮譽凱迪克大獎的評審團主席芭芭拉.姬芙,美國兒童文學專家索伊爾與寇摩爾,以及利奇佈朗與唐裡森,都曾提出一些有關繪本評量的標準,有助於我們判斷繪本的優良與否,作為幫助幼兒選擇好繪本的參考:
●主題:是否貼近幼兒的身心發展和生活面向?
是否具有正向、勇敢、良善、幽默等美好價值?
是否能讓幼兒理解某些事物或問題,並且能夠吸引他們的興趣?
而處理問題或挫折的方式是否適切?
例如:劉思源著的《短耳兔》,主角苦惱於自己與眾不同的短耳朵而想盡辦法解決,最後接納並將短耳朵視為自己的特點,反映出幼兒渴望自我與團體認同的心理。
●情節:明確、具有說服力的情節能夠引起幼兒的閱讀興趣,提升幼兒的理解力與問題解決的能力。
故事一開場即需吸引幼兒的好奇和興趣,以因應幼兒短暫的注意力。
故事的中段,矛盾沖突或問題應更明確,讓幼兒的情緒更投入。
故事的結尾需包括了高潮與問題解決的部分。
例如:佩特.哈金絲的《門鈴又響了》。
孩子急著想吃剛出爐的餅幹,但因為朋友陸續地加入,而面臨了餅幹可能不夠分享的兩難情境,最後奶奶無預期地出現,並為大家帶來了更多的餅幹。
這個故事情節流暢,充滿了智慧與創意。
●角色:角色的塑造具有真實感,性格令人難忘,讓幼兒與角色有一種情感的連結。
此外角色的特質在整本書中,需保持一貫性,不會因事件、經驗失去了原本的個性。
例如:碧雅翠絲.波特的《小兔彼得的故事》。
小兔彼得富有孩子淘氣、活潑及好奇的個性,又不失兔子的屬性,總是制造麻煩,卻能化險為夷從錯誤中學習,能引起幼兒的共鳴。
●風格:包括了文字、圖畫與設計。
豐富、優美、多樣、富創意及流暢易讀的文字,能夠反映出故事的氣氛。
例如:尼爾.蓋曼的《墻壁裡的狼》。
隨著情節的高潮起伏、氣氛的緊張與懸疑,畫者運用標準印刷字體、潦草大小不一的手寫或雕刻字體、反白或反黑的字體,甚至用線框將對話框起來,放在圖畫之間,來加強故事及圖畫的效果。
●時空背景:背景除了故事發生的地點、時間,也包括了會影響道德觀和社會風尚的環境文化特性,以及人物的生活方式。
紀實性的背景應該正確,而非紀實性的可以充滿了想象力。
如果所描述的背景對幼兒來說是陌生的,不應讓他覺得難以親近,而如果所描述的背景是幼兒熟悉的,可以發揮創意,帶著他用一種嶄新的眼光去看。
例如:莫莉.卞的《菲菲生氣了:非常、非常的生氣》,第一個場景是菲菲在家中和姊姊搶玩具,接著她離家出走,此時背景轉換到了大自然中,然後轉換到了有老椈樹的海邊,最後又回到了溫暖黃色的客廳中,一起和家人拼拼圖。
透過不同背景的轉換,作者將主角生氣、沮喪,到最後感受到家人關心的感覺描寫了出來。
●圖畫:繪本的主視覺是圖畫,除非特殊設計,所有的細節須與文本配合一致,所表達的氣氛須與文本互補。
透過圖與圖之間的銜接,推動故事的進行,提升故事的氣氛和意義,營造情緒,厘清信息及豐富故事的內容。
例如:瑪西雅.佈朗的《影子》,作者運用拼貼藝術來制造光影的對比、顏色的變化,並營造一種神秘多變及詭異的氛圍。
在文本方面,散文式的詩句賦予了故事多重的意義與情境,補強了圖畫的意境之美。
●減少偏見:為小讀者選書,還需注意圖畫與文本中有沒有種族、民族或是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
例如女性的角色並非總是消極而被動,單親的家庭並非就等於不幸福。
此外,當介紹另一種文化給幼兒時,應該強調人類共通的情感、動機與經驗,而非強調彼此的相異處,甚至讓幼兒對某種文化有一種怪異、不適當的刻板印象。
例如:瑪麗.霍夫曼的《了不起的你》。
小女孩葛莉絲透過自己的天分、努力、爭取及家人的鼓勵,打破了刻板印象,演出一般人認為隻有白人及男孩才能演出的彼得潘角色,並獲得了大家一致的肯定與贊賞。
●印刷和裝訂:包含紙張、油墨、分色、制版、安全及印刷質量的控管。
高速彩色印刷技術的進步使印刷出的繪本賞心悅目,一些繪本更具有藝術作品的質量。
例如:蘇珊.瑪麗斯.萬森的《夜色下的小屋》。
畫者利用黏土刮畫的技法表現出如素描般的細致與優雅,而代表光源的淡金色套色非常精準,在黑白色調中為夜晚的房子增添了暖意。
此外,還有一些利用科技,像是計算機芯片讓幼兒能夠欣賞繪本中的音樂,或跟著繪本發出的聲音去認字的作品。
●獎項或推薦:一些與幼兒文學相關的專家學者,像是教師、圖書館員、編輯、作者、畫者、書評家等,會依據專業的知識背景、與幼兒互動的經驗,以及童書市場的反應評析繪本的優缺點。
除了以上有關繪本評量的標準可幫我們判斷繪本的優良與否之外,現今有許多的公共資源,像是圖書館都收藏了許多優秀的幼兒繪本供讀者借閱,管理幼兒繪本的圖書館員也能提供許多有關繪本的咨詢。
許多縣市的圖書館也積極地推動啟蒙閱讀,像是贈書、講座、說故事時間以及一對一咨詢等活動,我們可以多走進圖書館,善用這些資源。
此外,兒童因特網資源的發達,也讓大家可以上網搜尋相關的網站,以獲得專家推薦的繪本書單。
父母或老師也可以試著每周從圖書館中借閱一些繪本與幼兒分享,透過互動與觀察了解孩子到底喜愛哪些繪本。
幼兒透過長期接觸好繪本的經驗會逐漸地培養出對好繪本的品味,自然而然地就會選擇好繪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