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母說『太貴,不能買』時,娃聽到的答案卻是這樣的,令人心疼。《網路文章》

文|好幼師育兒

與朋友劉如萍走在一起的時候,總感覺她是一個極精致的人,姣好的面容,一頭挽發,看上去非常的幹練與精神。

但我沒想生活中隨便買一整套『蘭蔻』都不眨眼的她,會對兒子說:『這個太貴了,不能買!』

那天,劉如萍帶著兒子一起逛商場,兒子看中了一套樂高,票價大概是899元,兒子想了很久,於是告訴媽媽我想要。

媽媽抬頭瞟了一眼,『太貴了,兒子,不能買,沒用!』

兒子好像很喜歡,精挑細選,久久不願離開,然後找了個小一點的:399元!

『這麼一小盒,399元,太貴了,兒子,不值這個價!』

可是,我分明記得,劉如萍剛給兒子報名了一個英語班,一對一外教,學費一年18000元,那時的她可是絲毫沒有猶豫的。

其實不是父母真的『窮』,而是因為父母有自己的考量‍

一種情況是:

父母擔心孩子會大手大腳,養成奢侈浪費的習慣,於是有意識地告訴孩子太貴了,來抑制孩子的物質的欲望。

另一種情況是:

父母過多地相信自己的評價,對孩子的喜愛分成『有用』與『無用』。

經過自己的判斷後,會選擇那些『無用』的東西,給出不值得的評價,於是就會說:『太貴了』,對嗎?

但你知道嗎?當你說『太貴了,不能買』的時候,孩子聽到的是什麼嗎?答案可能會讓你心疼。

孩子隻有一個想法:我不值得媽媽花大價錢,因為,我不配。

媽媽的化妝品家裡面有很多很多,媽媽一周會去好幾次美容院,媽媽買衣服的時候很豪爽,媽媽出去旅行的時候很大方。

我覺得,媽媽是一個有錢的媽媽,因為,她買自己需要的東西的時候,從來沒有說過『太貴了,我沒錢』。

但是為什麼我每次提出想買一件東西的時候,媽媽總是說:『太貴了,不行』呢?

孩子覺得,這個答案很明顯,就是媽媽說的『不值得』。

每次只要提出,媽媽都會說太貴了,接著說一句『不值得』。

孩子大概會想:『是我不配吧!我太笨了,不值得媽媽花錢!我學習不太好,不值得媽媽花錢。

媽媽不喜歡我,所以,也不喜歡我喜歡的一切。

我的一切,在媽媽的眼裡都是『不值錢』的東西,而我也是個『不值得』的人』

孩子總比我們想象中來的得單純,更直白,他不會深入去理解什麼,隻是會更善良的歸因於自己。

是自己不夠完美,是自己不夠好,才不值得擁有那些很好的東西。

而孩子的這種不間斷,頻繁的自我否定,會植入孩子的意識,讓孩子開始變得自卑、猶豫,糾結,甚至是脆弱。

這僅僅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一句口頭禪:『太貴了,不行!』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可簡單粗暴的說:『太貴了,不行』,而是應該更加智慧的處理,才可以達到自己的教育目的,同時讓孩子可以正確的對待,快樂的成長。

首先,父母心中要有一桿新稱,把孩子的喜愛也當成一個新的秤砣

生活中,父母可能一味的生活在自己的世界,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的事情當成值得,把提高孩子的物質生活的事情當成值得,而把孩子喜歡玩樂高,這些遊戲當成不值得。

但當你真正去深入明白『玩樂高』給孩子帶來的無限的快樂,也當成一種新的標準。

你會發現,這個幾百塊真的是太『便宜』了。

因為這個小投入,可以讓孩子高興得不行,還可以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父母關愛』的。

自己喜歡的一切父母都會想辦法滿足,而這種快樂會讓孩子更加的有安全感,更加的自信與正向。

其次,與孩子溝通,讓孩子成為『花錢』的主人

孩子不是一個祈求者,而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個人。

制定一些方法,讓孩子有機會去通過自己的努力與勞動,獲得對應的『收入』。

讓孩子明白『錢來之不易,但不是永遠無法得到,如果你肯努力的話,就會有收獲』。

當孩子有了收入後,可以擁有相對自由的決定怎麼『花錢』,不需要再央求父母的同意,也不再由父母決定『貴與不貴』,只要是能力范圍內,孩子都可以自由決定。

這個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會忍耐,哪怕孩子花在很『浪費』的地方,也不要制止,讓孩子去感受過程,接受結果。

總之一句話,讓孩子成為自己金錢的主人。

最後,父母陪伴孩子一起,引導孩子思考、總結、改進

在前面的過程中,孩子永遠是主體,而媽媽隻是負責前期的花錢的建議,並且參加後期的總結與反思,找到亮點,表揚孩子,達到改進點,指引孩子發現,並改變。

我們相信,孩子對『金錢』會更有正確的概念,也會開始認真去思考如何使用。

哪些值得,哪些不必須,而在這些自我的取舍中,孩子可以感受自己的『主導』作用,這樣,會不會讓孩子更加的理性與智慧呢?

當明白這一切後,請父母不要再簡單、粗暴的用『太貴了,不行』這樣的話語與行動,過分『窮養』孩子。

而用更加智慧與有愛的方式去引導孩子,讓孩子可以成長的更快樂,也更智慧吧。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