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教育父母:如何用正確的方式批評我!。《網路文章》

前段時間,一個小女孩給父母『上課』的視頻引起網友熱議。

原來,小女孩因不滿家長對自己粗暴的批評方式,而給父母上了一堂論點鮮明、有理有據的『思想政治教育課』。

論點鮮明,不要打罵孩子,可以批評他,讓他改正。

批評孩子時,不要用『啊啊啊』大聲訓斥的方式,因為孩子不會聽。

最後給出方法,家長要如何『罵』孩子呢?請用文明語言。

雖然視頻裡小女孩的家長被逗得哈哈大笑,看這個視頻的人也可能像看段子一樣一笑而過,但小智想說,小女孩確實說出了廣大小朋友的心聲:

我犯了錯誤,可以批評我,但爸爸媽媽,你們能不能用正確的方式批評我,要不然隻會適得其反!

以下4種批評方式最常見,也最糟糕,家長注意自我省察!

01批評時帶著情緒

看到孩子做了錯事,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我要好好教訓教訓他』,便會提高嗓門,對孩子大喊大叫:『你聽明白了沒』『你以後還犯不犯了』,這種帶著情緒的批評方式,隻會讓孩子覺得很煩,結果就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而他的回答多半也隻是反射性的敷衍,心裡想著『你隨便罵,我想怎麼辦還怎麼辦』。

02批評時獨斷專行

看到孩子犯了錯誤,不問青紅皂白,先『批』一頓再說,這是教育孩子的大忌。

我們都知道,在法庭上,即使是個罪大惡極的人,都有權為自己辯護。

我們的孩子難道連這點權利都沒有嗎?所以以後在批評孩子前,請先傾聽一下孩子的想法或心聲,不僅能減少誤會,還能增進親子關系。

03批評時亂貼標簽

『大馬虎』『冒失鬼』『暴力狂』……孩子犯了一兩次的錯誤,就被家長給蓋棺定論了,真的挺冤的!這種貼標簽式的批評,對孩子的成長危害巨大,這種做法否定了孩子的發展性,讓他變得自卑敏感甚至自暴自棄。

如果想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好,請強化那些正面行為,給孩子扣上這樣那樣的『負面帽子』,就像把他推進了泥沼,隻會使其越陷越深,無法翻身。

04批評時愛翻舊賬

小智發現,在批評孩子時愛『懷舊』的家長還不少。

從孩子丟鑰匙這件事說開去,到他丟玩具、丟書本再到打碎碗、撞破頭…….仿佛孩子的成長史就是一部讓家長焦頭爛額的生氣史。

這樣看似苦口婆心的批評方式,隻會讓孩子覺得你好囉嗦,更別提所謂的教育效果了。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孩子做錯事,批評教育必不可少。

但很多家長本身對批評存在誤解,比如孩子在學校受到了老師的批評,家長會沒好氣地說,你看,被老師批評了吧!這會讓孩子以為受到批評是一件特別丟人、特別傷面子的壞事。

誠然,受到批評時我們每個人都會感到難為情,但我們更應該明白並讓孩子也懂得,作為一種教育手段,批評的目的是讓我們明確知道錯在何處,以便今後避免或改正。

在批評孩子時,要以冷靜客觀的對話溝通為主,引導其對錯誤行為和思想進行反思與矯正。

只要家長能夠娓娓道來,言之有理,孩子想不聽都難。

批評孩子要講究技巧,聰明的家長通常這樣做:

初犯要講『理』

每個人都會犯錯。

由於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孩子往往對後果預見不足,更易犯下錯誤。

對於孩子的初次犯錯,家長要抱以寬容的態度,耐心地告訴孩子錯誤的後果,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明白一些正確的道理,並表達對孩子的信任和期望。

我們來聽聽聽吳丹老師支的招吧!

重犯要約定

同樣一個錯誤,孩子再犯時,家長也不要惱怒。

從發展心理學角度看,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往往禁不住誘惑,像玩電子遊戲等,孩子就很難管住自己。

家長除了要嚴厲指出孩子的錯誤,給他講道理之外,也要跟孩子約定好,如果再犯同樣的錯誤,將受到怎樣的懲罰。

比如每天玩電子遊戲不得超過半小時,如果又沒遵守,扣除一個月的零花錢。

制定規則時,一定要讓孩子也參與進來,這種尊重的氛圍,會減小他再犯的幾率。

再犯給懲罰

俗話說,再一再二不再三。

孩子再三犯同樣的錯誤,家長就要按照約定實施懲罰了。

記住,我們提倡的是懲罰,並非體罰。

在懲罰的基礎上,家長可以在家裡設置一個『反思角』,讓孩子冷靜地思考自己的錯誤和改正的方法,避免下次再犯。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家長除了要掌握批評教育的方法,也要在平時的生活中讓孩子明白『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從錯誤中進步,獲得成長路上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