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秋臣
記得在刷短視頻時,看到了一個點贊量超過150萬的片段,說的是《人世間》這部劇中周秉昆對著他父親哭訴自己內心傷痛的內容。
周家有三個孩子,周秉昆是男孩,也是老幺,理論上應該很受寵才對。
但現實並非如此。
周家的大哥周秉義和姐姐周蓉都考上了好學校,變成了隔壁鄰居嘴裡那些『有出息的孩子』,而周秉昆則守在家裡變成了『能陪伴的孩子』。
葉秋臣有一場印象非常深刻的戲,就是老大老二考上了名牌大學,周志剛帶著一家人去串門拜年。
誇獎和贊美全都給了其餘兩個孩子,周秉昆則是灰溜溜跟在後面。
那一刻,我突然很想聊一聊《人世間》拋出來的終極討論,也是過去很多父母都會面臨的一種選擇。
有出息or能陪伴,哪個更重要?
這個問題本身沒有答案,每個人都有主觀思維,判斷的傾向性也不同。
當你心裡有答案的時候,面對另一種情況,也未必能做到不改變主意。
貪心地說,肯定是都重要。
我不是沒見過那種家裡巨有錢,孩子既有時間陪伴,也能開公司搞事業賺錢的類型。
但那畢竟是極少數。
其他的家庭,情感上或多或少都會有傾斜。
理智上談,周父明白世事兩難全。
周父是一個典型,他演的不隻是周家父親,還是很多人父親的某個影子。
他是三個孩子的爸爸,但在成長過程中,他幾乎是缺席的。
需要外出工作,陪伴的時間有限,經常顧不上家裡。
性格很硬,典型的一家之主形象,他定下的規矩不容反駁,在為父的尊嚴之下不懂得如何與孩子們愉快相處。
一方面,他非常驕傲自己的大兒子和女兒考取名牌大學,因為周父堅信知識能夠改變命運。
另一方面,他覺得小兒子不如兄姐有出息,但卻能陪伴在老人身側,照顧日常起居。
這是他嘴上曾明確和周秉昆表達過的觀點。
他知道沒辦法要求孩子們都成為既能考學出息,又能常伴父母左右的人。
但道理歸道理,行為上他卻沒有去肯定小兒子的犧牲和付出。
甚至,他會下意識去否定小兒子的拼搏和努力。
嘴上說的,和心裡想的,完全是兩套東西。
大兒子和女兒很久見不了一面,他們在周家父母的嘴裡是值得向外人誇耀的對象。
缺點和不足,都被距離弱化了。
距離產生美,這句話不是空談。
周秉昆是三個孩子裡唯一留在老家照顧母親的,他沒考大學,隻是一個普通的工人。
因為哥哥姐姐的優秀,父母的潛移默化,周秉昆的自卑牢牢刻在了他的骨子裡。
盡管他很努力地生活,孝順父母出力幹活兒,但得到的表揚從來都沒有兄姐多。
於是他會下意識否定自己,甚至父母誇耀『孩子們都有出息』的時候,他都會說一句『我差點兒』。
但周秉昆才是那種最難得的孩子。
誰不想追求自己的價值?
周秉義和周蓉都考上了想去的學校,都有一個自由戀愛而組建的小家庭。
周蓉甚至把女兒直接送到周秉昆這裡養,考上大學才和丈夫把孩子接走。
這個期間,周母病倒在床,一躺就是兩年。
沒有周秉昆的犧牲,周秉義和周蓉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嗎?
不能。
周秉昆一直想做那種可以被肯定價值的事情,這也間接影響了他的人生和命運。
對於周父來說,其實他很幸運。
有三個孩子,兩個『有出息』,一個『能陪伴』。
但對於周秉昆來說,他過得很憋屈。
至少在父母這裡,他付出最多,卻收獲最少。
心理嚴重失衡。
為什麼說周父幸運?
畢竟他還有三個孩子可以分配這些『需求』。
還有一個周秉昆可以犧牲,滿足兩個孩子去追求價值,追求他們的個人價值,追求為人父母炫耀的價值。
放到現在,隻有一個孩子的家庭,要怎麼平衡這種需求?
走出去的會沒時間陪伴家人,沒走出去的會被念叨沒出息。
兩難全,但卻並非無法解決。
之前葉秋臣寫過一篇劇評,表達的觀點是『人世間之苦,本質在欲』。
客觀無法改變,關鍵在於改變想法。
只要懂得滿足,不論是為人父母還是為人子女,找到一種雙方都能愉快接受的平衡即可。
一味要求孩子能夠顧全所有,是不現實的。
一味要求父母不要總是叨擾,也是不合理。
在『雙向要求』之下,彼此之間過得都不開心,心裡都藏著芥蒂,心結也無法打開。
唯有『雙向體諒』,才是解決問題的鑰匙。
文/葉秋臣
———————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葉秋臣》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抄襲必究—歡迎轉發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