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農村娃的成績普遍低於城區娃?原因有倆,後一個得怪父母。《網路文章》

為什麼很多孩子可以在鄉村做『雞頭』,進入城市學習後就變成了『鳳尾』呢?

執筆:明珠

定稿:蘇子後

如今國家政策越來越好,農村辦學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是即便如此,從宏觀上來看,農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依舊存在很大的差距,城裡孩子的學習成績普遍比鄉村孩子要高,這是為什麼呢?

案例

正在上初一的小凌,心情一度很低落壓抑,在學習上顯得十分吃力,完全提不起學習興趣。

誰曾想她當初可是班裡數一數二的『尖子生』,深受老師的喜歡和同學的崇拜,如今是咋了呢?

原來,小凌的父母在城裡打工,她在農村老家讀書,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小學畢業時,小凌的成績很不錯,父母為了讓她有更好的學習環境,托關系找人脈,讓她讀了市內挺不錯的一所中學。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入學後的小凌,從原先的『雞頭』變成了『鳳尾』,這裡群英薈萃,各個學習都很給力,盡管自己十分刻苦努力,可是成績再也難以靠前,加上老師和父母施加的壓力,讓她倍感無奈和壓抑。

小玲的例子並非個例,其實,最明顯拉開差距的應該是中考時,很多鄉村、縣城裡的孩子在當地的成績數一數二,可是一旦進入市區的重點高中,會明顯感覺到心有餘而力不足,和同班孩子的差距很大。

有些父母為孩子擇名校的初衷是好的,畢竟資源好,更利於孩子的發展,可是成績差距卻讓不少孩子從雞頭變成鳳尾,內心產生的落差極大,面對學校、老師、父母以及同學們施加的壓力,如果沒有很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孩子很容易積累出心理問題。

為何農村孩子成績普遍比城區孩子差?

城鄉差距大可以分為客觀和主觀兩部分的因素。

一、客觀角度

首先,從客觀上而言,教育資源差異是主要的原因,農村的教學條件、環境、設施等等,都無法與城裡相提並論,並且師資力量有限,多數年輕人都更願意待在大城市裡教書,鄉村教師老齡化比較嚴重,要麼就是低學歷的年輕人去支教,層次不齊的水準自然是會影響教學質量的。

二、主觀角度

拋開教學資源和教學環境,家庭教育、親子關系、學習方法、家校合作、師生相處等等都是造成差異化的主要原因。

1、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習慣、人際關系等等,農村的父母更加註重成績,而忽視家庭教育和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是最直接的教育模板,如果家長的言談舉止、行為作風、為人處世等方面能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那麼他們自然會在潛意識裡效仿。

有的家長閑來無事刷手機、打麻將、看電視等等,這讓孩子如何能克制住自己的玩性、靜下心來好好學習呢?相反,父母平時利用業餘時間認真看書、工作,不斷學習提升自己,那麼孩子自然會在學習上更加專註和自覺。

2、親子關系

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氛圍是孩子情緒穩定的保障,是維持優質親子關系的橋梁。

有的農村父母為了生計,不得不奔赴外地打工,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或者『單親』兒童,他們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父母的疼愛,內心容易產生自卑、消極、壓抑、委屈等不良情緒,以至於情緒管理能力和心理素質較差,自然而然地會影響學習。

3、家庭經濟條件的差異

對孩子的教育是一筆不菲的投資,而家庭經濟基礎決定教育投資的數量和質量,家庭越是富裕,在校外教育的花費越高,上各種補習班和培訓班,孩子得到提升的空間更足更廣;而在農村的孩子們,多半接受的隻是校內教育,對教育的額外投資較少,隻能依靠在校老師輔導學習,不懂的東西後期得不到解決,成績自然會拉開差距。

農村孩子如何提升學習水平?

如果是因為客觀原因造成的教育資源差異,是憑借自身力量很難改變的,為此,想要提升學習,必須從主觀方面入手,具體操作如下——

1、家長要多關心孩子

如果父母沒有陪伴在孩子身邊,平時盡可能多打電話慰問,或者回家看看,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疼愛,讓他們能靜下心來好好學習;另外,家長可以和老師進行及時地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近況,全面了解孩子的發展,而不隻是單純的分數和排名高低。

2、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父母在平時生活中要做好榜樣示范,閑來無事時看看書,不要總是抱著手機,不管做什麼事情不要拖拖拉拉,今日事今日畢,讓孩子養成高效率的學習習慣,另外,多鼓勵孩子,批評和冷嘲熱諷隻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信,學習動力越來越不足。

3、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和興趣

學習是枯燥無聊的,孩子對學習提不起興趣是可以理解的,父母要做的是在思想和認知上下功夫,多給孩子灌輸知識改變命運的思想,可以抽時間帶孩子到大學校園、工地和公司等等地方看看,讓他們對大學生活充滿憧憬,對比農民工和白領的工作環境,讓孩子意識到學習可能會決定你將來的謀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