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孩子源於父母的期待,父母對孩子的期待,無異於滅頂之災。《網路文章》

你以為孤獨頹喪是中年人才配擁有的高端情緒嗎?

錯。

3歲甚至更小的小孩兒就經歷和體驗著了。

大人認為不起眼的一次小小失敗,孩子卻從中體驗到了這樣的人生至苦,你還會覺得孩子哭鬧是小題大做嗎?

成年人辛辛苦苦提交的呈案一次次被上司斃掉、創業失敗、情感破裂也就是這樣的心情吧?

有的父母情緒隨孩子的成績起伏。

孩子成績好,父母也精神抖擻,孩子成績一掉,父母的心情就跌到谷底,還會時不時擺臉色給孩子看。

父母的焦慮一方面是源於對孩子未來的擔憂,另一方面是因為如果孩子考得不好,自己的面子掛不住。

當孩子從家長的情緒感受到『焦慮線索』,就會迅速判定當前環境的不安全,以至表現出同樣的狀態。

也就是說,焦慮的家長也會有焦慮的子女,一半由於基因影響,一半則是子女從家長的行為中學會了焦慮,並內化到了思維方式中。

父母們在制造各種焦慮,雞血地給孩子報班、考級,孩子則變成了焦慮的承接者。

這就出現了中國親子關系中很典型的一個現象:焦慮傳導的倒掛。

現代家庭中,多數是孩子的母親帶孩子。

母親的焦慮除了來自工作,大多來自生活和子女教育,還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喜歡設計和插手孩子的生活,認為每件事隻有親自把關,孩子才能少走彎路;

二是太過稱職和嘮叨,時刻緊盯著孩子。

插手和嘮叨表面上是關心,深層次其實是焦慮的體現。

處於焦慮中的母親,會經常因為一點小事發火,很難保持冷靜與子女互動,更難贏得良好的親子關系。

不僅如此,還會將孩子推入焦慮的深淵。

家長的情緒情感狀態,是孩子的情感基調,在很大程度上主導孩子的情緒體驗。

有時,孩子發現父母總是愁眉不展,總是心不在焉,要知道,孩子也是非常敏感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看在眼裡,而人的情緒也會互相影響,他會覺得父母不快樂,父母不快樂,我不配快樂,不配幸福,這也無形中影響了孩子。

如果父母的焦慮是關於孩子以及未來生活的問題,孩子的心理壓力會更大。

有的父母很喜歡對孩子說『我這輩子沒出息了,全家以後就靠你了』類似的話,這會把大人的焦慮強加在孩子身上。

就像很多家裡窮的孩子,為什麼早早輟學進入社會。

很多時候並不是他們不想上學,而是他們由於父母一直對金錢的焦慮,心理產生壓力,不想成為父母的負擔。

這其實是非常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的。

導致焦慮倒掛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

父母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當成自己的一部分來『使用』,並不能看到孩子和自己是分離且獨立的兩個人。

《小舍得》裡,子悠和媽媽田雨嵐鬧了矛盾,田雨嵐語重心長地對子悠說:

『你應該跟媽媽一條心的呀,媽媽都是為了你好,媽媽這輩子就指望你了』。

田雨嵐因為自己經歷過苦難,就把對未來的期望轉嫁給孩子,這就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把孩子當成了實現自己目標的一個載體。

焦慮就像是『打哈欠』一樣,很容易『傳染』給周圍身邊的人。

很多孩子之所以如此焦慮,其實是受到家長的影響。

孩子在無法排解自己的情緒的時候,孩子的身心發展就會出現偏差。

焦慮後的孩子,情緒不穩定,緊隨而來的是失控!

孩子的失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種是對外的,表現為叛逆,反控制,跟父母對著幹。

一種是對內的,他們深深地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好是自己的問題,將家長的焦慮和控制深深地內化進了自己的潛意識,他們以無聲的方式折磨自己。

消耗自己的心理能量,吞噬自己的自尊感,變得悲觀和自我否定。

人生一定要有理想和目標,惟其如此,我們才會有方向和力量去更好地生活。

而理想和目標是誰的呢?

即便是我們自己的,是否不需要任何人進入我們的生命,我們就可以自己實現理想和目標呢?

