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慕課君
本文由|飛慕課《feimooc》
你和孩子的關系怎麼樣?
平時孩子會和你閑聊嗎?
有問題會第一個找你嗎?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恭喜你,你算是排名Top5%的父母了。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張圖,心裡很不是滋味。
北京市抽樣調查了3000多名中學生的心理狀況,其中『對待父母的態度』一項中:
56.28%,也就是超過半數的孩子都投給了最強烈的選項:極度反感或痛恨父母。
隻有4.75%的孩子表示喜歡自己的父母。
也就是說,大部分人辛辛苦苦養十幾年的娃,到頭來得不到感恩,而是孩子的厭惡、逃離,甚至一言不合就跳樓的也有。
那些一觸即發的叛逆,其實隻是導火線,真正的家庭的親子矛盾必定是日積月累的結果。
養孩子,家長至少是持有51%的控股。
家長做到60分,真正了解孩子,用有愛的方式和孩子溝通,其實就可以了。
但為什麼我們比以前更加在乎育兒,也投入不少,卻得不到孩子的喜愛呢?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我們又該如何去解決呢?
1
現在想養好一個孩子
對父母的要求比以往都要高
相信很多人都不止一次聽到這樣的話:以前我們的父母都不管,我們依舊活得很健康,為什麼現在的小孩這麼難養?
話雖這麼說,但你還真的回不去了,想偷點懶的家長,趁早打消了這個念頭吧!
時代在變化,老拿以前來說事,遵循老一輩的觀念,不主動改變,是很容易出問題的。
比如說住房的變化,橫式住房變成縱式。
以前你在平房裡住,大家街坊鄰居都很熟,相互照應非常容易,你走開一下,也有人給你看孩子。
現在,你住在20層樓,出去買個東西都要鎖門,不然你把孩子放樓下,也是相當危險的一件事,孩子可能拐個彎就沒了。
孩子的安全問題要更加關注。
再比如,以前多子女家庭是非常常見的。
你做錯了,父母拿著棍子滿大街追,你也不會覺得特別傷自尊,因為別人家的孩子也是這樣教育的。
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反而有一種非常頑強的生命力。
但現在,很多人是獨生子女,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別人的父母是精細化養育,懂得利用豐富的現代化育兒理念和教育。
這時候你再隻會用什麼『棍棒教育』、『打擊教育』之類的,就顯得落伍,且很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他可能還打不過你,但他此時心裡已經開始討厭父母了,更別說有事去找你了。
最後再說說媒介環境的變化。
之前看過的一本書《童年的消逝》,順便拿來和大家講講。
在很早之前,是不存在童年的。
小孩生出來,幾歲就出去幹活了。
畢竟,那時候的溝通方式就是口耳相傳,成年人懂得的,隻是身邊人告訴他的,記住多少就是多少,見識上和孩子的差距並不大,大家都是日復一日的謀生而已。
童年,是在印刷媒介時代才誕生的。
那時,重要的經驗技巧終於可以被記載,得以流傳一代又一代。
成年人開始識字,看書,知道的東西開始增多,不局限於腳下的幾畝土地,這就和不識字的兒童之間建構了文化鴻溝。
父母懂得越多,就越能在孩子這裡建立起權威,有話語權。
但電視媒介出現之後,它有畫面,有動作,有聲音,成年人能讀懂的信息,孩子也是可以讀懂的,孩子和成人的差距又在慢慢縮小。
況且我們現在人手一部手機,處於網絡發達的新媒體時代,信息紛繁復雜,孩子知道的,我們都未必知道。
所以,這時候你閑暇時間還隻會刷抖音、煲劇,你並不會比現在的孩子懂更多,建立自己的權威。
如此,孩子更加不會聽你的話,教育無從下手。
白巖松曾說:『我認為中國教育現狀最大的問題不是學校和社會,而是家長的再提升。
我覺著中國的家長有一個相當大的問題叫生理方面您天然就是他的父母,憑什麼因為生理方面便天然地以為一切你就是他天然的父母,父母是需要學習的一種崗位,而且要不斷的學習』
如今,在父母那一輩當中積累的經驗,已經不適用於我們的孩子身上。
想要家庭美滿,孩子優秀,你隻有一條路,那就是學習。
而且我要告訴你一個殘酷的事實,未來的教育,經驗會越來越不值錢。
我們的科技越進步,擁有越多數據,對歷史了解越深入,歷史的軌跡就改變得越快,我們的知識也過時的越快。
這個時代,沒有終身學習的理念,想教育好一個孩子,非常難。
2
什麼樣的孩子
長大後不會恨父母?
