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江湖,永不落幕。《網路文章》

『你瞧這些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

人生離合,亦復如斯』

——《神雕俠侶》

10月的最後幾天,我們被接踵而來的兩個離世重重地擊中,剛感慨完生命的無常,又開始唏噓歲月的完結。

金庸走了,感覺帶走了整個江湖。

平庸的人生,曾因金庸而被點亮,卻從此再聽不到把酒江湖,滔滔兩岸潮。

今天,我們也來聊聊江湖,談談教育裡的江湖,即使可能貽笑大方,但也希望能夠借此緬懷大俠,表達我輩追思之情。

金庸,生前照片

要說將武俠、商業與教育,融合的最好的,絕對莫過於馬雲了。

正是在金庸武俠精神的浸淫下,才有了馬雲創業時的豪情萬丈,在位時的俠骨熱腸,他在阿裡價值體系中形成的『獨孤九劍』和『六脈神劍』,讓阿裡能夠在長久發展的路上保持創新精神。

做到這樣,並不令人震撼,畢竟這一切離我們過遠,無法企及,也就無法體會。

而真正讓我們佩服的,應該是化名為風清揚的馬雲的轉身方式。

今年9月10日,馬雲向外界宣佈,在阿裡創立20周年之際,他將不再擔任集團董事局主席職務。

他將會把精力放在教育及相關事業上。

深諳武俠精神的馬雲老師

風清揚是金庸小說中劍術達到最高境界的高手之一,隱居華山,不涉江湖之爭,但一旦見到令狐沖不似氣宗之徒拘泥不化,為可造之材,便將「獨孤九劍」盡傳之。

馬雲的教育觀應該也深受其影響。

武俠精神滋養了這代人,讓這代人可以入世時大鬧一場,出世時將自己全部交還給世界,然後悄然離去。

把教育圈定位為江湖有不尊之嫌,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話不假。

當一切被定義被標準,我們的教育江湖該何去何從?教育是服務人、成就人的地方,實施不好,也可能是毀滅人的一個領域。

你可以怒斥基礎教育是組裝工廠,也可以挖苦大學教育已放任成農貿市場。

但你是否能做到每日三省,問問自己在其中做了什麼?你是否能像馬雲這般,瀟灑轉身投入他鐘愛的教育事業,去做點什麼?處廟堂之遠則安己安家,居廟堂之高則安國安民。

社會問題是非多,教育界也一樣,改變不了大的環境,但我們可以不去做那個被環境綁架的人,或者說不去做那個推波助瀾的人。

我們忘記了杜威說的『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我們忽略了每個生命的獨特性。

我們這一代人有巴金有吳冠中有金庸有很多人,下一代呢,誰來滋養他們的心靈?誰來指導他們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誰來告訴他們信仰是什麼?誰來用行動給他們示范真正的俠義精神,是隨隨便便把他們推向那個你都常常感到無奈的社會嗎?

即將步入社會的應屆大學生們

教育終極指向是促發孩子內在源動力,心靈的滋養與教育比一切都更持久。

以書本為中心,以成績為目的,作為短期內的教育行為的確可以很快看到結果,但當我們把眼光放得更遠,你會發現我們錯過的東西有多寶貴。

大家常說,80/90以後的人普遍缺乏信仰。

我卻不以為然,信仰的樹立需要一代代的教育和傳遞。

信仰永遠不是無根之木,空中樓閣。

當我們大面積追思哀悼過往時,更應該向前展望。

金庸在為世人塑造大俠,你卻可以為身邊人、為孩子樹立榜樣。

不放棄自己的責任,才有資格去評判信仰是否缺失。

網絡信息的泛濫,我們便人雲亦雲,發佈信息的人失了信仰,我們就一起感嘆整個民族沒了信仰,這是被洗腦,與真正的江湖相去甚遠。

『童真捕手』王悅薇老師在課堂上

其實,你只要深入教育群體,就會發現教育江湖裡,雖有失望,但更有希望;雖有模板化的老師,僵化的老師,但更有眾多浪漫的老師,懷抱善意的老師。

他們會嬉笑怒罵笑談論古今,他們知道『單純和愚昧隻有一步之遙』,所以,他們殫精竭慮培養孩子,他們會保護孩子小小的爛漫。

當孩子寫出『頭發不算長,遠望去像頂了一隻海膽』,她會興奮地誇贊學生:這海膽的比喻簡直是神來之筆!他們名氣在外,但卻始終謙遜有禮,聽他們說『今天我還是站著給大家講吧,我是華師的教書匠,我們那學校裡所有的老師都沒有座位,我教了30年書,已經站了三十年,坐著不會講話』會不會讓你感動到落淚?他們見慣了人間不平,卻在嚴己的同時做到寬人。

他們的言談中沒有冷嘲熱諷,沒有開口謾罵大言不慚,用善意而不是以惡意揣測別人,這才正是教育界俠之大者。

金庸江湖的感人之處,還在於自由中彌漫的堅定信仰。

金庸小說中的人物,無論出自市井,還是出自名門,最吸引人的,都有著自由的瀟灑之氣,令狐沖的放蕩不羈,楊過的亦正亦邪,郭靖的憨厚忠誠都是出自骨子裡。

我們凡人看來,總覺得浪漫,會覺得其中的道都沖和清澈,那裡的人都有俠骨柔情!這些人有毅力,有抱負,有責任,尚自由。

其中的俠之大者,像喬峰、郭靖、令狐沖、陳家洛,無一例外都有著極深的家國情懷,為國家為民族的安危舍生取義。

金庸用他的筆連起了華人世界的現時與歷史和傳統,而這也正是我們民族一代代往下傳承的寶貴財富。

《天龍八部》喬峰,他有情有義、心系蒼生、悲天憫人

教育要用力,但要用巧力,以柔克剛永遠是中國武功追求的最高境界。

面對蓬勃向上生長的下一代,你要選擇適合他們的方式與他們對話。

你要告訴他們,在復雜的社會,如何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在自我個體慢慢消解的當代,如何認同自己的身份,認識自己、家庭、種族和國家;你要讓他們知道生命的意義,告訴他們,隻有夢想才能真正驅動自己。

我們要思考,我們所做的一切,到底是在培養孩子面對變化世界的自信心,培養孩子的適應能力,還是在不斷挫敗孩子而不自知。

就比如,當孩子遇到挫折覺得失落找不到方向甚至否定自己時,你是否也能像戴建業教授那樣告訴她:『你也創造了這個社會,你夏天到我這裡聽課,你穿那鬼吊帶背心,你就是彰顯了我們這個時代的風景,我以前都不敢睜開眼睛,現在我看多了,我覺得也蠻好看的』尊重傳統,卻不否認現實;繼承歷史,卻充分相信未來,這才應該是教育人該有的教育姿態!

『網紅』教授戴建業,把古詩詞講絕了,人稱『三槍叔』

金庸的離世,讓我們無盡的悲傷和哀悼。

94歲離世該是喜喪,我們對這段離世充滿不舍和悲痛,我們告別的不僅是某個偶像,更是他曾經帶給我們的財富和信念。

江湖仍在,永失我愛!繁華過後,一切雖落下帷幕,但在開啟下一場幕之前,我們卻可以做點什麼,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