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是『安全感缺失』型嗎?4個特征一眼看出孩子有沒有安全感!。《網路文章》

你家娃有安全感嗎?

心理學家馬斯洛說過:『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礎,孩子有安全感,才能自尊和自信,才能與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際關系』

簡單來說,安全感就是讓人感到穩定和可控的感覺。

有安全感的孩子往往自信、樂觀、積極向上,面對任何困難的時候,都能相信自己,並敢於克服困難。

反觀安全感缺失的孩子,他們往往粘人、敏感、情緒不穩,感覺不到世界的善意,把自己排除在世界之外。

安全感缺失的孩子,往往特征明顯,一眼就能看出來。

01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幾種典型表現

希望你家孩子沒有

膽小怕生

家裡來客人時,孩子總是躲在父母身後,從不敢主動打招呼,逼著孩子打招呼,他隻會越來越逃避!

在戶外玩時,不敢將全部精力投入到玩耍當中,過一會兒就要看看爸媽還在不在,確認在,才敢繼續。

究其原因,孩子缺乏安全感。

這類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庇護,容易陷入自我封閉的狀態,最常見的表現就是膽小、粘人、怕生、害怕被拋棄。

不敢表達真實想法

在商場,一個小女孩拿起了玩具,沒過多長時間就放下了,離開的時候,回頭看了看玩具,很不舍。

小小年紀就學會了體貼父母,不跟父母提要求,父母說話也不反駁,不是『懂事』而是不敢。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

可能是因為被拒絕了好多次,成為了習慣,也可能因為怕父母覺得自己不懂事。

當孩子有這種表現時,家長要反思了,是否是平常對待孩子特別嚴格苛刻,或者太少陪伴孩子,讓他面對自己的父母都誠惶誠恐的。

敏感、偏激,容易與人沖突

心理學家馬斯洛發現: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經常會感到孤獨、被遺忘、被拋棄,同時對他人會抱有不信任、嫉妒、敵對的態度。

具體表現為:

別人在一起玩,他在一旁看著,融不進去;

對話時,總是曲解別人的意思,發生沖突;

在生活中幾乎沒有朋友;

……

這些表現與孩子的成長經歷息息相關,往往孩子與他人相處的方式,主要依據父母待人接物的方法,從而學會如何對待別人。

內心脆弱,遇事容易退縮

有種孩子,在家霸氣十足,在外唯唯諾諾;

經常放在嘴邊的話就是『我不會、我不行』;

……

這是典型的內心脆弱、遇事退縮的表現,一方面因為缺乏安全感而自卑;另一方面,還通過逃避的方式來保留自己的優越感。

這類孩子缺少被愛的底氣,所以容易患得患失,害怕自己被嫌棄,擔心自己不被愛,於是在困難和挑戰面前容易退縮、放棄,抗挫性差。

02

這幾類父母

最容易養出安全感缺失的孩子

強勢控制型父母

一位網友說:『從小到大,在我們家就沒有‘不’這個字』

從孩子的穿衣打扮、吃飯,到人際交往、擇校、擇業,父母都會強勢地給『意見』,哪怕『意見』不合理,也隻能遵從,不然就是無休止的爭吵與矛盾。

這種類型的父母,要求孩子圍著自己的需求轉,孩子長期在『言聽計從』的環境中成長會逐漸喪失主見與自我,認為自己做什麼都是錯的,從而喪失安全感。

沒有安全感的父母

還記得《小舍得》中的田雨嵐嗎?

她的父親酗酒家暴,她跟著母親四處躲避,童年的經歷刻在骨子了,讓她缺乏安全感。

沒有安全感的父母,會用同樣的心態教育孩子,把不安放在孩子身上,無法接受孩子的錯誤和失敗。

對於自己的兒子,她的情緒總是隨著兒子的成績在變化:

兒子不想上金牌班,她必須讓兒子上;兒子不想當班幹部,她必須讓兒子當……無論學習和生活都不允許兒子踏錯一步。

因為她是沒有安全感的人,一直處於負面情緒中,一點小事都能無限放大,讓自己身處於不安中。

心理學表明:父母沒有安全感,會忽視孩子,孩子就會有一種孤獨感和被拋棄感,而這些感覺都超出了孩子的應對能力。

以暴服人型的父母

看到過一個案例:小男孩喜歡搭樂高,搭好的模型放在桌子上,被爸爸碰到地上碎了,小男孩哭著沖爸爸喊:『你打碎了我的樂高,你賠我!』

而爸爸卻覺得孩子在挑戰他的威嚴,沖到男孩的房間,把所有的樂高都摔到地上,男孩哭著阻止,卻阻止不了父親的破壞行為。

雖然這位父親用暴力維護了為人父親的『威嚴』,但給孩子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

一個不理智且暴力的行為,破壞了父與子之間信任的橋梁,在孩子的認知裡,會覺得父親對自己毫不在意。

用暴力形式維護長輩所謂的『威嚴』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讓孩子的心再也無處安放。

03

養一個內心有安全感的孩子

要注意這4個細節

人的安全感從出生時就開始建立的,年齡越小時,安全感越重要,對人一生的影響也就越大,而子安全感最重要的來源就是父母。

為人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我們要注意4個細節。

不要把累和委屈發泄在孩子身上

情緒是可以感染的,父母的情緒一定會影響孩子。

比如發火。

盧梭形容父母發火的狀態是『生病了』,的確,這是一種病態,是一種情緒管理上的病態。

看到父母發火,孩子本能是害怕,他會把父母發火的原因歸咎於自己,怕自己做得不好,怕爸媽不愛自己了。

父母的情緒變幻無常,孩子就小心翼翼,時刻擔心自己做錯了。

所以,不要輕易把辛苦和委屈發泄到孩子身上。

讓孩子在寬松自由的環境中成長,他的天真與善良會慢慢撫平你在生活中的辛苦與委屈。

不要嘲笑孩子,無心的也不可以

心理研究顯示,對六歲之前的孩子總是打擊諷刺挖苦,會讓他形成消極的負面人格,產生自卑、內向、憂鬱的心理,而且害怕與人相處。

孩童的世界極為簡單,你說他是什麼,他就會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

『你怎麼這麼笨』、『你就是一個小傻子』,看似不經意的一句玩笑,在孩子看來,就是父母就是給他貼上了『笨』與『傻』的標簽。

孩子知道自己有缺點,但他也不願意那樣,家人有心或無意地諷刺、嘲笑,可能給孩子稚嫩的心理帶來沉重的壓力,讓他缺失安全感。

甚至,他也會模仿父母的行為去嘲笑、諷刺別人,來掩飾自己缺乏安全感的事實。

用溫柔的拒絕代替蠻橫的控制

孩童之所以是孩童,是因為他不會區分事物的價值。

拿玩具來說,在孩子看來隻有喜不喜歡,沒有貴不貴重。

用溫柔的拒絕代替蠻橫的控制,多發生在購物時。

當孩子需求被拒絕時,會以哭鬧的形式,央求家長滿足他的需求。

此時,不要生氣的打罵或粗暴的拉走孩子,讓他靜靜地哭一會兒,等他冷靜下來,慢慢告訴他不能買這個玩具的原因,然後,溫柔地把他帶走。

當我們溫柔且堅定地對待孩子時,既能維護孩子的自尊,還能讓孩子更有安全感,遠比把孩子打一頓或丟在那,效果要好得多。

不要讓孩子有被拋棄的感覺

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

把孩子推出房門,緊閉大門;

生氣地把孩子扔在大街上,留孩子自己大哭大叫;

……

用拋棄的行為或話語威脅孩子,很多父母都過!

很多時候,父母的態度對孩子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被拋棄。

不要用拋棄、不理睬來威脅孩子,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讓孩子意識到,他永遠不會被拋棄,哪怕是長時間的離開。

安全感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

就如同家長教孩子騎自行車,你告訴他:『爸爸在後邊扶著,你大膽騎吧!』有了家長的保護,他就敢大膽往前騎。

這種『放心』的感覺,就是因為父母在身後為自己托底,這就是孩子一往無前最大的底氣。

——END——

關注『童程童美』視頻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