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後,你是怎麼看待父母有些過激行為的?

相愛容易相處難。

不僅僅是父母,很多時候我們和好朋友、戀人,一旦物理、心理距離過於接近,時間一長,都難免會心生怨懟。

彼此都認為對方身上有數不完的槽點。

思想、個性不同的人要綁在一起,難免被彼此鋒芒所傷。

這種傷害是相互的,可能父母傷害你的同時,你也傷害著著你的父母。

這並不代表某一方是壞人,隻是你們是如此不同,卻被要命運綁在一起。

這種陰差陽錯造成了許多誤解、矛盾。

你和你父母之間的問題並非個案,大多數人和他們的父母之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誤解。

有多少並不適合做父子、母子的人,成為了父子和母子。

互相深愛又互相傷害。

我知道你對於過去耿耿於懷,太想要父母能對他們曾經所作所為承認錯誤,作一次開誠佈公的道歉。

你受傷的心才能因此達成某種和解。

因為我也想。

我小時候,我媽對我的殘忍,是可以上熱搜,被派出所教育的那種。

我也希望我媽向我道歉,向我承認她為人父母中的許多錯誤。

在我心中對於童年,對於父母過往的管教方式,亦存在種種意難平。

但是我知道,讓她承認錯誤道歉或許永無可能。

我無法教會她在母親女關系裡,學會換位思考。

也無法教會她的放下為人父母的尊嚴和面子,去反思自己。

但是我能教會了我自己。

當我在心裡埋怨母親的種種不是。

我開始反問自己,如果我是父母,擁有像我一樣的孩子,我會怎樣想,怎麼做呢?

然後我突然意識:我小時候,也不是一個讓人省心的孩子。

我從小調皮搗蛋、離經叛道。

或許我父母被命運分到我這樣的小孩,而不是那種天賦異稟、聰明伶俐的孩子,他們內心也是無可奈何,卻不得不接受的。

父母生了我這不省心的孩子。

也無處埋怨、說理,也隻能無條件把我養大。

我無法選擇父母,父母同樣也無法選擇我。

有時候我們往往會放大別人的錯誤和缺點,卻無視自己的錯誤和缺點。

當我承認我是表現得不夠好的孩子,就不必糾結於父母那些不夠好的表現,隻因人無完人。

不完美的父母也在接納著不完美的我。

當然,也許題主不一樣,也許題主就是個從小各方面很優秀很讓人省心的好小孩,卻不幸的分配到一個配不上你的父母。

那麼你有資格批評父母許多沒有做好。

比如有資格認為父母智商情商真低,太不會教。

但是我想,作一個智商情商高的優秀人類是幸運的,站在人生的高峰。

應該俯下身去體恤智商情商低的人的局限。

特別是當對方愛你,隻因他無知、無識,無能為力按照你期待的方式愛你的時候。

就像我會開解我自己,我的父母從來沒有我此刻的擁有條件,他們年輕的時候,忙於工作,當時沒有現在這麼開放的信息渠道。

他們沒有機會學習心理學,沒有去接解更進步的教育理念甚至原生家庭這個概念是啥他們都一無所知。

他們那個年代的人,迷信嚴加管教,父母權威,他們沒有意識到親子教育有更好的方式和可能。

我現在去用我也是才學會不久的心理學名詞、教育理念,去聲討他們在許多年前做的錯事,讓他們知道他們大錯特錯的行為給我造成多少傷害、童年陰影。

是不是有點馬後炮?

即使他們意識到錯了,悔不當初了。

可又能改變什麼了?我又得到什麼.?

去按父母低頭,好讓我心理氣順一些?

我想,我們長大以後必須自己給自己的心靈解綁。

就是,此刻的我們是個獨立成年人。

不應該一直為過去記憶束縛,不再輕易為父母的一言一行左右情緒。

我會覺得,時至今日我父母怎麼想、怎麼以為我,並不是那麼重要。

我可以自給自足,這不是一種叛逆,而是一種釋然。

我仍是愛他們,希望他們快樂的,但是我不強求改變他們,或者執著於在彼此之間達成任何共識之類。

我可以按照我喜歡他們不理解的方式生活,並且機智地盡量避免沖突。

因為我現在比他們強大、聰明,更會處理人際關系,在情緒上、決策上不容易被他們左右。

舉個小例,比如我媽媽很喜歡衣服,她衣櫃裡滿坑滿谷的衣服。

但是她還是期待我給她買買買。

過年我給她買了兩件新羽絨服,別人也給她一件新羽絨服一個過年她一下三件新衣服,她還是向我表示她還想要我給她買一件短款的。

她的快樂就是穿孩子給買的衣服向朋友炫耀,這不符合我的價值觀,倒不是錢的問題,她對衣服的審美奇怪又挑剔,每次千挑萬選一件衣服讓她滿意的衣服,我會覺得累。

但是我也不去糾正她,她叫我買,我應和得好好的,好好好有空就去幫你看,就是拖延著,轉眼天氣一熱,那就等下個春節再給買了。

現在的我不會委屈自己去讓她很高興,也不會不必要地讓她不高興。

盡可能地維護著關糸穩定與平衡,這樣是共贏。

老去的父母現在就像小孩子,我們變強他們變弱。

和他們較真沒必要,許多事上哼哼哈哈,左耳進右耳出,陰奉陽違,不往心裡去。

為什麼要原諒他們?

因為我們擁有的比他們更多的心理知識,不是為讓我們自己困在過去,而是使我們更好地走出來,

成年後,你是怎麼看待父母有些過激行為的?

原諒是一個人強大的姿態,強大是一個人不再對別人《即使是父母》有期侍,也不追求讓自己滿足另一些人《即使是父母》的期待。

你很想拔開傷口要父母反思一下,本質上是期待父母對你有愧疚,讓你得到安慰。

可指著古早的傷處嚶嚶嚶哭,等待別人來安慰的那是長不大的小孩。

強者不與弱者計較。

你可以令自己快樂,不再依仗著別人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