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上如今小學,爸媽也就上套,如今小學跟幼兒園真的是太截然不同了,幼兒園負責管理每日三餐,清早晚到一會兒也沒有什麼關系,中午也無需接回來,爸媽還可以有整整一天的時間忙自個兒的事。
但是上如今小學就截然不同了,準時按點地接送孩子先不說,每天三餐飯也需要吃飽吃好,尤其是清早,寶媽6點多便要起來做早點,小孩七點半便要進校,清早就跟作戰似的,不斷催催催,小孩呢,睡眼朦朧沒有胃口,被催得急了馬上會又哭又鬧,吵吵著不上學,負面情緒爆棚。
後勤管的欠佳,哪願意認真讀書學習知識呢?這可能是不少父母的現實想法,因此養出了不少『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小孩,有些人認為,跟學習知識比起,這全是不值一提的小問題,長大了自然而然便會做了,但還有的父母堅決杜絕,小孩不僅學習知識要有性覺醒,自理能力也需要訓練,前段時間,一名十一歲的日本小男孩,就默默地震撼了國內的父母。
這次的主人翁是一名日本的十一歲男孩兒,母親我們中國人,他們常年居住在日本,小孩在上學日的早晨起來後,就直撲廚房,他要給自己準備一頓早飯,小孩在冷櫃拿原材料,母親全過程為他紀錄。
小孩子對廚房的陳設相當了解,看起來他常常幫家人做家務,對這一切都是熟門熟路,這是他在開碗櫃拿碟子。
小孩子給自己安排了一份飲食搭配的早點,喝一杯酸牛奶,一顆蘋果,幾塊番茄,以及幾塊三文治,飲食搭配得相當出色。
小孩子坐在飯桌前,雙手呈合十狀,我要開動了,這也是日本的習俗,表示對飯的重視,母親還專門告訴大夥兒,我們隻不過入鄉隨俗,學習人家的長處。
現如今小孩浪費東西的問題真的是太嚴重了,從小讓小孩形成節約糧食的良好的習慣,對所有一個孩子都適合,對東西要有最起碼的敬畏之心感,才可以有感恩的心。
小孩吃完飯後也要雙手合十表示感激,自己做的飯一口都沒有剩,酸牛奶喝光了,瓜果和三文治也吃完了。
吃完飯後,孩子並沒有把碗筷一放,等著母親來洗。
做事情要有始有終,他要把自己用的碗筷洗幹凈。
希望樊噲後,就牽著小狗出門去遛狗。
小孩遛彎回家便要準備上學的物品,書包是不可缺少的,隻是身旁這種小佈袋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日本的學校和咱們有所不同,他們進課室要脫鞋,上體育課也需要換衣,因此日本的小學生書包裡除去書,還需額外的帶許多物品,有專門裝鞋的佈袋,有專門裝餐盒的佈袋,還需專門裝繪畫用品的佈袋,有的小孩要上舞蹈課,衣服褲子也需要自己帶上,還需帶上自己的喝水壺等,因此日本的小孩去學校,要帶的物品好多,但他們一致的標準規定是,自己的物品自己拿,父母從不會代勞。
孩子還要多帶一個物品——一把雨傘。
今天可能會下雨,準備完這些,孩子就出了家門,看到路上的行人,馬上點頭打招呼問好。
咱們時常會見到日本的小孩子很有禮貌,也十分敬老愛幼,做完這些,十一歲的男孩兒總算能去上學了,母親目送他穿過街道進入校車,這就是一名日本的男孩兒早上所做的事兒,母親整個過程並沒有參與,那 在咱們身邊,一名十一歲的男孩兒早晨起來要幹什麼呢?
家庭教育方法到底是什麼呢?
各位經常說家庭教育方法,教育孩子學習的良好的習慣很重要,但家庭教育方法有各個方面,在日本,即便 是幼稚園的老師們,也會將家庭教育方法中本需要讓家長完成的事兒,讓孩子學著做,培養孩子們勞動的生活習慣,熟練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本領,自由體驗生活,明白吃苦耐勞。
不曉得各位還記不記得,一名日本5歲的小姑娘在媽媽去世後就主動地擔負起做家務活的事,她會煮飯,會換洗衣服,而諷刺的是,一名十八歲的中國留學生卻在深更半夜打電話給家長,媽,番茄炒蛋,先放番茄還是蛋?
日本的小孩從幼稚園起就得自己洗澡淋浴,自己換衣服,換鞋,吃飯的時間一塊兒搬飯桌,自己清洗飯盒,中午吃完飯後自己拿被子鋪床,自己打掃衛生,這成了孩子們的習慣。
小孩學會自理和勞動,不完全由家長和老師照顧,這本身就是教育的重要環節,小孩自幼明白獨立的重要性,凡事靠自己,會影響小孩的一生。
未來在孩子的身上,他們必備的品格就是獨立自主,懂得尊重,有責任心。
父母不在身邊,也能好好生活。
經得磨礪,能獨立思考,這是孩子從小就要所接受的教育,也決定一個孩子未來的道路能走多遠。
但如今很多孩子卻沉迷於偶像,用父母的錢追星,以後沒工作就啃老,父母悉心照顧還嫌這嫌那,這種孩子如何成才?
培養孩子不在於學校有多好,父母是否買了學區房,是否給孩子報了1萬多塊錢的鋼琴課等,它的根基在家庭,父母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第一步就要做好撒手的準備。
一個隻會讀書卻不懂得感恩,不知道勞動的可貴,食物的珍貴,對周圍人沒有責任感的孩子,即使考入了名校又有什麼用呢?愛有的時候也有『毒』,請別做一個『有毒』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