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熙露媽媽!
養育孩子是為了什麼?
我想大部分人還是有養兒防老的想法的。
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和他一起幸福地生活,是許多父母的心願。
可是,晚年的幸福生活是我們青年、中年,幾十年努力的結果。
如果年輕的時候對孩子的養育、教育方式是錯誤的,那麼幾十年以後也不會幸福。
有這樣一個媽媽,她因為和丈夫性格不合,然後就離婚了。
她和前夫的兩個兒子,她一個孩子的撫養權也沒有要。
兩個兒子,一個7歲,一個才5歲,媽媽改嫁了,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可是,後來,媽媽在外面過得並不如意,她也沒有再生孩子。
三十多年以後,當媽媽失去勞動能力以後,又回來找自己的兒子養老。
兒子們還念著母子情,想要對自己的媽媽好一點,可是兒媳婦兒卻不接受這憑空掉下來的婆婆,直言不願意給她養老。
她每天坐在兒子家門口哭鬧,但是鄰居們都嗤之以鼻。
現在知道哭了,孩子們小的時候哭,你這當媽的可是聽不見,老了受罪也怨不得別人。
本來,贍養父母終老,是每一個孩子的責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人是弱勢群體,應該受到子女的尊敬,受到社會的關懷。
可是以下這幾種老人如果不改變自己,晚年大概率是不會幸福的。
父母年輕的時候『玩消失』,老了出來刷存在感。
養兒防老,父母先要養孩子,才能在老年得到孩子的贍養。
有一部分父母,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在孩子的童年時期幾乎是消失不在,等到自己老了,來找孩子養老。
父母年輕的時候,對孩子有養育的義務。
如果你沒有盡到這樣的義務,也當然沒有辦法享受做父母的權利。
就算是因為別人的眼光,或者是法律責任,孩子不得已為你養老,你的晚年生活也不會太幸福,因為老人和孩子之間也是要講究感情的。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陪伴孩子、照顧孩子,彼此之間有深厚的感情,孩子才會在父母晚年真誠地孝順自己的父母。
所以,想要晚年生活得到孩子的愛,父母要在孩子小時候也給他們愛的呵護。
父母生活的重心都在孩子身上,孩子的事情都要管。
父母愛孩子,但是愛孩子的方式也要注意改變。
孩子小的時候,我們時刻關注和陪伴孩子是愛孩子,但是當孩子長大了,爸爸媽媽要逐漸學會放手。
讓孩子有獨立生活的空間,有可以自己做主的權利,父母和子女的距離應該是逐漸變大的。
有的父母從孩子出生開始,所有的生活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直到孩子長大成人,也還是想要事事插手孩子的事情,會讓孩子遠離你的禁錮。
父母管得太多,讓孩子沒有隱私,失去自由,他們是不會願意和這樣的父母生活在一起的。
父母偏心,孩子們矛盾深,父母晚年不幸福。
如果父母不止一個孩子,而且父母做不到對孩子們公平對待,那麼家庭矛盾就會非常多。
家庭紛爭中,孩子們感情不好,對父母也會有比較多的怨恨。
能夠和孩子們和睦相處是父母晚年最大的幸福,如果因為偏心,家庭裡母子離心,兄弟反目,父母的晚年生活又怎麼會享福呢?
偏心的父母需要改變自己的做法,都是自己的孩子,我們應該盡量對他們一視同仁。
父母的公正,孩子是可以體會到的,會讓家庭和睦,晚年生活愜意隨心。
倚老賣老,無事生非型的父母,晚年不受子女喜歡。
電視劇《都挺好》裡,父親『蘇大強』讓人恨得牙癢癢,兒女們對他還是比較孝順的,但是他不知足,而且經常『作妖』,讓兒子和女兒為難。
現實生活中也是有這樣的父母的,因為我是老人了,所以我就應該在家裡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他們不考慮孩子的生活狀態,自己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給孩子的生活造成很多困擾。
這樣的老人,又有哪個孩子會喜歡呢?
父母不能生活自理,孩子們照顧、孝順都是理所應當的。
但是,我們作為老人,如果可以獨立生活,也應該盡量給孩子們減少麻煩,盡量不要讓自己成為孩子們的生活負擔。
你陪我長大,我伴你晚年,父母和孩子之間,有情意,有責任,彼此理解、尊重、關心,是親人又像朋友一樣的相處,才是最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