我的答案是,能做『真自我』的孩子。
真自我和假自我,是心理學上的一對概念。
真自我的人,自我圍繞著自己的感覺而構建,他不會太為難自己。
假自我的人,自我圍繞著別人的感覺而構建,圍著別人轉,為別人而活,他們對別人的感覺敏感,對自己的感覺卻很不敏感。
給大家舉個例子。
綜藝《親愛的小課桌》不知道大家看了沒有。
它講孩子們如何寫作業、如何與他人相處等生活日常。
裡面有兩個性格迥異的小男孩,騰騰和凱凱。
兩個人的共同點,都是愛寫作業,而問題也恰恰體現在這裡。
騰騰一說到『特別喜歡寫作業』時,你能看到他臉上掩藏不住的開心。
而凱凱呢。
他媽媽說,他每天早上刷牙洗臉後,第一件事就是去做作業。
他還對媽媽說,願望是把新華書店的考卷全部買下來做完!
然而老師問他喜不喜歡寫作業時,他卻說『不知道』。
在這裡,我能初步判斷騰騰是真自我,而凱凱是假自我。
真假自我的產生,我在這裡也給大家說一下。
如果媽媽願意圍繞著孩子的感覺而轉,以此養育孩子,那會很辛苦,但會哺育孩子的真自我。
如果媽媽希望孩子圍繞著自己的感覺,那就催生孩子的假自我。
再看看兩個母親的做法,就很明顯了。
凱凱媽,對凱凱嚴格到讓人窒息。
孩子考不好,她就把他的書全撕掉。
寒假更是誇張,要求孩子做完幾百張卷子。
一旦媽媽認為你偷懶了或者不仔細了,就狠狠地罰。
看著這位媽媽自我感覺良好,慕課君實在不知道說什麼。
目前,凱凱所說所做,在我看來隻不過是在迎合和討好媽媽而已。
在綜藝裡,凱凱總是小心翼翼,自卑,也交不到好朋友,媽媽卻絲毫不覺得有什麼毛病。
在這段親子關系裡,凱凱的感受是被忽視的,他要不斷的討好媽媽,長久下去一定是不舒服的,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很容易反抗,出現問題。
再看看騰騰媽。
光看騰騰,就知道這媽有多優秀。
騰騰在節目裡非常有活力,做任何事情,都是自願、自發的。
唱歌跑調也很自信,不在乎別人的目光。
騰騰媽的教育理念是,不逼迫孩子,也沒有刻意培養,而是由著孩子自己『喜歡就好』,尊重孩子的感覺。
當然,這裡的尊重,並不是完全放任不管,而是重過程,輕結果。
很多家長總以為,自己不要求孩子,孩子就會無法無天的。
事實並不是這樣。
每個人最初都是向優秀看齊,媽媽逼出來的優秀,和孩子自發的追求卓越,是完全不一樣的。
像騰騰,能做自己,生命力和創造力都很強,而且自律自覺,這樣的孩子,未來就算不是最頂尖的,也不會混得差。
同時,孩子不用看別人的眼光而活,他是更容易獲得幸福的。
真實,平等,舒服,這樣的親子關系,才是理想境界。
3
易烊千璽媽媽的教育
我為什麼不建議你學?
昨天,易烊千璽7歲的弟弟易烊昱華上熱搜了。
他成功創造了最小年齡連續盲擰還原2個二階魔方的世界紀錄。
不少網友看完之後感嘆,這哥弟兩個也太優秀了吧,千媽這是什麼神仙教育?
甚至有朋友看了前面會困惑,易烊千璽不就是從2歲開始被媽媽逼著上10多個興趣班,為媽媽的感覺而活的典范嗎?
現在不是也混得特別好?
