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看過這樣一則新聞:
日本一老公在長達二三十年的時間裡,拒絕和妻子說話。
周圍的人雖感覺奇怪卻也找不到男人拒絕開口的原因。
後來兒女們長大了,在電視臺的幫助下,男人和妻子在初次見面的公園裡相遇了,在似曾相識的那條藤椅前,男人終於道出了其中原因,自己拒絕和妻子溝通的原因竟然是因為隨著兒女們的先後出生,妻子愈來愈把自己的愛和精力從老公身上轉移到了孩子身上,他也隻是想用冷漠的方式引起妻子的注意。
看來男人們吃起醋來後勁兒比女人們可大多了呢,雖然感覺故事挺好笑的,但故事背後反映出的現代男人的家庭地位和心理狀態,確實也有些讓人心疼。
尤其是結婚有寶寶後,
很多媽媽『移情別戀』
把所有的愛與心思傾註在寶寶身上
真的會忽略男人的心理感受
使男人覺得自己的家庭地位
飛流直下三千尺呀!
不信,先看一份
結婚後,家庭地位排行榜
一目了然。
排第一”寶寶”
第二”寶媽”
第三”奶奶/外婆”
第四”爺爺/外公”
第五是”狗狗”
第六”寶爸”
關鍵的是狗狗位置比寶爸還高!
接下來再看看寶爸們晚上睡覺的位置,
不能再形象了。
看完寶爸們在床上表現出來的
直線下降的家庭地位後,
我們再繼續關注一下夫妻之間
床上那點兒事,
看看寶媽在床上的睡姿透露出哪些信號?
有調查顯示,
孩子出生後第一年,
夫妻的離婚率是最高的!
除了孩子出生後家庭瑣事的煩擾和社會角色轉變後的不適應,
造成離婚最直接的因素,
就是床上那點兒事。
《別想污了,我是說在床上怎麼睡覺的事》
你家睡對了嗎?
01、寶寶睡中間,三口人睡一床
傳統型媽媽
『我們小時候就是這樣跟爸爸媽媽睡覺的,有了寶寶自然也還是這麼睡』媽媽會認為這樣睡寶寶和爸爸媽媽都有接觸,增進感情。
寶寶睡在中間也更安全。
這樣的媽媽在育兒中,中規中矩,觀念難免有些老舊。
媽媽應該多看一些科學育兒的書籍,刷新自己的育兒知識。
優點:爸爸可以偶爾幫媽媽照顧寶寶,讓媽媽睡得更好,一家三口家庭穩固。
缺點:不僅僅是空間上的,更是在心理和夫妻關系上的被阻礙,不利於增進夫妻感情;不利於寶寶的睡眠,空氣不流通、容易被壓到,寶寶也會受到身邊人翻身的影響使得睡眠質量降低。
02、媽媽睡中間,三口人睡一床
犧牲型媽媽
想得比較周到,既要照顧到寶寶的睡眠起居,又要照顧到老公的陪伴需求,力求做到寶寶和老公兼顧,隻是更辛苦了自己,唯獨沒有顧及自己的感受,不僅會讓自己睡的很累,也更容易在諸多事情中放棄『自我的需求』,而去迎合他人。
說好聽了是無私,說不好聽是失去自我。
優點:方便媽媽夜間哺乳和照顧寶寶;同時又能兼顧爸爸的感受。
缺點:寶寶睡在床邊容易發生墜床;寶寶一側空間較窄,不利於寶寶夜間翻身或活動;媽媽熟睡後不小心會壓倒寶寶。
03、寶寶睡小床,挨著大床媽媽一側
科學型媽媽
隨時學習最科學的育兒知識,並能靈活運用到育兒中來。
媽媽很聰明,懂得用最好的方式兼顧到老公和寶寶,還能讓自己不那麼累。
媽媽和老公的關系不錯,並不會因為寶寶的降生打擾到原本的夫妻關系。
對寶寶也會盡心盡力,可謂是八面玲瓏,再多的困難都不是事兒。
優點:寶寶既有獨立的睡眠空間,又能挨近媽媽,隨時得到照顧;媽媽既不用擔心睡著會壓倒寶寶,又離寶寶很近方便夜間照顧;爸媽保持原有的睡眠位置,沒有因寶寶的出生而產生嫌隙。
