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池小乖
本文由|教育高能社《gnjys100》
前幾日,無意間看到一則讓人揪心的視頻。
視頻中:
一女子將男孩手腳困住,像帶『牲口』一樣橫放在電動車前。
路上,小男孩撕心裂肺的哭鬧,驚動了交警。
當交警攔下時,小男孩的手已經被勒得青紫。
視頻來源:時間視頻
據調查,女子竟然是男孩的親生母親。
面對交警的責問,她很無奈:孩子不聽話、不做作業、到處亂跑。
實在生氣,所以將他綁起來,準備帶回家教育。
一時間,視頻激起廣泛討論,不少網友看完後驚出一身冷汗:
那麼細的繩子,把孩子捆得那麼緊。
長時間的血液不流通,很可能會發生不可逆性的器官壞死,甚至會截肢。
就那樣把孩子置放在電動車前,頭和腳都伸出車外。
萬一不小心掉下電動車,或者碰上減速樁或者車頭車尾……
後果真是不敢想。
也有網友表示理解:『現在,孩子太難管了……真的是氣急了!』
我們常常覺得:玉不琢不成器,樹不修不成材。
教育孩子一定要狠心。
可越狠心,孩子的問題卻越來越多。
我們有沒有想過,並不是我們的孩子出了問題,而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
1
三等父母用拳頭管孩子
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長記性了。
可是,這真的有用嗎?
陜西西安的7歲男童小天,媽媽每次管教,動輒不是打就是罵。
後來就逐漸上升到用電線、刀具、棍子打,常常打到他走不了路。
可是,歷經2年的『棍棒教育』,小天學乖了嗎?
並沒有。
他隻學會了——
每次犯錯後,用撒謊逃避懲罰;
別的孩子相處,用拳頭和說話,覺得你不聽我話,我就打你。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呢?
有的父母覺得,每次打完孩子之後,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可事實卻是:
孩子嘴上說著知道錯了,可心理並不真的認識到了錯誤;隻是在對暴力的恐懼下,被迫服從了。
打孩子有效,不過是一個錯覺。
更糟糕的是:
孩子在對暴力的恐懼下。
要麼在日復一日的恐懼中,變得膽小自卑,每天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覺得自己每件事都會做錯……
要麼逐漸適應了挨打,減少被打的恐懼,於是暴力的效果就會降低,而父母就會加大力度,越打越狠,越打越頻繁……
無論是哪種結果,
都是在將本應該與我們親密無間的孩子,推得越來越遠。
於是,父母在暴力教育的路上越走越費勁,孩子在暴力的籠罩下越來越痛苦。
作家王朔,成長於軍人家庭。
父親給他留下的印象,是嚴格與暴力。
他說:『我父親打我的時候,一直打我打到他打不動』
對於母親,王朔也感受不到她的愛。
他說:『母親的字典裡根本沒有『愛』這個字,要一個孩子永遠正確就是她的愛』
在《致女兒書》中,他紮心的描述自己對父母的情感:
我對親情是懷疑的,我不記得愛過自己的父母。
小的時候是怕他們,大一點開始煩他們,再後來是針尖對麥芒,見面就吵。
再後來是瞧不上他們,躲著他們,一方面覺得對他們有責任,應該對他們好一點,但就是做不出來,裝都裝不出來。
很多時候,我們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
事實恰恰相反。
我們想讓孩子記住教訓和道理,理解大人的愛和付出;
但孩子記憶最深的,卻是鞭子和疤。
孫瑞雪的《愛和自由》中寫道:
打罵中長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觀現實,苦難使他失去把握事物本質的能力。
他一生都可能和苦難的童年經歷作鬥爭,都在尋找自尊和證明自己。
2
二等父母用嘴巴管孩子
為什麼我說了這麼多次,孩子就是不聽呢?
這是很多父母的困惑。
父母和孩子之間,似乎陷入了某種怪圈——
你說的越多,孩子越不配合;
孩子越不配合,你越是要多說。
結果孩子越來越不把你的話放在心上,甚至會嫌你嘮叨。
我有一個朋友,就深受其擾。
她的孩子佳佳,今年三年級,孩子原來成績也挺好。
結果暑假迷上了玩遊戲,經常偷偷拿手機玩。
開學考試,成績下跌到了十來名。
朋友看見了成績單,差點沒氣得動手。
她邊哭邊罵,足足教訓了孩子1個多小時。
孩子也覺得很內疚,保證以後絕對不玩遊戲了。
結果,沒幾天,她就看到孩子沒寫完作業就看電視,立馬火冒三丈。
開始了轟炸式的說教,從上次考試失敗原因,說到今天讓人失望的表現,又預測下次考試失敗場景。
孩子聽完後,默默回自己房間寫作業了。
前天,朋友聚會,大家都帶著孩子,不知道誰問了一句什麼。
她又把孩子上次沒考好的事,拿出來說。
還感嘆別人家孩子成績多好,多聽話。
一直沉默的佳佳,忽然放下筷子:
『媽,你有完沒完,人家孩子那麼好,你怎麼不讓他叫你媽媽!』
朋友被氣得手抖,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孩子雖然表面平靜,但我想她一定很傷心。
明知道媽媽會更生氣,但還是選擇了『還擊』。
事後,再和朋友談起此事,她也很無奈:
我說這麼多,也是為了她好,怎麼就是不懂呢,當父母的真是操碎了心。
其實也覺得不好,感覺和孩子都不親了,可就是控制不了自己。
在對孩子的教育中,很多父母就是典型的『超限效應』——
說得越多,說服力會越大打折扣。
『你怎麼又犯錯了,我都說了多少遍了,你怎麼就是不長記性?』
我們以為說多了,孩子才能記住。
卻不知,說太多才是孩子不聽話的原因。
知乎上有人提問:最反感父母的時候是什麼時候?
