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一些父母聊天的時候,他們都會提到這樣一句話:『孩子清早去上學,穿衣穿鞋比較磨蹭,我經常忍不住就朝她吼……』
讓人難受的是,他們往往還會加上一句:『每次吼完我就後悔了,有種深深的罪惡感。
比起我們倆,孩子似乎更喜歡外教』
說到這裡,他們總會陷入到自責和沉思中……
我會跟他們說:『比起你們,外教更懂得如何與孩子對話』
為什麼一個幾乎語言不通的外教能占據孩子心中的C位?
因為對話方式決定你的孩子pick誰。
——————————————————————————
杜絕關閉心靈的對話
想要孩子聽進去你的話,不是靠聲音大,而是要打開孩子心門。
這幾種對話方式要不得:
* 非難式對話——『你怎麼總是這副模樣?
』
有個常見的例子:孩子打遊戲沒去做功課,一開始媽媽可能會盡量語氣委婉地勸孩子:『不要再打遊戲了,去做功課吧!』孩子會回答得很幹脆:『知道了,媽媽』但是過了一會兒,孩子還是沒從椅子上起來,一心隻顧打遊戲。
這時,媽媽的脾氣就會爆發了:
『我說你怎麼天天這副模樣?
你看看別人,全都埋頭苦幹地學習。
也不看看都什麼時候了,怎麼還這麼吊兒郎當的就知道玩,玩,玩!為什麼總是說好話聽不進去,非得叫我這麼生氣呢?
』
本來孩子打算玩完這《已經開始的》一局,就拿出課本學習,但媽媽這樣不留情面地訓斥他,孩子就會產生頂撞心理,故意久坐在電腦前,以此向媽媽示威。
如果對某個特定的小事情表示不滿,這屬於發『牢騷』;但對對方的人品和性格進行攻擊,那就屬於『非難』了。
且當『總是』『常常』『每次都』這種字眼蹦出來時,針對的便不僅是孩子這次的錯誤行為,而是直接給孩子扣上了一個『向來如此』的罪名。
家長說出非難的話,目的在於讓孩子反省自己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但是這種非難越是加重,就會越來越讓孩子走向偏離。
尤其是當這些話語出自自己的父母時,孩子會感到更受傷。
* 輕蔑式對話——『你有沒有腦子?
』
『你有沒有腦子?
我看你根本就不是塊學習的料!』『就憑你?
你瞧瞧人家XXX』『你怎麼連你弟弟都不如!』這些是典型的輕蔑。
旁敲側擊地加以取笑或諷刺,這會讓孩子感覺到比非難還要強烈的憤怒和傷害。
任何時候,輕蔑式對話都是不可取的禁忌。
人際交往大師、『婚姻教皇』約翰·戈特曼教授說過:『輕蔑在人際關系中,就像是對人潑灑鹽酸一樣,具有極強的毒性』
如果想要恢復由於輕蔑而被破壞的人際關系,那就要付出足足五倍的好感、尊重、感謝和關懷等情感表達,才能勉強化解。
所以,輕蔑式對話是種非常可怕和危險的待人方式。
* 疏遠式對話——『我什麼時候問你了?
』
轉移話題或不予回應,很容易讓孩子和父母產生距離。
被對方當空氣一樣輕視,其傷害一點也不亞於受到非難或輕蔑。
疏遠式人際關系的對話分好幾種,可以是假裝沒聽見對方的話,不予回應;也可以是聽不進對方的話,隻顧說自己的。
例如,孩子告訴媽媽『媽媽我餓了,想吃東西』,而大人卻答非所問地說『學校的班車快到了,趕緊的』。
這些都是導致關系疏遠的對話方式。
孩子會以為,對爸爸媽媽來說,自己一點都不重要,所以才會被他們輕視,於是會和父母漸漸疏遠。
* 抵禦型對話——『這都是為你好!』
『你怎麼不學習,天天就知道玩電腦?
』『我什麼時候天天玩電腦了?
』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家長習慣於數落和挖苦孩子,孩子忙於辯解和頂撞父母。
像這樣經常被父母數落和挖苦的孩子,大多會變得極具防禦性,而這必然招致家長更過分的數落和非難,孩子也會更進一步地學會頂撞和作對。
這種數落與頂撞的對話方式,對解決問題起不到絲毫作用,隻能更激化彼此的矛盾。
家長也會在無意識中做出許多防禦型反應。
例如,孩子在受到家長教訓後傷心地哭泣時,家長總要忍不住說上一句:
『我這樣說你,還不都是為了你好?
』『都是因為擔心你才會這樣的』『哎呀,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管好你自己的事情吧!別成天就知道埋怨父母』……就這樣,他們把問題的所有矛頭都指向了孩子,似乎家長就絲毫沒有責任。
可悲的是,這些家長根本意識不到這種推卸式的話語本身就是一種『抵禦』。
他們之所以說這些話,出發點是真正希望孩子能學好,因為擔心孩子才會忍不住訓斥孩子。
正因為如此,家長就更意識不到自己所說的這些話本身有什麼不對。
但孩子既不能從這些『絕情』的『諄諄教導』中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關心,也不能體會到父母的良苦用心。
有的孩子隻會覺得家長就知道假惺惺地關心自己;還有的孩子會極端地認為所有問題的原因可能真的都在於自己,於是陷入自責之中,漸漸關閉心靈之門。
* 斷定式對話——『是不是你幹的?
