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8歲,卻成了父母的保護神。《網路文章》

文|武志紅

本文由|武志紅《wzhxlx》

前段時間,我看到這樣一個新聞。

在四川一個婚禮上,新娘子四歲的兒子,拿著話筒站在新人面前,哭著對新郎放狠話,說:

如果你敢欺負她,等我長大以後,就收拾你。

小男孩一句話,不僅讓新娘子當場哽咽,連場上的大半賓客也感動落淚。

很多網友都評論這位小男孩說,在用最奶的聲音放最狠的話,可愛又懂事。

但這件事也一度引起了很多博主討論,不少人一致認為:

一個四歲的孩子,卻在這個年齡,就要去承擔如此一種負責任、保護家人的感覺,而且這種懂事還得到這麼強烈的追捧,這是值得深思的現象。

對此,我也深感贊同。

實質上,一個尚年幼的孩子,就要像個懂事的小大人一樣,去保護家人的這種現象,我們可以稱之為:

『 親子關系的倒置』

1

什麼叫親子關系的倒置?

在此,我先講一件印象特別深刻的事。

很多年前,我在廣州電視臺參加某個節目。

在節目過程中,一位小男孩的媽媽,她的發言引起了一片轟動。

這是一位明顯情緒化的母親,她拼命地跟大家講,我兒子雖然才八歲,但對我特別好。

而當主持人問,孩子對她怎樣一個好法時,這位媽媽一口氣就列舉了以下三點。

① 無論她做什麼,孩子永遠都能夠理解她。

② 孩子一直都會奮不顧身保護她。

③ 自己的所有痛苦,都可以向孩子訴說,並且孩子總是能接住她。

當這位媽媽把兒子誇獎完後,現場上的很多媽媽,都在猛烈地鼓掌,掌聲也非常的真誠。

但在陣陣掌聲中,我看到的卻是這樣一幕:

一邊是有八歲孩子的媽媽,非常情緒化;

另一邊是八歲的小男孩,體型很單薄,但臉上顯然透露出過於懂事的神態。

這樣的對比,不僅讓我非常心疼這個小男孩,還產生了一種非常強烈的感覺——

男孩和他媽媽的角色,明顯顛倒過來了。

這種現象,其實就是親子關系的倒置。

即在一個家庭裡,父母變成了孩子,孩子變成了父母,或者說父母變成了小孩,小孩變成了大人。

就好像這一對母子。

8歲的兒子永遠都在理解媽媽的一切,永遠都要承接媽媽向自己吐露的任何痛苦。

甚至他還成為了媽媽的保護神,不得不負起本不該他這個年紀要負的責任。

要知道,八歲孩子的注意力,本不止於此,而今卻要如此全身心去關注母親,付出的代價就是:

他被迫壓抑了本能的童年狀態。

2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孩子成為父母的父母、變成了父母的保護神這種現象呢?

在這,我想具體提出兩個原因。

首先,親子關系的倒置,其實涉及到一個權力的問題。

在中國的很多家庭,經常會出現這樣一種情形,誰權力大,誰就可以肆無忌憚地發脾氣。

但很明顯,孩子的力量通常最小。

而又加上我們社會崇尚聽話文化,所以孩子在小時候不僅沒有權力,還必須乖巧懂事,把自己的攻擊性都收斂起來。

因此,就會造成這樣的現象,一些家庭的小孩,往往是個懂事的小大人。

我記得後來跟前面提到的那位女士談話時,就發現了原來在她的家裡,一直都存在這樣一種現象:

家裡的每個人是孩子時,都是懂事的小大人。

這位女士在小時候,也是一個懂事乖巧的孩子。

可以說,這簡直就是很多家庭的寫照:

年齡越大,力量越大,權力越大,越肆無忌憚;

年齡越小,力量越小,權力越小,越依頭順尾。

其次,父母隻允許自己表達負能量,而孩子隻能表達正能量,也是造成親子關系倒置的一個原因。

太多人有過這樣一種感覺:

從小到大,父母對自己沒有過一句誇獎,永遠都是批評。

其實,這就是父母一直向孩子表達負能量。

我想起一位來訪者,他講自己做過一系列可怕的夢,大都和廁所以及糞便有關,其中有個經典的夢是這樣的——

他和媽媽在家裡,房子裡到處是糞便,媽媽坐在馬桶上,對著他滔滔不絕,不斷跟他訴說對人生的不滿,對周圍所有人的不滿。

對這位來訪者來講,這個夢的基本隱喻就是:

媽媽無所顧忌地向他釋放負面情緒,導致他心裡沒有一點幹凈的空間,充滿了媽媽的壞情緒。

如此一來,媽媽就像個愛哭愛鬧的小孩,而他的壞情緒卻無處表達,也沒人承接,完全被壓抑起來,看起來就像個不動聲色的小大人。

3

然而,如果總是孩子在容納父母的壞情緒,小小年紀就成了懂事容忍的小大人,其造成的影響和危害,不容小覷。

這樣的孩子,成長路上可能會遇到以下幾個問題。

① 總是以大人的感受為中心,容易失去自己的感覺。

如果孩子在很幼小時就發現,自己隻能圍著父母的感覺轉,而當有自己的感覺時,可能會遭到訓斥和破壞。

這種情形下,就算父母沒有明確強烈要求,孩子可能也會出於恐懼,依舊圍著他們轉,不能夠安心待在自己的世界裡。

並且,他還會覺得這個世界非常的沉重。

在他心裡,也許背負著一個沉重的母親,也許背負著一個沉重的父母,甚至背負著整個沉重的家庭。

跟這樣的小大人打交道時,會深刻感到:

