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親子共讀帶給寶寶的好處,除了語言和認知發展之外,還能在平日共讀時透過大人和孩子彼此語言和肢體間的交流回饋,提供親密擁抱的時光,增進親子互動的質量。
研究已經指出,嬰兒期親子共讀的質與量可以預測日後的詞匯量,閱讀技巧以及寫作能力。
學者發現父母念給寶寶聽的書越多,陪伴共讀的時間越多,寶寶成長到4歲時,腦部發展越好。
因這些好處,所以不少美國兒科醫師已在門診進行嬰幼兒閱讀推廣方案,reach out and read,這個方案成功地提高美國3-5歲幼童家庭親子共讀的習慣。
據調查2007年約55%的家庭每天進行共讀,到2012年已有83%的家庭每星期至少共讀三天了。
小寶寶是如何學會』看』書呢?
寶寶的書櫃裡面,到底有什麼呢?
家長在陪伴孩子共讀時,往往有些疑問,例如如何為不同年齡的孩子選書,或是陪孩子看書時,一定要照著文字讀還是可以天馬行空發揮創意呢?
其實不隻是家長們有疑問,嬰幼兒發展學家對於親子共讀為何能帶給幼童許多好處的機轉也是很好奇,這些益處是來自故事書本身內容,還是大人陪伴孩子互動時的經驗?
而每一本童書都能發揮效果嗎?
給嬰兒看的書和給學步兒看的書,效果真的有不同嗎?
美國佛羅裡達大學「腦與認知發展」研究室的心理學家Dr. Scott 和其團隊設計了一系列有關寶寶如何發展認知的研究,從這些研究結果中,似乎也發現了親子共讀如何影響寶寶腦部發展的機轉,可以提供家長有關如何選擇適齡童書和如何進行共讀的適當建議。
隨著嬰幼兒知覺研究方法的進步,對於寶寶出生之後到底如何學習和認識環境的人、事、物,這幾年學者們已經有一些了解。
寶寶出生後,透過大人將寶寶看到的人或物以「指物念名」加以「標簽化」的方式和寶寶說話,例如家長指著貓咪或貓咪圖片說「這是貓咪」,或是指著某個人或是照片說:「這是外婆」,「這是小華」給寶寶聽,在寶寶9到10個月大,腦部認知發展功能較成熟時,在家長的指物念名下,寶寶的大腦會開始學著將視覺,聽覺或是觸覺等各知覺收到的神經訊息做統整,發展出「類別化能力」。
有了這能力後,寶寶就能利用自己儲存的知識庫,迅速的辨視陌生事物,根據各種物體的特征進行分類,讓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更有效率。
例如寶寶學會分辨貓咪的特征,當寶寶看到狗,就會知道這個動物和貓咪屬不同類別。
學者發現這個能力甚至與後來的字匯學習、兩歲的語言爆炸現象息息相關。
實驗室裡的寶寶和寶寶書
Dr. Scott曾分析家長給6-12個月大寶寶看的書時發現,相較於書中物品圖片沒有卷標化命名,或者物品圖片隻有類別通稱的書,若家長常常拿給寶寶看的書是有個別名字的臉圖片,或是書中物品有標簽化命名時,可以刺激寶寶腦部區域的反應,對日後學習新事物的辨識能力有幫助,這種效益到孩子4歲時仍可以被觀察到。
進步的腦波紀錄儀器可以記錄到寶寶在參與研究時激發的腦部活性. 引用來源: https://goo.gl/66iCLD(源自Matthew Lester,CC BY-ND)
2017年Dr. Scott 再度發表研究結果,這次她的團隊邀請6個月大尚未開始看書的寶寶加入研究。
首先,這些寶寶們帶著一頂有偵測貼片的帽子,當寶寶專心的看著計算機屏幕裡的圖片時,這個帽子可以偵測到寶寶腦部發出的腦波活動訊號。
透過分析這些訊號,可以知道寶寶是否能辨識出計算機屏幕閃出的圖片是不同的物品。
研究進行中,學者還用眼球移動追蹤儀來觀察寶寶怎樣「看」計算機屏幕裡的圖片時,是整個看,還是會鎖定圖片的某一個特征,以及寶寶註視圖片的專註程度。
給寶寶看的圖片是經過數字處理的虛假動物,有A,B兩種,他們的顏色形狀都有很大的差異。
兩種動物再由計算機各設計出8張圖片。
寶寶們先看兩組中各4張圖片,做了第一次的腦波活動紀錄,隨後隨機分成兩組,各帶著故事書回家請家長陪孩子一起親子共讀。