最高贊的回答是:父母嘮叨的時候。
『父母說多了,自己會產生逆反情緒。
每次只要一聽到媽媽的嘮叨,我就把自己的門鎖住,再在耳朵裡塞上小紙團……』
『很多話講一遍就夠了,但他們總是嘮嘮叨叨,沒完沒了。
雖然我們也知道父母是為了自己好,但說的次數多了,心裡就覺得煩』
……』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家長們,總是害怕孩子犯錯,所以總是急著插手去指責孩子的過錯。
卻不知,當孩子在你的一句句『好心提醒』中,
失去耐心,產生逆反心理時,就會啟動『選擇性失聰』。
在心理上構築起抗嘮叨的『防火墻』,那時,再好的道理也難穿透。
父母與其把道理說一萬遍,
到不如采取『少說、多聽、多行動』的策略。
適度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和探索。
3
一流父母用行為管孩子
每年高考之後,都會興起一波『狀元熱』。
我們感嘆著別人家的神仙孩子。
希望從別的家長,身上學習到『培養學霸的秘訣』。
可是得到的答案往往是:『沒怎麼培養過。
『
但這個『沒有培養』,並不是真正的兩手一攤、撒手不管,
而是父母日復一日的陪伴和引導。
今年的盲人考生昂子喻,二次參加高考,最終以635分的高分入讀中央民族大學。
他的好成績,少不了自身的堅韌和刻苦,但是也離不開父母十多年來的艱辛。
昂子喻,3歲時視力便開始逐漸衰退,小學時便完全失明。
年幼的昂子喻,尚不明白自己遭遇了什麼。
可是他的父母,卻在每一個深夜輾轉反側:
『孩子讀書怎麼辦?等我們老了,孩子一個人怎麼生活?』
最後,他們堅信:『無論如何,只要孩子能讀書,就一定要讓他讀下去』
從小學起,母親就陪著他用盲文,閱讀中外名著、詩詞歌賦,輔導他完成作業;
在高中期間,為了輔導兒子學習,父親為他向學校申請取消了晚自習。
每晚6點半到12點半,父親輔導著孩子學習,三年來讀過的試卷摞起來有一米多高。
有的時候昂子喻,也會疲憊,也想放棄。
可是聽著父親在每一個深夜,一遍一遍地為他讀著練習題,他又默默的撐了下去。
對孩子而言,父母,從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可父母給孩子的愛,卻質量有高下。
我們愛孩子的方式不同,孩子獲取的才能和養成的性格也截然不同。
而這,將決定孩子未來的成就和人生高度。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
全部教育,或者說99%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
歸結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很多時候:
我們嫌孩子沉迷手機,那你在家就不要在孩子面前主動玩手機;
我們嫌孩子不愛看書,那我們自己首先就要愛上閱讀;
我們嫌孩子學習不努力,那我們首先就要先以認真負責的態度面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就像作家鮑德溫說的:
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理科狀元楊晨煜說:『偶爾我會厭學,不想看書,爸媽注意到了,也不說什麼,就把電視關掉,坐下來看書。
看到他們在看書,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書了』
而清華才女武亦姝的爸爸,為了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每天下午後4:30關機,陪著孩子閱讀討論。
莫言曾說:孩子的優秀,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一個出類拔萃的孩子,不是通過父母的說教就能產生效果的,
而是通過父母的行為刻畫進孩子的血肉裡的。
古人言:龍生龍,鳳生鳳。
這不是迷信,也不是認命。
而是因為: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
父母就是作畫的人,白紙變成什麼樣,關鍵在父母。
海清談到自己的孩子時,曾說: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不要成為他的絆腳石,要成為他的墊腳石』
來源:教育高能社《gnjys100》教育路上,人人都想成為高能父母!關於教育理念,關於養育新招,關於親子關系……與孩子成長相關的一切,我們都想與您一起探討~原文標題《三等父母用拳頭管孩子,二等父母用嘴巴管孩子,一等父母用……》轉載已獲授權。
編輯:王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