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我是甘肅省婦聯心理顧問,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周志玲,甘肅省婦女兒童心理咨詢協會會長。
在中國老一輩人的教育理念下,孩子隻有敲打才能成長,並且太多的父母奉行『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的打壓式教育,故意漠視孩子的努力和進步,並且將孩子的短處時不時的拎出來談論一番。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體驗?
可是,我發現90、00、10後這三代人,他們對批評和指責感到委屈和苦惱,他們對表揚和激勵等鼓勵式教育接受程度更高。
面對兩種教育理念的沖突,有人認為批評教育有它的可取之處,鼓勵式教育不可取,否則孩子受到一點批評會變得脆弱,你認同這種說法嗎?
有個這樣的案例:一個孩子7歲,在外婆家和在奶奶家,竟然判若兩人。
什麼原因呢?
外婆總是看到孩子的好,並且經常誇獎他,於是,孩子被越誇越好,在外婆家,他就是好孩子;奶奶總是看到孩子的不好,老是訓斥他,於是,越罵越糟,在奶奶家,他就是壞孩子。
有專家做了調查,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批評打擊在大多數,九成受訪者稱被父母語言打擊過。
調查對象是2006名18~35周歲的青年,居然有90.6%的受訪者坦言父母對自己進行過言語上的打擊。
而且45.4%的受訪者認為,這種打擊持續到中學。
那麼,打擊式教育的成果如何呢?
高達59.7%的受訪者認為打擊式教育讓自己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
打擊式教育本身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之處可以讓子女知道自己的不足,勝利的時候不驕傲,失敗的時候不氣餒,時刻保持謙虛低調的態度。
但是,不利之處,就是會讓孩子剛剛樹立起來的信心瞬間擊潰,對子女來說,有時候需要得到一些鼓勵,尤其是對自己的一些興趣愛好,家長應該給予適度鼓勵,這個時候打擊式教育反而起到不好的效果。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更多是對自己某些遺憾的填補,那些對孩子的批判中,常常充滿他們對自己不能接受的部分,同時也在孩子身上找尋沒能從婚姻伴侶身上獲得的完整,尋找那些沒能從社會上獲得的認同感,這些父母他們也隻是上一代教育下的受害者。
記得之前某市有一個小女孩跳樓身亡,隻留下作業本上一句話的遺言:『為什麼我幹什麼都不行』原來,事發當天,女孩來不及寫完老師佈置的一篇作文,她就覺得自己很失敗。
自責絕望之下,她選擇終身一躍……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過:沒有人會無緣無故攻擊自己,除非他經歷過不斷被否定被攻擊的童年。
你批評孩子什麼,他就朝著批評的方向去發展。
1939年,有一個語言研究小組招募了22個孤兒,來進行一項實驗。
實驗的方式是不斷打擊這些孩子,只要他們開口說話,就指責他們說話結巴。
一段時間後,本來伶牙俐齒的孩子,變成了真正的結巴,並伴隨一生。
一個當年參加測試的孩子,在74歲時知道了真相,痛苦不已,指責這個惡魔實驗——『你毀了我的一生,我也許會成為自然科學家、考古學家或總統。
長期的打壓隻會讓一個孩子錯誤定位,以為自己就是這麼差的人,更容易破罐破摔——躺平。
反之,鼓勵式教育是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中,讓孩子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成長的教育方式。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就曾說過:『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一樣』。
所以,『打擊式教育』一定是不可取的,但『鼓勵式教育』要想取得最好效果,還要掌握方式方法。
01
明確目的
很多家長談及教育往往都忽略了目的,或者是很籠統的概述目的,比如我是孩子親生父母,怎麼會害他之類的。
要確切地提出目的,希望孩子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這裡說的是品德方面,不是以後的成就》。
你不害孩子,不代表你能幫助孩子成長,所以明確目的還是很重要的。
02
了解孩子的情況
很多時候孩子的眼睛往往能看穿一些成人世界的虛偽,就會產生很強烈的抵觸心理。
有些家長根本不是在教育,而是在表演。
有時候我看有的父母覺得他們比真人秀演員還要誇張。
比如總在積極表現出一副很關心孩子的情況,實際上可能連孩子上學是哪個班級都不知道。
但真正的用心是能被感受到的。
隻有了解自己的孩子,才會針對性地做出一些教育。
身教勝過言傳。
03
做引導而非立標桿
孩子有自己對外界的感知能力和判斷能力,你要做的是引導,而不是總以為自己很正確,把自己當作標桿來對孩子進行批判。
說句很實心話,你在生活中的行事為人未必多麼高明,所以用自己為標桿的批判是一種很愚蠢的教育方式。
04
學會溝通
學會溝通,重要的是做到有效溝通,好多家長實際上連正常溝通都做不到。
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方式是需要摸索的,而不是固化到可以用某種方式一言蔽之的。
在這點上沒有捷徑,因人而異。
05
建立尊重
每個年齡段有每個年齡段的煩惱,好多家長都不理解孩子的煩惱,要麼是在嘲笑似乎的打擊,要麼是自以為是的建立所謂的規則,強迫孩子必須遵守,結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管住嘴』,孩子的命運或許就會改變,多看孩子身上的優點,經常贊揚的孩子會變得優秀。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贊揚會把孩子的動力激發出來,會促使孩子的一切言行會朝著正面的方向靠攏。
父母永遠也不知道,你的一句話,會把孩子塑造成一個怎樣的人格。
總是以過來人的姿態去評價孩子的不足,隻會加劇他們的挫敗感。
與孩子站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上洞察孩子犯錯的原因,才能在指出孩子不足的同時,讓孩子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朋友們,真正的教育,是尊重孩子的意願,讓孩子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下去消化、自省和成長,而不是一味的控制和羞辱。
滴水穿石,勝過暴雨,和言善語,潛移默化。
教育的目的不是加劇傷害,而是促進成長。
每個孩子,都值得被溫柔以待。
隻有這樣,孩子才能從容地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從小被愛,就是孩子一輩子的鎧甲。
父母的態度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省婦聯權益部供稿
省婦聯宣傳部
省婦聯網絡及新媒體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