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周姐有個習慣,每天晚上九點,準時失聯。
有好幾次,我們前一秒還在手機上討論工作,下一秒時間一到,她匆忙打個招呼之後,就再也沒有了回應。
一開始,大家都很納悶,但在聽了周姐的解釋之後,倒也都理解了:『不好意思,孩子準備睡覺了,我得陪他』
盡管在單位擔任要職、工作繁忙,可每天睡前那一個多小時,周姐卻雷打不動全部給了娃。
說起周姐的兒子,我們單位的人都知道,那可是一個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
盡管他才念小學二年級,卻各方面都很優秀,而且待人接物得體禮貌、在家懂事體貼,跟媽媽的感情更是沒得說。
我們總會向周姐討教培養一個優秀兒子的秘訣,而她也總是笑呵呵地回答:『白天太忙了,跟娃在一起的時間少之又少,所以我隻能利用臨睡前抓緊教育他』
雖是一句玩笑話,但想想不無道理。
教育家米歇爾·博芭曾指出,一天中,親子陪伴最高效的時間段有三個,其中之一便是晚上睡覺前。
這段時間是父母與孩子互動的黃金期。
平日裡,我們做家長的總有各種各樣的事情要忙,很難做到每時每刻都全身心陪在孩子身邊。
而作為男孩,白天他們的精力往往更多地釋放在了打鬧、奔跑等劇烈活動中,跟父母有深入交流的機會同樣很有限。
因此,利用睡覺前的親子時光,將陪伴質量最優化,往往能對養育一個優秀的男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有這樣3件事,家有男孩的父母,如果能堅持在睡前陪孩子一塊兒做,相信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反饋。
講故事: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受益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花婆婆』方素珍曾透露,從她的小兒子懂事起,他們夫妻倆便每天輪流為他講睡前故事,一直講到孩子十五歲。
這些故事對小兒子的影響很大,使得他年紀輕輕,卻在待人處事方面展現出了很多同齡人所不具備的可貴品質。
他曾告訴母親:『這些故事都已經變成我的人格特質了』
在方素珍看來,睡前故事會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受益終生。
美國兒科學會兒童早期教育委員會主席丹尼特·格拉斯伊認為:
『學齡前兒童,如果經常聆聽父母讀睡前故事,將會直接影響他們上學後的學習表現和成績』
因此,每天晚上的睡前故事,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
而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講故事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
低幼的孩子能力有限,因此以聽故事為主。
父母可以為他們挑一本繪本,靜靜講給他們聽;也可以自己編故事,杜撰各種情節。
而等孩子再大一些,則可以嘗試更加豐富的形式,比如:
◆ 故事復述:鼓勵孩子用自己的理解,重新組織語言,將聽到的故事復述出來。
◆ 情節接龍:父母和孩子分別發揮想象力貢獻內容,合力DIY一個故事。
◆ 關鍵詞創作:父母為孩子提供幾個關鍵詞,讓孩子圍繞這些詞語編一個故事。
◆ 我講你問:一方講完故事後,讓另一方根據內容提出幾個相關的問題,並予以回答。
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療中心約翰·赫頓博士等人的研究發現:
『經常有睡前故事環節的孩子,認字和理解能力明顯更強,而且右腦活動也更加活躍。
該區域對於提高記憶力、解決問題能力和注意力等起著重要作用』
從生理角度來說,男孩的左腦普遍更為發達,因此講故事對於促進他們全腦發育非常有效。
可別小看了這些小小的故事,正是在那有趣又精彩的情節裡,男孩的認知得以發展,多項能力得到了培養。
聊聊天:通過交流拉進親子距離
除了講故事,還有一項睡前活動同樣值得推薦,那就是——親子聊天。
美國加州大學的學者曾花四年時間,追蹤調查了275個來自不同家庭的0-4歲嬰幼兒。
調查發現,父母如果在孩子臨睡前,能花20分鐘的時間來和他們聊天,那麼孩子的語言能力將會大大提高。
男孩的語言表達能力通常發育較慢,所以睡前陪他們聊聊天,無疑是一個極好的鍛煉機會。
在這方面,胡可就做得很棒。
每天晚上臨睡前,她都會跟安吉與小魚兒來一場走心的交談,任何主題都能聊。
比如有時候,是在幼兒園的趣事:
有時候,是拿媽媽開玩笑:
有時候,是暢想長大後:
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兩個孩子的心與媽媽緊緊貼在一起,母子三人的感情不要太融洽!
其實,睡前聊天就應該如此,父母跟孩子能夠像朋友一樣,毫無保留地分享彼此最真實的感受。
而一般來說,以下幾個話題,尤其適合在孩子臨睡前提出:
◆ 回顧一天的點滴
無論是開心的、難過的、還是害怕的事,只要是一天中發生的難忘瞬間,我們都可以跟孩子分享。
◆ 回應孩子的需求
在聊天時,有心的父母會在孩子的回答中及時聽到他們的話外音,捕捉到他們的需求,從而想辦法進一步溝通解決。
比如,當孩子說『今天我有點不開心』時,我們不妨順著這句話繼續追問:
『是什麼事情讓寶貝難過?能告訴我嗎?』
『有什麼是爸爸媽媽可以幫忙的?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
安靜的夜聊,在心情徹底放松的情況下,孩子更容易敞開心扉。
由此,我們也將更容易走進孩子心裡,分擔他們的心事,了解他們的需求,成為他們的依靠。
◆ 總結孩子的表現
睡前聊天,也是總結孩子一天表現的好機會。
哪些事情做得很棒,值得肯定?
哪些事情做得不對,當時爸爸媽媽為什麼要批評?
哪些事情做得還不夠好,可以怎麼做更到位?
……
這些都可以在此時向孩子提出。
這樣的時機,能讓孩子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言行,並且更能心平氣和地接受家長提出的建議。
睡前聊天,猶如一根紐帶,聯結了父母與孩子的心。
由此,家長得以傾聽到孩子內心真正的聲音,親子關系進一步增進,孩子的表達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情商也將有所提高。
表達愛:通過行動賦予孩子力量
曾有網友在某論壇發過一個帖子:當我們在討論和回憶童年時,有哪些事你會永遠記得?
其中有一個高贊回復讓人動容:
『我的媽媽,每天晚上都給我晚安吻,且晚安吻的數量根據我年齡的增加逐年增多,直到我上大學離開了家』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證明,由於大腦發育、激素水平以及社會認知的差異,男孩在嬰幼兒時期將有可能面臨更多的情緒情感困擾。
他們比女孩更加敏感脆弱,也更難以控制情緒,因此更需要父母的關愛。
所以,請不要在睡前吝嗇自己的愛。
無論是甜蜜的晚安吻,還是溫柔的輕撫;無論是發自肺腑的鼓勵,還是緊緊的擁抱,請務必讓我們的男孩感受到,在爸爸媽媽眼裡,他是獨一無二最棒的存在,值得被永遠深愛。
與此同時,也可以讓孩子試著對父母表達愛。
由此,他將懂得感恩和珍惜,並且更具同理心,更能體諒大人的不易。
就讓這份滿滿的安全感和滿足感伴著孩子入睡,幫助他成為一個懂得愛與被愛的人。
本文來源於男孩派《ID: boy666dj》,關於養育男孩的幹貨,這裡都有;關於養育男孩的苦甜,這裡都懂;家有小男孩,歡迎關注男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