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外出遊玩,人山人海的復雜環境,再加上旅途勞頓、飲食不規
其中一種是10月份在南方高發的疾病——手足口病,家長要特別留意。
手足口病,是一組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的具有高度傳染性的發疹性疾病。
多發生於學齡前兒童,特別是5歲以下的幼兒發病率最高。
感染病毒後,患兒不會立即發病,病毒先在體內大量復制,經過3~7天的潛伏期後才進入發病期。
據中國每年的疫情報告資料顯示,每年7月北方發病數最高;而在南方地區,手足口病發病有兩個高峰期:每年5月和9-10月。
接下來,小編為您整理了關於手足口病家長比較關心的幾個問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如何鑒別手足口病?
感染此病的患者,早期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如發熱、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此時尚無法判斷是否為手足口病。
臨床上判斷手足口病最主要依賴其特征的『口、手、足』表現。
具體來說,就是在手、腳和口腔等部位出現皰疹,口腔裡的皰疹主要是出現在咽峽部,也就是通常說的嗓子眼兒附近,也有可能是在上腭或者其他部位,起初看上去是白色的小泡,周圍有一圈紅暈,一兩天之後皰疹會破潰形成潰瘍。
患者會感覺到疼痛,同時吞咽不適而拒食。
手腳的皰疹也是白色的小泡,周圍有紅暈,不容易破,一般不會有疼痛、瘙癢的感覺。
除此,這些皰疹也會出現在臀部和四肢。
當然,確診手足口病還需去醫院進行專業的檢查。
是不是打了疫苗,就安枕無憂了?
並不是這樣的。
一般我們說的手足口疫苗全稱是腸道病毒71型疫苗,接種EV-71型手足口疫苗可以有效預防由EV-71型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但可導致手足口病的病毒有20多種,所以即使打了疫苗也要注意個人衛生和防護,不能掉以輕心。
不過,由於部分孩子接種疫苗後可能存在抗體泛化的現象。
也就是說,孩子被相近的病毒感染的幾率會有所降低,或被感染後,症狀也相對較輕。
《所以疫苗還是很有必要打的哦!》
另外,正是由於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種類很多,因此,手足口病是有可能多次重復患病的,家長不可掉以輕心。
居家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勤洗手,很重要!
洗手是最好的預防!家長應教育孩子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浸濕雙手,搓上洗手液或肥皂後,手心、手背、指縫間、手指、虎口處都不能放過,洗完後,再用幹凈的紙巾或者專用的毛巾擦幹。
專家指出,市面上售賣的各種所謂號稱具有殺菌消毒功能的濕紙巾、免洗洗手液,對手足口病毒無法產生作用,不能代替洗手!
消毒功課不能少
關於消毒,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的專家這樣建議:
若孩子感染了手足口,他近期接觸的一切用品都有可能感染病毒,包括毛巾、漱口杯、玩具、餐具、床上用品、衣服,甚至飲用水、排泄物等,都必須盡快處理。
常用的消毒方法即開水煮15分鐘以上,耐高溫的東西推薦隔水蒸15分鐘後再烘幹。
不耐高溫或者無法蒸煮的東西,比如塑料制品、家具等,可以用稀釋後的84消毒液浸泡或反復擦拭15分鐘以上,此種方法消毒完成後要注意及時擦去殘留的消毒液,以防入口。
佈類制品,單獨清洗後要煮沸15分鐘以上,能烘幹就盡量烘幹。
其他能使用一次性用品的,就選用一次性用品。
如果懷疑孩子得了此病,要盡快去醫院就診,以防傳染給其他人,如需居家隔離,要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天開窗通風1小時以上。
這些地方少帶孩子去!
疾控專家提醒盡量少帶孩子去人多擁擠場所,公共遊樂場所,特別是大型商場、餐飲機構等設置的室內遊樂園是低齡兒童手足口病的主要傳播場所。
比如孩子們最喜歡玩的海洋球池,數百個小塑料球聚集,極易隱藏細菌病毒,對於抵抗力比較弱的低齡兒童來說是個隱患。
還有孩子喜歡坐的搖搖車,很少有人去維護,更別提消毒了,極易發生傳染病的交叉感染。
當然,這些孩子喜歡的遊樂場所不可能一次也不去,這就要求家長做好防護工作,玩耍後,要及時給孩子做好個人衛生,包括徹底洗手、更換幹凈的衣服等。
我們都希望孩子一生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所以爸爸媽媽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及衛生習慣,平時注意引導孩子鍛煉身體,自身免疫系統強大了,疾病就會繞道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