缺點:比較占臥室空間,不適合面積小的臥室。
04、媽媽和寶寶睡,爸爸睡沙發或另一房間
娃控型媽媽
生完孩子後,這種現象太常見了,以寶寶為中心,其他事情都靠邊站,包括老公。
媽媽的精力和關注全部放在孩子身上,看上去是個合格的媽媽,獨自承擔著所有育兒工作,但媽媽沉重的愛,對孩子的成長並不利。
嚴重忽視老公,恨不得10塊錢包郵給賣了,看似爸爸在家裡是個甩手掌櫃,實則是媽媽也在不停的把爸爸往外推,這樣的夫妻關系很危險,出事兒了別怪我沒提醒你。
優點:方便媽媽起夜照顧寶寶;有媽媽在身邊隨時安撫,寶寶睡得更安穩。
缺點:忽略了爸爸的心理感受,爸爸被家庭邊緣化,嚴重影響到夫妻關系的穩定和諧。
而親密的夫妻關系,是對寶寶成長最為有利,沒有之一的因素。
05、爸媽同睡,孩子跟老人或保姆睡
自我型媽媽
有寶寶後,雖已進入媽媽的角色,但更多事情會先考慮到自己的感受。
當育兒與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相沖突時,會更多的關注自己的事情,更傾向於先滿足自我,再滿足孩子。
常常以『我太忙了』『事情太多了』『有你呢』等為借口,把自己從育兒中抽出來。
但無論身處何種關系中,夫妻關系還是親子關系,若過分關注自我,可能削弱自己在這份關系中的幸福感受。
優點:不影響夫妻關系;寶寶夜間可以得到老人或保姆的照顧
缺點:孩子和老人或保姆建立錯位的依戀關系;家庭中,孩子往往跟老人或阿姨更親密,上班族媽媽本來白天陪伴孩子的時間就少,晚上再不加以彌補,無從建立親密依戀,孩子很難教養。
06、媽媽和老人帶孩子睡,爸爸睡另一房間
坑爹型媽媽
這種媽媽和老公的關系平平,感情一般,即便不是因為孩子,也時常忽略老公的需求和感受。
這樣的家庭中,媽媽多強勢,爸爸多弱勢,加之不平衡的家庭結構,家庭關系也是紊亂錯雜的。
爸爸在家庭中好像是『隱形人』,常年不被關注,起初也許會『抗議』,但『反抗無效』,終將妥協。
優點:又多了一個夜晚能照顧寶寶的人,媽媽和老人分工照料孩子更加輕省一些。
缺點:完全打亂了家庭結構,老人、媽媽、寶寶抱團結合,爸爸會有很強的被孤立感,尤其老人是姥姥的話更是如此;老人和孩子睡覺輕,更容易被彼此幹擾。
07、寶寶從小單獨睡在自己房間
盲從型媽媽
相信各種育兒知識,過於看重書上獲得的內容。
這種媽媽不太有自己的判斷力,常會盲目相信各種育兒知識,跟從國外的育兒風。
雖然樂於學習,但缺乏辨別能力和主心骨,反復的將『學』來的各種知識 『實驗』在寶寶身上,對於孩子的成長並非益事。
優點:免去了將來分床、分房的不適應,還不會影響到夫妻關系。
缺點:破壞寶寶的安全感,不利於親子間安全依戀的建立;不方便媽媽隨時起夜照顧寶寶;寶寶哭鬧,媽媽也會更焦慮。
位置睡錯了
家庭關系就錯了
1、『親子關系』決不能高於『夫妻關系』
從人的發展來說,家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個系統。
中國式家庭關系中,親子關系凌駕於夫妻關系之上很常見,這種錯位的家庭結構,容易使孩子過於自我為中心、規則意識差、夫妻間除了聊孩子再沒其他共同語言、經常因為孩子的事情吵架等,很可能置整個家庭於崩潰、瓦解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