生命的過程,就是與他人和環境建立聯系的過程,無論是家庭、生活還是事業。

因此,理想是我們與跟我們建立聯系的人的共同的方向、目的地,而不是我們一廂情願地認為。

比如對家庭的理想:

是我們與丈夫或妻子、孩子相互信任、坦誠、開放,相互支持、幫助,平安健康,攜手共進,直到共同走完人生之路。

而實現這個理想,需要愛人、孩子,甚至兩個大家庭的每個成員共同努力、付出才能夠實現。

因此請大家邀請你的親人、朋友或者事業夥伴,共同清晰我們的理想和目標,讓每個人都認同這個理想和目標是自己想要的。

這樣,我們在行動的時候,大家就會主動前進,而不是被我們要求著挪動。

家長的期待,從過往的咨詢所見,經常有這麼三種。

一種是,把自己沒實現的夢想,放到孩子身上,讓孩子去代替自己實現;

另一種是自己實現了夢想,希望孩子能和自己一樣實現夢想;

第三種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孩子強。

就目前咨詢中所見,第三種是最常見的原因,家長對孩子的焦慮最多的來源是『別人家的孩子』,來源於總愛把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比較,來源於期待自己的孩子能打敗所有別人家的孩子。

當父母能量低的時候:會批判 會抱怨。

能量低的時候就是負面情緒比較活躍的時候,例如:煩躁、焦慮、惱怒、挫敗、焦急、愧疚、自責……

因為這種內在越不穩定就會需要外部越穩定,所以會對生活中的環境、事、人有很多要求,這些人、事、物的發展只要稍有點偏離內在的期待,這些情緒負面的情緒就會被引發。

為了掩飾這種無力感和挫敗感,我們就會為它找個替罪羊,於是,你抱怨的對象就出現了。

可能是一個具體的人,你爸你媽,你的伴侶,你的孩子,你的老板,你的同事,或某一件事《不管這是你的事或是別人的事》,批判某些現象,這種向外歸因的手法會看起來更客觀,所以似乎抱怨的挺合理。

更本質的源頭是:無法接納自己。

《小王子》中寫到:所有的大人曾經都是小孩,雖然隻有少數人記得。

父母看上去是大人,但內心也住著一個小孩。

這個孩子,可能就是小時候不被父母接納的孩子;

也可能是,在成長的過程中,自己曾經無法釋懷和調整的問題;

亦或是,自己明知道不好的事,自己改不掉,就希望孩子不要重蹈覆轍。

比如,你放不下的手機,便希望孩子不要沉迷其中;

你沒有學習的知識,便希望孩子能夠愛上學習。

甚至包括,性格中的一些缺陷,如:拖延、懶惰、敏感自卑、情緒化等等,當我們不接納自己這些問題時,孩子的『毛病』就是最直接的體現。

孩子所展現出來的短板,多數都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影子。

其實,我們應該明白,孩子出生時,是一片空白和少量的天生『氣質』,正是看到了父母的樣子,才會有了各種各樣的他們。

父母和孩子之間最清爽的關系:你是你,我是我,江湖再見

我們對於身邊的普通朋友、同事、不熟悉的人很容易保持理性和距離,但是對自己愛的人,尤其是跟自己關系親密的人。

我們習慣把他們當做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很難割舍那份牽纏、糾結的感受和情結。

同時也把自己的道德判斷和價值觀套在他們身上,用自己的喜好和標準來判斷他們的行為對錯,而常用的借口就是『以愛為名』—『我是為你好』,『我是替你著想才這麼做的』。

這並不是說不應該對他們好,為他們著想,而是我們在對他們好,給他們建議,勸說他們時,是否心中生下一個執念,要求對方按照自己的想法的同時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呢?

凡是媽媽操心的事,孩子都不操心,這就將母子的關系搞分裂了,結局就是孩子的動機被剝奪了,變成了媽媽的動機。

孩子就成了無動機的人。

無動機的人,人生是好是壞無所謂,是生是死無所謂,是高是低無所謂,是愛是恨無所謂。

長此以往,孩子就變成了對什麼都無所謂的但也不幹壞事的混混。

這就會讓媽媽更著急,更焦慮,更操心,然後就形成惡性循環。

媽媽越著急,孩子越懶散。

孩子表面也聽話,但心裡就跟你不是一個道兒。

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呢?

心理學上管這叫『動機剝奪』。

學習對一個孩子來說,是他的本能。

用牛頓的話來說就是撿拾海灘上的貝殼,是在人生的海洋當中去發現各種瑰寶,這些發現有利於他獲取知識,開闊視野,有利於他選擇專業與人生方向,甚至有利於談戀愛,這個本來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是他生存的需要。

如果這種發現瑰寶的欲望是由別人督促、強迫的,並且是為了幫媽媽的忙,那孩子就失去了好奇心。

沒了好奇心就沒了好學習的心,也沒了好生活的心。

如果我們真的愛他們,為他們好,請給他們最大的愛與支持,讓他們使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獲得他們想要並適合他們的幸福和快樂。

這便是:愛到極致,就是放手!

作者簡介:賢弘老師

心理咨詢師、塔羅牌占卜師、行星能量頌缽療愈師,自由碼字人,培訓師。

陋室傾聽人冷暖,情卷情舒皆是緣。

紅塵來去散無痕,烹煮文字療人心。

我遇見你,然後遇見我自己,命運如刀,讓我和你,一起領教。

——實用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