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haron
本文由|SharonSharon《sharonsharonk》
問大家一個問題:作為父母,你焦慮嗎?
在和周圍媽媽朋友的交流中,我能感受到這種情緒很普遍。
對於『教育』這個話題,或許天底下所有家長都一樣,都難逃憂心、疑慮與困惑。
說實話,我也不是那個例外。
養育姐姐和弟弟的這些年,時不時會有一些焦慮和無奈感充斥我的頭腦。
記得有人說:『對孩子教育的焦慮,源自家長對未來的困惑,更直白地說,是對自身認知能力不足感到困惑』
深以為然。
隨著兩個寶貝的長大,育兒的挑戰層出不窮。
每一次,我都會感嘆自己養育知識儲備的局限性。
到底該給孩子怎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呢?焦慮感由此產生。
最近,無意間看到騰訊視頻上線的紀錄片《你好,未來人類》。
看完一個感覺:豁然開朗。
這部片子裡異國他鄉的教育理念,為父母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與視界,也讓我對養育有了不一樣的觸動與啟發,極大地緩解了我的焦慮。
因此,在這裡也分享給你們。
1
《你好,未來人類》的總導演陳一佳,是我很欣賞的一位女性。
她是路透社北美地區唯一華人財經女主播,也是財經專欄的著名作家。
身為媒體人,她習慣於思考。
但真正促使她深究教育問題的,則是她4歲的兒子。
因為母親的身份,她想探尋問題的答案——如何養育今天的孩子,讓他們在未來,可以幸福和成功?而這,也是千千萬萬現代家長都想要的答案。
在發展日新月異的當代,隨著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崛起,社會的競爭將越發激烈,對人才的要求也勢必更高。
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如何保證自己的孩子適應未來的節奏,至少不被淘汰呢?
懷著這樣的不確定性與不可預知性,陳一佳帶領團隊,歷時16個月,分別深度追蹤了英國、以色列、肯尼亞、美國、中國等5個國家的教育現狀,為我們呈現了教育更多的樣子,也讓未來『科技與教育』的關系賦予了無限可能性。
而這其中,英國篇、以色列篇和中國篇是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三集。
2
英國:電子設備是教育環節的重要部分
對於手機等電子產品,相信大部分孩子都難以抗拒它的魅力,可父母對此的態度顯然要謹慎得多。
就拿我來說,雖然我不反對姐姐和弟弟利用電子產品來學習,但每天確實會有意識地限制他們看動畫片的時間。
畢竟,周圍輿論對於電子產品的種種刻板印象始終存在——
手機平板玩太久,會讓孩子視力下降;
電子產品會讓孩子沉迷,影響學習;
長時間近距離接觸屏幕,輻射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
但在《你好,未來人類》英國篇中,我卻看到了對於孩子使用科技產品的另一種解讀。
在英國,電子產品已經普遍運用在教育的方方面面。
高達94%的孩子擁有自己的手機和平板,很多學校還規定,必須帶著平板去上學。
在英國人看來,數字化教育的普及是必然趨勢,科技可以讓教學變得更立體、更有趣。
那麼,這樣的做法真的靠譜嗎?帶著疑問,陳一佳前往一所『電子先鋒示范學校』——聖朱利安小學,進行了一番體驗。
在這所小學,3-11歲的孩子們對電子產品都操作嫻熟,他們從學前班開始就會接觸大量的電子產品,並且校方也特別鼓勵學生這麼做。
孩子們會在歷史課上,通過3D打印程序ThinkerCad來親手設計和打印二戰時期安德森防空洞的結構模型;
會在讀寫素養課上,學會如何在學校的公共平臺上發佈視頻,並針對某個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加以討論;
會在生活課上遠程與農場主視頻連線,向他們提出關於飼養動物方面的問題;
會在人體健康課上,通過虛擬透視技術,觀察到人體內臟的構造與活動情況……
通過一天的參觀,陳一佳發現孩子們並沒有出現沉迷電子產品的情況。
相反的,教育工具的革新激發了他們對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科技所帶來的,是讓孩子的漫漫求知路更加如虎添翼。
隔著屏幕,我也不禁陷入了沉思。
平日裡,大人們總是在擔心,孩子使用了手機或平板之後會玩物喪志。
但我們卻忘了,這些高科技拓寬了孩子的視野,幫助他們獲得了更多的機會與資源。
借助科技手段,已成為學習的必要手段,能讓孩子變得更自信、更加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
與此同時,已有研究證明,電子產品甚至對孩子的成長有促進作用。
記得在BBC紀錄片《北鼻的異想世界》中,認知心理學家 Tim Smith 就提到,他通過分析 715 個英國嬰幼兒的樣本數據後發現,經常使用平板電腦等觸屏產品的孩子,會在堆積木、畫直線等精細動作方面表現更好。
因此,我們要辯證地看待孩子使用電子產品這個問題。
把它們視為洪水猛獸並不可取。
正如英國的教育理念——『科技成就教育』。
他們對此的理解,值得每一位家長借鑒:
『教給孩子跟數字化相關的技能和知識,理解科技對世界和生活的影響,培養他們解讀網絡信息的能力,如何在數字世界裡保護自己的安全,同時也讓他們開始思考,未來從事計算機或科技相關的工作,需要具備什麼能力……事實上,這些都能很全面地培養他們成為一個合格的數字公民』
與其一味杜絕阻止,不如把主動權交到孩子手上,讓他們學會判斷與把握,學會在玩樂沉迷與合理使用之間,找到一個恰到好處的平衡。
3