他們本能地總以別人的感受為中心,甚至當別人的感覺和自己的感覺發生沖突時,會第一時間就放棄自己的感覺。

這樣一來,就會導致他們對別人的感覺,比對自己的感覺還要敏感。

這也是形成中國式好人的原因之一。

② 輕易形成『我真差』的自我定位,陷入抑鬱、無助之中。

年幼的孩子,有時會分不清想象和現實,無法估計自己能力的高低。

而如果父母總給孩子傳遞這種感覺:我有一個重大的問題,需要你幫助我,需要你幫我化解。

作為尚未具備現實檢驗能力的孩子,當然會覺得義不容辭,覺得我一定盡全力去幫你。

但成年人的大問題,塞到孩子的幼小心靈中,會導致這種情況:

孩子畢竟是孩子,當他們的確做不到時,可能會產生一種『我什麼都做不了,我真差』的感覺,陷入到無助和自責的情緒中。

甚至,孩子自身的容器功能也可能被撐破,無法消化自己需要面對的一些問題,比如說學業壓力。

③ 從小成為媽媽的虛假伴侶,長大後很難進入親密關系。

在一些家庭裡,男孩可能會感知到,在媽媽的眼裡,自己比父親重要。

這也許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比父親厲害,有一種驕傲感,但其實也會導致一個問題:

成為媽媽的虛假伴侶,就失去了自己的真正角色,也失去了自己作為孩子的稚氣。

我有位男性來訪者,在他很小的時候,和媽媽緊密連在一起,可以說是到了共生的程度。

甚至後來他就深切感到,自己其實是被媽媽當成丈夫來對待。

原來媽媽是想支配自己的丈夫,但已是成年人的丈夫,很輕易就逃離了難纏的她,導致她纏丈夫而不得,隻能轉過身來纏自己幼小的兒子。

但是,這位來訪者在很小的時候,就深知自己是一個劣質的替代品,這讓他非常難受。

甚至,這還會嚴重影響到他以後的親密關系。

4

在上文,我具體分析了親子關系的倒置形成的原因以及危害。

按理說,家是溫暖的港灣。

即在一個家庭裡,大家是重情感的,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大家都感到有一種基本平等的感覺,這才是好的親子關系。

當然,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講,這可能有些理想化。

因為對很多父母來講,自己本身從小就被要求做個懂事的人,從小都是獨自承受焦慮和化解負面情緒,怎麼可能做到如此盡善盡美呢?

但在此,我還是想提出3個可嘗試的方式。

① 我們需要明確清楚,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

當父母的,如果能在內心澄清這一點,自然會給孩子傳遞一種感覺:

大人的事情是大人的事情,孩子你做孩子就好了。

甚至,有時候一些問題的確解決得不夠好,也依然能做到讓孩子明白:

這是大人身上的擔子,是大人的焦慮,並不希望你們來幫大人化解。

當盡可能做到這一點,盡可能把大人的責任擔負起來時,孩子才能有一個好的空間,去放心地玩耍,去安心地做自己和發展自己。

② 要允許孩子擁有自己的感覺,允許孩子表達負能量。

一個從小隻被允許表達正能量的孩子,一個被迫承接父母負能量的孩子,很容易會失去自己的感覺。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第一位男性來訪者。

自己的感覺完全被媽媽的負面情緒替換了,沒有任何自己的情緒顯露,像個幹枯的人。

而隻有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他們才能成長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個隻會圍著別人感覺轉的人。

③ 做父母的,盡量去容納和化解孩子的焦慮。

英國精神分析大師比昂講過這樣一句的話:

關系的實質,是誰制造焦慮,誰容納焦慮。

弱小的孩子,認知各方面尚未發達,自我也還沒完善。

因此,在很多時候,他們隻會制造焦慮,但是化解不了自己的焦慮。

比如,一門考試不及格,他們可能就會產生一種挫敗感;違反學校規則,他們可能會為要受懲罰這件事感到恐懼。

這時做父母的,可以先給孩子傳遞一種感覺,你的情緒是被允許的,如果你接不住,你可以找我,我來傾聽和承接一些。

如此一來,孩子的情緒一部分流動出來,給到父母一起消化,他自己就會好受一些。

但我們的家庭中,反而常是父母制造焦慮給孩子,但幼小的孩子接不住焦慮,隻能挨著。

所以,如果真想愛孩子,請不要向孩子傳遞太多焦慮,並請容納化解孩子的焦慮。

這才是一個好的親子關系。

來源: 武志紅《wzhxlx》資深心理咨詢師,看見心理創始人,得到熱門專欄作者,著有暢銷書《為何家會傷人》、《為何愛會傷人》等,微博:@武志紅。

現於北上廣深杭廈門成都蘇州南京青島10個城市開辦了武志紅心理咨詢中心。

原文標題《好孩子為何抑鬱:我才8歲,就成了父母的保護神》轉載已獲授權。

編輯: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