[個別命名]的虛擬動物圖形。
上圖說明:艾尼斯會翻跟鬥。
他會滾了又滾。
下圖說明: 這是哈利。
他會搖擺和跑步。
來源: Pickron,CB. et al. 2017. DOI: 10.1111/cdev.13004
讓寶寶帶回家的書裡有8張寶寶在研究室沒看過的圖片,一樣A,B動物各四張,同種動物的圖片裡都有些微不同的動作,每張圖片旁有簡單的說明文字。
第一組寶寶拿到的書裡,即使是同類的動物,每個動物圖片都有各自的名字,例如「艾尼斯會翻跟鬥,他會滾了又滾」或是「這是哈利,他會搖擺和跑步」。
第二組寶寶拿到的圖片和第一組一樣,但隻有依分類取名字,亦即A動物圖片都用同一個名字,例如「華更司會翻跟鬥,他會滾了又滾」或是「這是華更司,他會搖擺和跑步」。
B組動物圖片也一樣處理。
學者請家長照著書中文字念給寶寶聽,3個月過後,已經9個月大的寶寶們再度回到研究室來看計算機屏幕裡的A,B組動物圖片,這些圖片和寶寶書裡的不同。
這次還找了第三組同樣9個月大但沒有親子共讀經驗的寶寶來當對照組。
結果發現,和6個月大時第一次的腦波紀錄比較起來,隻有第一組的寶寶腦波訊號有增強,且從訊號分析可以發現,第一組的寶寶可以辨識出不同的圖片。
第二組寶寶沒有第一組寶寶這種增強的腦波訊號,也就是無法辨識不同的圖片。
第三組寶寶是對照組,沒有顯示出能辨識不同物品的能力。
[類別命名]的虛擬動物圖形。
上圖說明:華更司會翻跟鬥。
他會滾了又滾。
下圖說明: 這是華更司。
他會搖擺和跑步。
來源: Pickron,CB. et al. 2017. DOI: 10.1111/cdev.13004
這個研究再度證實寶寶在很小的時候就能利用物體的「卷標化」來辨識和學習周邊環境的新事物。
而從這次研究的設計和結果進一步發現到,故事書裡同類的物品,若是用不同名字來標示,例如書中若有二隻小狗,書中文字若是「這隻是哈利他坐著,這隻是莎莉正在玩」,會比單單寫著「這隻小狗坐著,這隻小狗在玩」,較能促進寶寶更高難度的「類別化能力」,因為寶寶不僅能知道A和B是否屬於同類別動物,還能辨識出同類動物中但有不同細節的圖片! 看起來,適當的童書內容對寶寶第一年的「類別化能力」似乎具有促進發展的效益。
適齡的童書和了解孩子的家長,效果最好
不同年齡孩童的腦部發展原本就不同,從發展學來看,適合6-12個月寶寶看的書和給2歲幼兒的書內容編排和難易度自然就不同,而給開始學習自己看書的4歲幼童看的書當然更不同。
這個研究結果發現,選擇適齡的童書是可以有提高親子共讀益處的效果。
不過此研究並非要家長將童書當成教科書一樣拿來訓練寶寶腦部發展。
學者仍建議,每個寶寶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各自的興趣,家長們的功課是去觀察寶寶喜歡甚麼樣的圖片或甚麼類型的童書,再為寶寶挑選吸引他的書,例如寶寶喜歡動物,就可以多選有動物圖片的書,若書中動物已有個別的名字,家長就依照角色的名字念給寶寶聽。
如果書中的動物沒有各自的名字或是幾隻小狗隻用簡單的「小狗」來代表,那麼家長念故事書時,可以為每個動物創造一個名字,也就是將書中動物「標簽化」來增加孩子辨識的能力。
至於為什麼會有這種效果,學者認為,也許是因為書中圖片裡的物品,若有一個名字的話,即使是一個杯子,但取了名字,就可能會引發家長在念故事時有更多的想象力而講較多的詞匯量。
大家都已知道,常和寶寶講話是促進寶寶發展很重要的方式,而要和一個小寶寶講很多話最快的方式就是念故事書了。
所以,小小孩的家長們,請養成平常和寶寶看書的習慣,並且在念故事書時為書中出現的物品取個名字,為這個角色編個短故事也都可以。
如此在講故事時間裡,自然地為寶寶開啟認識世界的一扇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