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概念不清晰,孩子數數拎不清!。《網路文章》

誰不想自家娃長成『小學霸』?

數學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啦。

很多媽媽都已經非常重視數學這個學科的啟蒙。

早早地就開始帶孩子數數,讓孩子接觸最簡單的數學概念。

但要知道,在介紹數學概念時如果不注意方式,可能反而會造成了孩子的誤解和混淆呢!

比如大部分爸爸媽媽都會做的數學啟蒙:引導孩子『點數』。

同一『份量』的點數,才有助於孩子理解。

下面是反面教材:

有的爸爸媽媽隨便選取一些物品,就帶著孩子開始數個數。

比如桌上有一個勺子、一個小碗、一個杯子等物品,爸爸媽媽就點著不同的物品數數:『1、2、3、4……』

當大人用這些物品來點數的時候,在孩子的眼睛裡,他看到的是勺子、小碗和毛絨玩具。

而爸爸媽媽卻用『1,2,3,4……』去介紹這些物品。

這時孩子就很容易混淆:為什麼勺子變成了1,而小碗變成了2,毛絨玩具又變成了3呢?

難道他們有不止一個名稱嗎?

到了另一種情境之下,東西換了一批,但是大人還是用『1,2,3,4……』來點數,孩子就更混淆了:為什麼之前勺子叫1,但是現在小汽車也變成了1呢?

是不是1可以是很多東西的名字呢?

在蒙臺梭利教育中,我們特別強調從孩子已知的經驗出發,去介紹新的未知。

比起我們想教什麼給孩子,更重要的是去了解孩子既有的經驗基礎,以及怎麼做才能更好地幫助他們獲得新的知識。

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爸爸媽媽就可以意識到,原來這樣的方法不僅沒有介紹給孩子正確的數學概念,還會使得他們和原本的關於物品的概念混淆起來。

實際上,在數學當中,我們做點數的時候,數字本身所代表的是『量』的概念。

而這個概念是非常抽象的,要讓孩子這種非常直觀的『感官動物』來理解這個概念,並不容易。

數學語言的1,也不是代表這個物品本身,而是這個物品所代表的量是1份。

而且大的量是由小的量堆積而成,大的量和小的量,他們的基本單位是相同的。

大家想一想,我們小時候做應用題的時候,老師是不是一直會跟我們強調,單位相同的情況下,才能相加或者相減,如果單位不一樣,我們是不能做加減的呢?

所以,孩子最初開始學數數,我們也要給他們相同單位的東西去『點數』,讓他們理解量和量之間的本質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