』
在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情況下直截了當下結論,隻能讓孩子更緊閉心靈的門窗。
『放學後是不是去網吧玩了?
』『你是不是又打弟弟了?
』『作業居然做全對,是不是抄答案了?
』『剛出去接個電話,回來就看見你在玩,你是不是一直都沒在看書?
』
面對一個心裡已經下定結論的人,你是不可能與他繼續良好對話的。
即便父母猜對了,孩子也會急於否定這些事實,找借口搪塞,對父母撒謊。
如果孩子根本就沒做過那些事,卻被父母冤枉,孩子就會委屈至極,甚至走向極端。
* 助長自責和不安的對話方式——『都怪你!』
海姆·G. 吉諾特博士認為,兒童的元情緒大致分為兩大類:一是自責感;二是不安感。
不安感,是孩子在成長為大人的過程中,由於不能獨立生存才會產生的心理情緒。
自責感,是當孩子遭遇什麼壞事時,他會認為都是因為自己的過錯才導致這樣。
『你要是再不聽話,我就讓警察叔叔把你抓走』『你再哭,我就把你送給王奶奶』『不回家你就一個人在這兒玩吧,我不管你了』……如果大人隻因為孩子哭鬧、不聽話就嚇唬他,幼小的孩子就會記住這些話並信以為真,陷入生怕被父母拋棄的恐懼和不安之中。
關於自責感,有時媽媽沖別人發火時,孩子會小心翼翼地想,這可能是因為自己不夠乖才會惹媽媽生氣;父母不和而鬧離婚,孩子也會認為這都怪自己不好;弟弟摔了跟頭受傷,有些孩子會覺得是因為自己沒能照顧好弟弟造成的。
因為孩子的認知特點決定了,孩子是以自我為中心來理解身邊的世界的,因此才會產生以上想法。
如果不想給孩子的不安感和自責感元情緒煽風點火,就應該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呵護孩子,不去說『都怪你』這樣責備的話,讓孩子明確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愛。
* 命令+訓斥式對話——『趕緊給我住手!快點!』
有不少家長直言不諱地訓斥和命令孩子,也有一些家長表面上與孩子平等對話,最終談話內容還是會落在『不許這樣,不許那樣,必須這樣……』的命令和訓斥上。
家長和孩子關系疏遠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人不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
這也是前文提到的外教比家長更受孩子依賴與信任的原因,即外教更懂得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健全的人,而不是家長式的專制對待。
多說讓彼此的心靈貼近的話
拉近彼此心靈的對話方式並不高深莫測,也不需要特別精湛的技術。
隻需要說話者在與別人對話時,盡量不說讓對方感到受傷的話,再遵守幾點原則,就完全可以實現這個目標。
其中,最基本的兩點就是『傾聽』和『包容』。
* 傾聽型對話——『啊!原來是這樣』
對話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懂得傾聽。
只要做好這一點,就能夠讓孩子打開至少一半的心扉。
傾聽是情緒管理訓練中最基本的構成因素。
『哦,原來是這樣啊!』『是吧,那後來呢?
』……
時而輕輕這樣說一句,表現出對孩子敘述內容的關心和傾聽意願,孩子就會在不知不覺間敞開心靈的大門。
就算你在整個過程中一言不發,僅僅是信任地點點頭,也能夠獲得預期效果。
只要做好這一點,就能夠讓孩子打開至少一半的心扉。
* 包容型對話——『你一定很難過』
當孩子生氣或傷心時,問一句『你現在有些生氣是嗎』或『我想你一定很傷心』,以表示你已經接納了他的情緒流露。
這樣看似簡單的話語,在情緒管理訓練中卻能帶來非同一般的效果。
不過家長在很多時候都忘了包容型對話方式,凈說些讓孩子緊閉心靈大門的話。
例如,孩子學習了會兒,突然說:『媽媽我餓了,想吃東西』這時,家長完全可以用包容型的對話方式回應道:『哦,寶貝餓了,那你想吃點什麼呢?
』如果換一種方式,說:『怎麼一讓你學習,就說肚子餓呢?
沒見你老老實實坐上十分鐘過』『天天就知道吃,看你都胖成什麼樣了?
』
孩子不肯去興趣班,鬧情緒時,似乎沒有幾個家長能心平氣和地說:『哦,你現在不太情願去興趣班上課,是嗎?
』更多家長的反應是脫口而出:『你現在又不想去了是吧?
你以為我是因為錢多得花不完才給你報的興趣班嗎?
』這些都屬於破壞關系的對話方式,隻能傷害到孩子。
任何時候,包容都應該放在第一位。
這樣才可能客觀地弄清孩子為什麼餓了,為什麼不肯去補習班。
才能弄清楚孩子是不是在補習班有什麼不愉快的事情發生;倘若不去補習班,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可以代替等等。
以上內容部分摘自東方出版社《孩子,你的情緒我在乎》
這是一本改變全球家庭育兒觀念的實操寶典,切中育兒各階段情緒問題要害。
這本書教會父母:
能夠分享孩子的情緒,才是真正的愛
能夠率直表達自我情緒的父母,也能更了解孩子的情緒
如何正確回應孩子的情緒
如何與孩子對話
如何解讀、捕捉、感受、傾聽孩子的情緒
如何幫助孩子表達情緒
讓孩子獨立解決問題
對待不同成長時期的孩子,需要怎樣改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