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應該是所有家長都關心的問題,畢竟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是人中龍鳳。
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在育兒圈裡,很多家長就對孩子到底應該『窮養』還是『富養』的問題爭論不休。
一位寶媽在朋友圈曬到:圖一是女兒的晚餐,圖二是兒子的晚餐,兒子問我為什麼妹妹吃西餐,他隻能吃包子,我說因為人家說女兒要富養,兒子要窮養。
有的家長認為無論家庭條件多好,男孩都應該『窮養』,但有的家長認為男孩和女孩都應該被『富養』。
其實關於『窮養』和『富養』的問題,很多人都被誤導了,它是沒有一個標準答案的,因為每個孩子的性格、愛好以及所處的環境等條件都不相同。
家長們不應該把教育變成一種統一的模式,而是應該根據不同孩子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找到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家長們該如何尋找因材施教的突破口呢?
1、多和孩子溝通
隨著社會壓力越來越多,很多年輕家長平時都忙於工作,陪孩子的時間少之又少,於是孩子和家長之間便慢慢築起了一道隱形的墻。
時間越久,家長就越難進入孩子的內心。
因此,想要了解孩子的想法,家長們平時就應該抽時間多和孩子交流、玩親子遊戲,給孩子一個輕松的家庭氛圍,這樣孩子就更願意向家長敞開心扉。
2、培養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意識
一個從小不懂得如何獨立、事事都要依賴父母的孩子,不管是『窮養』還是『富養』,長大後都隻能是弱不禁風的溫室花朵。
家長們如果想孩子長大後遇到任何事情都處變不驚,就需要從孩子很小的時候開始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社會對男孩和女孩都是公平的,隻有知道如何處理問題的孩子,才會在社會中脫穎而出。
3、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
對於孩子興趣愛好的培養,家長們不能僅僅按照自己的意願讓孩子去學。
因為每個孩子的天賦是不一樣的,所以適合的興趣愛好也會不一樣。
家長們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給孩子更多選擇,比如經常帶孩子聽一些試聽課,讓孩子在眾多興趣班中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那一個。
隻有孩子十分熱愛一件事情,才能將這件事情做得很好。
4、學會取長補短
孩子出生時身邊的大環境是無法改變的,但家長們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來改變孩子的成長軌跡。
研究表明,每個孩子的基因決定了他們利用什麼樣的學習方式來進行學習,例如,有的孩子適合用圖片學習,有的孩子則適合用文字。
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是『圖片型選手』,就可以從小側重於用圖片來輔導孩子學習,並逐步鍛煉孩子的文字解析能力。
對於孩子的各項長處,如果運用得當,就會有很大的效果。
總之,教育孩子的模式不是單一的,而是需要家長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斷摸清孩子的性格、愛好以及適合的學習方式等特點,再逐漸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通過家長面對孩子變化的應變能力,來為孩子進入社會後的應變能力鋪下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