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變態的人越來越多了?心理專家:父母在家的時間太少了。《網路文章》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變態』原本是一個用於形容個體生理特征的詞匯,表示的是某些生物在進化的過程之中並未按照原先預設的路徑發展,並且出現了一些發展之上的偏差。

這在生物界其實是比較常見的,比如有的生物缺少、增加某些器官,在不同年齡階段出現不同的外表等等。

在此之後,這一概念被人們進行了引申,用於描述那些在心理上比較不正常,甚至十分異於常人的個體。

在我們的社會當中,無論是那些活在陰影之中,隨時想要加害他人的人,還是那些存在方式獨特的人,基本都是一種心理上的變態。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於社會的了解也越來越深刻。

在當今社會之中,諸多刑事案件之中由於心理變態而引起的案件可以說不在少數,甚至有許多未成年人參與的案件也會產生這樣的情況。

那麼為什麼現如今這些變態的人越來越多了呢?

我們不妨看看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任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的李玫瑾教授怎麼看。

年少時遭遇與成長過程

2019年時,李玫瑾教授的著作《幽微的人性》由北京聯合出版有限責任公司出版,本書共分十四章,主要探討的問題就是犯罪心理學相關的因素。

在本書當中,李玫瑾教授的犯罪心理學理論視角其實也體現的比較清楚,主要就是這樣幾個核心觀點:首先,犯罪心理是一種集體意識,具有比較強的集體性;其次,罪犯與年紀並無必然聯系,許多犯人其實早在幼年的時候就已經註定會成為之後『反社會』的階下囚;最終,犯罪問題並不僅僅是某些罪犯的問題,而是能夠反映出比較嚴峻的社會問題的。

包括題目當中的問題——為何現在的變態越來越多?

在李玫瑾教授看來是父母在家的時間過少導致的,這種現象就能夠反映出一系列社會問題:主要就是在個體成長的過程之中,個體會怎樣接觸到社會當中的那些消極方面。

李玫瑾教授認為,在個體成長的過程之中,家長的陪伴是十分重要的,並且這種陪伴並非是需要在孩子們年幼時陪伴,而是在青春期的時候。

根據犯罪部門統計的相關數據顯示,那些刑事案件之中作為兇手而出現的未成年人們,大多都處於12-18歲。

我們也比較清楚,這個年齡段正是個體處於青春期、叛逆期的時候,加上此時大多數時間都會在校園當中度過,能夠接觸到許多家長難以控制的人與事,比如說不慎沾染逃學、抽煙、酗酒甚至是打架鬥毆,情緒之中也會滋生一些比較消極的情緒,甚至是變得『反社會』。

對於家長而言,這樣一個年紀不再是需要家長寸步不離去關照的了,於是往往也會忽視對於子女精神上的關心,不去及時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態,導致一些不良習性在此時『找上門來』。

家長在孩子成長中的責任

誠然,作為父母,對於子女最為基本的責任就是在物質上供養其長大成人,保障其不會忍饑挨餓。

但這僅僅算得上是最基本的責任,想要讓孩子擁有更好的成長環境、在成年之後有更好的素質,其實必不可少的責任就是對於子女精神以及心理上的探求。

就像是上文所說的,不能因為孩子不必時時刻刻都要父母陪伴就放松內心的警惕,此時更是應當深入其內心世界,關注他們的所想所感。

1.不必一味地滿足孩子需求

雖然作為父母,對於孩子的愛會讓其盡可能的滿足其提出的要求。

但是這也會導致孩子在溺愛當中漸漸迷失自我,變得性情暴戾、不受控制。

李玫瑾教授表示,如果一味地順應孩子的想法,給他們一種予取予求的感覺的話,那麼這種後果是比較不堪設想的。

首先,就是上文當中所說到的,孩子會養成一種無論什麼要求都張口就提的習慣,即便是到了社會當中,與身邊的人相處時也會表現的比較『不客氣』,這是十分不利於其成長的;其次,就像是李玫瑾教授提到的一個案例: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居然因為自己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就自殺了。

這也是因為往日裡父母過於寵溺,導致其內心難以接受一時的拒絕。

所以不光是要教孩子學會拒絕,作為父母,同樣也要學會『拒絕』孩子的一些要求。

2.多進行有效的溝通

我們都知道,代際間的溝通是增加彼此了解的一種十分關鍵的途徑,但是在現實生活當中,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親子關系其實並不多。

對於子女而言,許多孩子在年紀比較小的時候會比較懼怕父母,於是不敢與其敞開心扉;對於家長而言,有些家長難以把握『擺架子』和『放下身段』之間的平衡,導致無法在子女面前展現出真實的自己。

李玫瑾教授認為,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時刻把握好自己的定位,心中清楚自己的社會角色,究竟是被孩子尊重的家長,還是親切交流的長輩。

3.幫助孩子學會抵制誘惑

許多社會當中的變態都是由於內心某種欲壑難填,所以才不擇手段的去滿足自己的一些常人無法理解的愛好。

比如一些十分猥瑣的人,會偷竊異性的貼身衣物。

這種行為就是難以克制自己內心的誘惑,導致社會道德與法律都難以維系其行為,最終出現越軌行為。

李玫瑾教授表示,作為家長,不光要教孩子學會克制,還應該與孩子一起培養這種品質。

對於家長而言,最好的行為就是遵守自己的承諾。

如《曾子殺彘》這則典故一般,一旦答應了子女就一定要兌現。

同時可以在生活當中也與孩子一起,改正自己的一些不好的習慣。

這樣能夠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讓他們變得更加陽光。

總而言之,許多變態並不是突然才成為這樣,而是在年幼時就已經註定。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A.,Scholl,S. G.,& Bless,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15(2),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