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珠絮語
本文由|明珠絮語《tsliuchanghai》
1
不是每個孩子都是讀書的料。
這句話有點殘酷,但確實是真的。
李敖說得好,鐵杵能磨成針,而木杵隻能磨成牙簽。
材料不對,再努力也沒用。
不是誰都適合學數理化語數外史地政,都適合在教室裡刷題。
通過文化課的考試實現人生階層的躍升,這個途徑註定隻屬於一部分人。
望子成龍是對的,但龍生九子,還各不相同,我們普通人生出來的孩子,當然也是各種各樣。
把所有的孩子都集中在高考的賽道上,其實是一個誤區。
2
天分有時候比努力更重要。
據說愛迪生那句『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後面還有半句:『但那1%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有時候孩子成績不好,真不是因為他不努力。
過目不忘的人是存在的,你一段課文還沒有背會,他已經背完了全篇。
邏輯思維出眾的人也是存在的,你一個公式還沒弄明白,他已經能舉一反三。
人家的天分,你可能努力一輩子都達不到。
任何成績的取得,都需要一個智商的下限,低於那個下限,再努力都達不到人家的高度。
3
學習成績和人生成就並不完全成正比。
值得欣慰的是,不是每個青史留名的人都是學霸,也不是每個社會上的成功人士都是學霸。
學習成績代表的是一個人對現成知識的記憶使用歸納整理等能力,在高考的競爭中,這是全部,但在人生的競爭中,這隻是一部分。
良好的智商當然有助於人生的成功,但高的情商、逆商同樣是重要條件。
人生越往後走,拼的越是綜合實力。
只要你別的方面突出,脫穎而出的機會照樣多得是。
4
老師的作用是培養而不是塑造。
老師並不能決定誰學習好誰學習壞,決定誰成為什麼。
同一個老師教的同一個班裡的學生,從第一名到最後一名什麼水平的都有。
老師隻是一個園丁,學生最終能長成什麼,要看是一顆什麼樣的種子。
你是玫瑰的種子,不可能長成牡丹,你是狗尾巴花,必然不會長成丁香。
老師的作用是悉心培養,澆水施肥,讓所有的花都茁壯成長。
教育的作用在於,讓每一粒種子都成為最好的自己。
5
誰家的孩子像誰。
和家長見個面,你會發現不僅是長相,從脾氣秉性到一些小動作,孩子都和家長一模一樣。
這一部分來自於基因的遺傳,一部分來自於日常生活的熏陶。
至少在中小學階段,學生的身上看不到多少老師的痕跡,卻能百分之百看到家長的影子。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耳濡目染是最重要的教育,想讓孩子成人,自己先得注意。
如果孩子的成長不遂人意,別質問老師,先反思自己。
6
孩子的學習誰都指望不上。
學習不是求人辦事,有熟人就容易,而且官越大越好。
認識校長沒用,認識教育局長也沒用,認識班主任老師、任課老師,還是沒用。
當然,成績不好,寄希望於補課,也沒用。
想想看,在學校一個星期沒有把知識學懂,可能靠周末學懂麼?一個學期沒學懂,可能一個寒假或暑假學懂麼?
最起作用的還是父母,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什麼都重要。
如果孩子小時候沒有養成好的習慣,現在隻能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彌補。
指望花點錢找人幫忙,希望基本都會落空。
7
所有的愛好都需要從娃娃抓起。
別相信什麼孩子的童年要快樂成長一類的話,正常的童年,怎麼過都是快樂的。
不是讓孩子什麼都不學天天玩,或者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就是快樂。
很多事,對於很多人來講,小時候錯過了,可能就一輩子錯過了。
盡自己的條件,讓孩子從小學盡量多的東西,培養盡量多的愛好,接觸盡量多的新鮮事物,能讓他一輩子受益。
8
離勸你不讀書的人遠點。
改變命運的途徑有千萬條,但讀書永遠是最好的一條。
不管你是不是讀書的料,天分如何,在求學階段都必須要把該讀的書讀完,而且盡量讀好。
這是你這一生做任何事情的基礎。
確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讀書改變命運,因為人家就出生在羅馬,不改變就是成功。
但你不行,你需要改變。
更何況,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在能力范圍內做到最好,這本身就是一種的歷練。
記住,如果有人勸你不要讀書,說讀書無用,那麼這個人不是傻,就是壞,一定要離他遠點兒。
來源:明珠絮語《tsliuchanghai》教育,讀書,人生感悟,著有青少年勵志暢銷書《為自己讀書》原文標題《關於教育的8句大實話,每一個孩子和家長都應該知道》轉載已獲授權。
編輯: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