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不婚、不育的根源,其實是父母,原生家庭會影響香火傳承。《網路文章》

01

有一種趨勢,已經逐漸普及開來了——早婚早育,變成了晚婚晚育。

而晚婚晚育,變成了不婚不育。

這種『不婚不育』的觀念,不僅影響了年輕的兒女,還影響了上了年紀的父母。

如今有大批的父母,都認為兒女產生這種觀念,是正常的情況。

我們不妨思考一個問題,這種觀念,到底正不正常呢?

其實,像這樣的觀念,說正常也正常。

而說不正常,也不正常。

正常在於,從『城市化』發展的角度來說,只要城市化去到了一定的程度,那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的觀念,就會出現。

這,是城鎮化所不可避免的問題。

而不正常在於,我們所處的土壤,千百年來,都蘊藏著『傳宗接代』的觀念。

如今傳宗接代的觀念受到了沖擊,一些傳統的父母也不知道怎麼辦。

因此,傳統的父母,就會覺得年輕的兒女有問題。

而年輕的兒女,又會覺得父母太固執。

這個時候,兩代人的隔閡,就出現了。

如果說,這不婚、不育的根源,到底跟誰有關?

我想,肯定是跟原生家庭,以及父母有關。

這兩者,起著關鍵的作用。

02

原生家庭,會對兒女的生育觀產生影響。

有教育專家說過,原生家庭所有的問題和矛盾,都會給孩子留下無法磨滅的烙印。

有人采訪過這麼一位在大城市租房的年輕人,問他為什麼沒有結婚生子的想法?

這位年輕人是這麼回答的:『我的父母,他們隻是農民,沒有讀過什麼書,所以認為孩子天生天養就可以了。

但是,我已經讀完研究生了,我覺得,天生天養的行為,有點不太好。

我,不想走回父母的老路了』

當然,采訪者依舊感覺到疑惑,所以他們采訪了一些大城市的土著。

有一位大城市的土著,這麼說道:『我的父母,把我帶到了這個世界,讓我看過北極光,讓我看過茫茫雪山,讓我看過一碧如洗的大海,讓我坐過無與倫比的遊輪……這一切的一切,我都希望跟後代的孩子分享』

當然,這位大城市的土著,生了兩個孩子。

其實,人之出生環境不同,終究會影響人們的生育觀。

就像一些一線城市的土著,他們並沒有受到『不婚不育』觀念的影響。

可以說,原生家庭,決定了人之思想觀念。

一切,都很難改變。

03

父母,也會對兒女的婚戀態度,造成影響。

有一些父母,哪怕到了一定的年紀,也有著為了兒女而搏一搏的想法。

因此,他們為了兒女準備了房子和車子,讓兒女沒有後顧之憂。

很多人都不解,為什麼父母非要如此辛苦呢?

這些父母是這麼回答的:『這是我的孩子,外人當然不希望他過得幸福,可身為父母,我希望他過得快樂,那我苦一點,又算得了什麼呢?

其實,這種『一代奮鬥,為了下一代』的想法,那是有道理的。

試想,我們不為了兒女而努力,總希望兒女可以一步登天,這怎麼可能呢?

你為了兒女而努力,你的兒女也為了下一代而努力。

一代完成一代的事兒,一代實現一代的目標。

到了未來的某一刻,家庭不就延續下去,不就一直走上坡路嗎?

當然,有一些父母,沒有什麼物質條件,那他們就隻能讓兒女自由選擇了。

沒辦法,單靠兒女的能力,是無法在30歲之前找到對象的。

現實,很殘酷。

父母的經濟能力,終究影響著兒女對於婚戀的態度。

現代社會的婚戀,比拼的,終究是家底。

我們無法改變現實,那我們就隻能接受現實。

04

不婚不育,說到底,其實是兒女和父母相互合力的結果。

很多人都覺得,年輕人不結婚,也不生孩子,就是他們自己的問題。

可實際上,他們有一部分責任,父母也有一部分責任。

有一位專家說過,如今的年輕人,畢業就失業,哪怕找到了工作,也就幾千元工資,基本就月光族了。

如果沒有父母的幫助,他們又怎麼可能實現成家立業的心願呢?

這位專家,說得很現實。

時代,終究發生了變化。

如果以從前的觀念,來看待如今的情況,那終究是有點跟不上時代了。

身為父母,我們不妨保持這麼兩個態度。

首先,如果有能力,我們不妨幫助子女。

試想,子女過得不好,那我們真的能安穩入睡嗎?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他們終究是我們的心頭肉。

其次,如果沒有能力,那我們就不要幹預兒女的選擇了。

也許,讀過書的他們,在某些事上,會比我們看得更深遠。

更何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順其自然就好。

物質條件,永遠是我們繞不開的一道關卡。

這道關卡,要麼父母解決,要麼兒女死磕,最後佛系。

其餘的,沒有選擇。

一切,都很殘酷。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