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開學後的分離焦慮症,巧用妙招來化解,2個方法父母不妨看看。《網路文章》

人生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脫離父母的懷抱,開始自己的獨立旅程。

第一站,自然是從幼兒園開始,隻不過有太多孩子不適應。

校門口,經常能看到大聲哭鬧的現場,甚至孩子和父母一起哭。

而這一切,都要從分離焦慮症開始說起。

在沒有踏入幼兒園之前,孩子所有的時間,基本上都和父母呆在一起,他已經適應了父母的陪伴。

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要跟父母分開,要獨自去『闖蕩江湖』。

校門口的哭鬧,父母都會如何應對呢?

不誇張地說:90%的孩子都會哭鬧,隻有10%的孩子會滿懷期待。

而他們的哭鬧方式,也是大相徑庭,有人默默流淚,有人撒潑打滾……

安安媽媽:到了校門口,孩子開始哭鬧,一直抓著爸爸的手不願松開。

最後,不忍心看孩子繼續哭的爸爸,居然沒有送他入園,而是轉身帶回家。

雖然不提倡爸爸的做法,但畢竟是自己的孩子,真的會心疼。

貝貝媽媽:看著哭鬧不止的孩子,心裡特別難過,也跟著默默流淚。

但是上幼兒園是她必須要做的事情,還是狠心把她交給老師。

結果原本開朗愛笑的女兒,已經連續兩天沒有跟家人說話,一直都悶悶不樂。

從家庭到幼兒園的過度,大多數孩子都不適應,甚至覺得父母不愛他們,所以才把他們送到陌生的地方。

環境的變化,會給孩子心理造成很大的傷害,不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

此時,若父母一意孤行,不注意孩子的情緒和心理健康,很可能給他們的心理造成創傷。

從此之後,不僅影響孩子的心理,而且還會影響親子關系。

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安全感受到了破壞,很難再信任他人。

認真對待分離焦慮症,巧用妙招來化解

1、入學前準備

想要避免分離焦慮症,早在入學之前,父母就應該做準備。

最好的辦法,就是帶孩子去體驗學校生活,讓他感受到幼兒園的不同之處。

其實很多孩子很喜歡幼兒園,因為那裡有很多玩具,還會認識很多小朋友。

那些時不時就『嚇唬』孩子的父母,真的要多加注意。

總是把『不聽話,就讓你去幼兒園』掛在嘴邊的父母,請把這句話咽在肚子裡,從此之後不要再提。

因為孩子的恐懼,就是在父母無意識的嚇唬中,慢慢形成的。

若是已經開學,那父母就要花更多心思,除了日常陪伴之外,還要注意開解孩子的情緒。

接送他們上下學的路上,多聊一些開心的話題,父母要起到引導作用,讓孩子發現幼兒園的樂趣,激發他們的上學欲望。

2、做好習慣培養

很多孩子害怕上幼兒園,主要是源於內心的無知。

若是能提前培養他們的好習慣,讓孩子擁有『超能力』,那他就會忘卻內心的恐懼,甚至想要躍躍欲試,早早去展現自己學會的小本領。

習慣培養包括很多方面:安全知識、獨立能力、分享能力以及溝通能力,而且缺一不可。

集體生活中,安全真的很重要,不僅要學會保護自己,而且還要學會不傷害他人。

再有就是獨立能力,在家有父母喂飯,到學校想要填飽肚子,就需要自己拿勺子吃飯。

所以在家時,父母要加強鍛煉,一定督促孩子獨自吃飯,溫飽很重要。

而上廁所的能力同樣重要,父母也不要忽視。

送給父母的溫馨小建議:

始終堅信: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而是父母放不下孩子。

兒行千裡母擔憂,可是該放手的時候,還是要狠心。

父母隻能陪伴孩子一陣子,未來的旅途該如何走,需要他們獨自前行。

幼兒園階段,註重的是性格和習慣養成。

父母能做的,就是做好孩子的堅實後盾,在他們遇到困難時,能夠第一時間給予幫助。

記得,一定不要把孩子偷偷放在校門口,或者強行塞給老師,這些行為對他們的心理傷害更嚴重。

與其處理問題,不如提前防患,在孩子適應幼兒園之前,花更多時間接送他們上學,給他們更多安全感。

回到家之後,也要高質量的陪伴孩子,不間斷的疏通他們的負面情緒。

寫在最後:幼兒園是親子間的第一次分離,父母要穩住情緒,切勿太過急躁和焦慮,不然孩子會更害怕。

聰明的父母,從來不會制造焦慮,而是尋找方法創造舒適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