你有這樣的疑慮很正常。
我們看很多虎媽鷹爸的教育,哪怕孩子最後成才了,親子關系也是僵化的。
易烊千璽不但和母親關系特別好,甚至還挺崇拜母親的,真的太難得了。
但這樣的教育,實在太冒險。
千璽曾在給媽媽的感謝信裡說:楠楠《千璽弟弟》在一個美好的環境裡長大,哥哥走過的路,他不用走了,我害怕還來不及長大,您就老了,所以我會更加努力,鞭策自己。
這孩子是真的用肉身給自己家殺出了一條血路。
而這條路,他是非常不願意看到弟弟走的。
無論我們看到現在的千璽多麼優秀,童年造成的心理障礙無法避免。
比如對自己要求特別高,很難對自己感到滿意。
無論別人怎麼肯定他,他都不會因此而感到滿足。
這註定了,這孩子一輩子都會非常辛苦。
會對自己特別苛刻。
童年一直被媽媽鞭策著往前趕,最終造成了始終有個聲音在耳邊『你還不夠好,你還不夠特別』
千璽成功了,回頭看一切都是值得的。
但如果他沒有加入TFBOYS,沒有紅,童年的經歷很可能成為他此生的心魔,獲得幸福的概率會低很多。
4
如何培養『真自我』的孩子
看我們文章的人,大多是想提升自己的父母。
想要維護好親子關系,培養『真自我』的孩子,在我看來:
第一、要做到平等尊重,給孩子選擇權。
這點已經強調過很多次了,不展開細說,前面講到的騰騰媽,就是很好的例子,大家想了解更多,可以去看看這個綜藝,學習人家的母子相處模式。
可能有人會糾結,尊重與管的界限,到底在哪裡,有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是沒有的,隻能你自己去學習,去摸索,了解你孩子的特性,做出最佳決策。
第二、保持學習的心態,了解孩子各個階段的發展特征,提前做準備。
比如寶寶0~3歲,是依戀感和安全感形成的重要時期。
我們前面說的真自我和假自我的構建,就是從生命最初就開始的,這也是最關鍵的時期。
對寶寶的呼應,你要及時回應,尊重孩子的口手腳發展秩序,跟著他的感覺走,而不是怕麻煩總是出來阻止,按照你的方式去進行。
孩子3~6歲,是性格養成、習慣建立的關鍵期。
3-6歲是一個人心智發育最快的時期,這段時間內形成的習慣、性格對人有終身的影響。
孩子的自理能力自控能力、學習力、專註力、記憶力、社交力、邏輯思維能力、學習力、時間管理能力等,家長都要有序安排培養起來。
這也是給孩子立規矩的最佳時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基本都在上幼兒園。
家長首先可以做的,就是總結復盤,把幼兒園裡培養給孩子的好習慣延續下去。
比如:
講衛生:飯前洗手,刷牙等
懂禮貌:見別人要問好,做錯事要說對不起等,春節走親戚就是對孩子的一個考驗。
不挑食不偏食:不良飲食習慣危害孩子的身體健康,所以在家我們也要有技巧讓孩子不挑食。
早睡早起:學校是要求孩子按時上學,中午午睡,作息規律的,甚至孩子大點,自己穿衣服,整理被子等,所以在家,孩子的自理能力也要培養起來,孩子能做的事情,盡量不要去幫他。
愛運動:幼兒園有很多遊戲和器材,幫助孩子們培養運動的習慣,在家無聊時,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幼兒園教過的遊戲,也可以自主發明一些運動遊戲等。
6~12歲,是孩子情感表達的重要時期。
這段時期,孩子的情感是不穩定的,在意別人的看法,有時話多,有時敏感。
我們做家長的,要提前了解,這是因為:青春期孩子的大腦,分分鐘在打仗。
他們雖然和成年人一樣能夠感知情緒、情感,卻沒有成年人那種控制情緒和行為的能力,很難像成年人一樣作出理性的決策。
家長要充當好領路人的角色,充分理解孩子,做孩子的情感支撐,而不是對立面。
第三,溝通方式一定要改變
說話,是我們情感表達的窗口。
是愛、理解,還是命令、嘲諷,都出自一張口。
有些父母明明愛孩子,卻不懂表達,甚至說反話來傷害孩子,和孩子距離疏遠,這是特別吃虧的。
來源:飛慕課《feimooc》❶助您輕松育兒的公號;❷大咖傾力打造的育兒幹貨;❸這裡有父母關注的寶寶輔食、生長發育、親子遊戲、兒童教養的內容,做優秀父母從關注飛慕課開始原文標題《易烊千璽7歲弟弟上熱搜:做不到這點,再優秀的孩子,也會痛苦一生!》轉載已獲授權。
編輯: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