以色列:精英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在以色列這一集,讓我印象最深的其實也是這個國家最為反差的地方。
它地處中東荒漠邊緣,面積狹小,資源貧瘠,地緣政治復雜,建國僅有七十多年。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歷史不長的彈丸小國,卻有著異常發達的科技實力。
來看一組數據:
科技對以色列GDP的貢獻率高達90%以上;
以色列企業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數目,超過歐洲所有公司的總和;
以色列在重要的高科技領域《如軍用設備、通信和信息系統、生物科技、環境科學等》占據了全球領先的市場地位;
短短二十年內,以色列誕生了十位諾貝爾獎得主,創造了教育科技界的傳奇;
……
科技興國,這句話在以色列這個國家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而通過陳一佳的鏡頭,我得以近距離感受以色列教育的不凡之處。
確實,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有很多。
在本集中,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以色列的霍德·哈卡梅爾幼兒園。
這是一所強調STEAM教育的幼兒園,孩子從2歲半就開始接觸科教。
那裡的老師都擁有高學歷,有些甚至還是自己領域內的資深專家。
一群爺爺奶奶輩的大咖,卻認認真真教授著低幼年齡的孩子們。
四歲的孩子,不過是上小班中班的年紀,已經開始接觸天文等深奧的課程。
這讓我很是感慨。
可以說,為了培養高科技人才,以色列不遺餘力。
他們的孩子從娃娃起就開始接受精英教育。
當然,也正是這份用心的投入,才成就了以色列如今的強大實力。
與此同時,以色列還有很多先進的教育理念,值得我們家長學習。
比如,我之前了解到,以色列的精英家庭都推崇一種親子聊天方式,叫做海沃塔《Havruta》。
這種聊天模式的最大特點之一,便在於家長會在此過程中,不斷引導孩子思考。
比如,通過疑問拋出問題:
『為什麼會這樣呢?』
『對此,你準備怎麼辦?』
有意識地增加交流的回合:
『我的看法是這樣,你覺得呢?』
『我覺得你說的很好,但還有補充嗎?』
通過這樣的聊天,孩子的思辨能力、知識面、邏輯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都將得到極大的提升。
對此,我特別贊同。
可以說,姐姐和弟弟正是海沃塔式聊天的受益者。
在我家,每天都會有固定的交流時間,這已成為我們一項雷打不動的習慣。
由此,兩個寶貝不僅變成了小話嘮,還變得開朗自信、善於表達。
可以說,這一切都是『聊』出來的成效。
一個不起眼的細節當中,卻蘊藏著孩子成材的密碼。
不得不承認,猶太民族果然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群之一呀!
4
中國:虎媽式育兒到底好不好?
放眼世界,要問哪個國家的家長更焦慮、更雞血,中國的父母肯定不會掉出前三甲。
就拿我來說,身邊已經有無數媽媽向我吐槽:『雞娃好酸爽,但根本無法停下……』
過分在乎子女成績、為了孩子不遺餘力、強勢刻板、不近人情……這是中國老母親們的普遍標簽,她們也被冠以了『虎媽』的稱號。
盡管聽上去很tough,但不得不說,『虎媽』式育兒正在被很多父母所效仿,甚至在全球都獲得了認可。
記得耶魯著名經濟學教授法佈裡奇奧·齊利博蒂就曾說過:
『中國家長的教育方式,值得全世界認真學習』
全球父母都在向中國虎媽看齊,那麼,這其中有哪些我們未曾關注到的問題呢?
在中國篇這一集,陳一佳引導著我們去尋找答案。
她邀請到了天才華裔少年何家進和他的媽媽曉菲,一起回到了祖國。
說起何家進,在英國是家喻戶曉的小學霸。
11歲時,他就在兒童智力競技節目《天才兒童》中表現不俗。
而他就讀的學校是伯明翰當地最好的公立學校,能夠被錄取非常不容易。
這一切,離不開媽媽曉菲『虎媽式』的培養。
而此次回國,他們竟然有了意外的發現。
有這樣一個細節。
男孩家進在清華大學心聆學習中心,進行了一場神秘的『太空艙』測試。
結果表明,他智力方面的各個指標都達到了頂級優秀,遠遠超過了同齡人。
然而,他卻有一個出人意料的『短板』——壓力感和緊張感非常大,同樣達到了頂級。
這讓媽媽曉菲震驚不已。
而這個結果,同樣也值得我們觀眾反思。
家長所做的一切,出發點固然是好的,但我們在方式上是不是可以更溫和一些,更多地顧及到孩子的感受?
其實,雞娃一點都沒有問題。
但作為中國家長,有這樣兩個問題需要重新思考——
我們到底應該培養出怎樣的孩子,才能幫助他們成材?
我們要怎麼做,才是對孩子真正負責呢?
孩子的成長路,終究得他們自己走。
因此與優異的成績相比,我想更重要的還有強大的內心、絕不放棄的勇氣、以及可以讓自己在哪裡都能自如生存下去的技能與本領。
這,才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
5
教育家葉聖陶曾說:『教學有法,亦無定法,貴在得法』
養育姐姐和弟弟的過程中,我越發深刻地感受到,教育從來都不止有一種模式,也從來都沒有萬能模板可以套用。
智慧的家長,會汲取各方的精髓,去用心為自己的孩子打造獨一無二的專屬培養方案。
而《你好,未來人類》,正是這樣一部能夠給人們帶來養育啟示的紀錄片。
它讓我更加明確了一點:教育最重要的責任之一,就是教會我們的孩子能夠適應未來。
與大家共勉。
來源:SharonSharon《sharonsharonk》好孩子集團高級副總裁,兩個混血寶貝的媽媽。
倡導輕松育兒、品質生活、做獨立、豁達、有思想的新時代女性。
原文標題《推薦!這部熱播紀錄片,緩解了我的教育焦慮》轉載已獲授權。
編輯:王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