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言在仙|擺脫教育焦慮,從做普通人開始。《網路文章》

這是一個極其重視家庭教育的時代,很多媽媽以孩子身心發展的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全身心投入對孩子的照料和教育,不惜犧牲自己的愛好、娛樂和職業發展。

如若不能全方位培養自己的孩子,任其自由發展,就會被認為是一位失敗的母親。

這種現象被稱為『密集母職』,這種觀念也在當下大行其道。

然而,當作為女性的角色被壓縮到和母親角色等同時,媽媽們又該如何自處呢?

南京師范大學金陵女子學院金一虹教授,在【有言在仙】大家通識課上,為我們打開了新的視角。

有言在仙第七期

中共南京市棲霞區委宣傳部,攜手南京廣電集團音頻產品部,共同打造了『有言在仙』大家通識課&文化沙龍活動,旨在通過發揮仙林高校的資源優勢,實現知識的共享,讓仙林地區煥發新的生機。

每期活動邀請南京高校各專業中青年魅力老師、專家學者作為嘉賓,針對某一學科或領域進行主講,打造一堂別出心裁的文化通識課。

哲學、戲劇、文學、音樂、天文、心理學等等原本藏在書本中的知識,跳出課堂,變成一場又一場生動的思想交流會,成為觀眾最寶貴的精神食糧。

01為什麼拼教育的總是媽媽?

這可能是每一位經歷『喪偶式育兒』的母親問出的最無奈的問題。

在家庭教育中,父親的缺席總是能引起兩性間的波瀾。

女性認為,丈夫往往是『有一搭沒一搭』,興趣來了才能陪孩子玩一會,隻有自己在為孩子的每一階段做出最負責的規劃;男性則從效率層面出發,將自己定位為『天使投資人』的角色,男主外、女主內,才能使家庭利益最大化。

可以看出,爸爸、媽媽都認為:如果孩子需要一個最終的操心者,這個角色一定是媽媽。

這就導致媽媽們的理想模式雖然是『親職共擔』,卻很難真正實現。

沒辦法,畢竟是親媽,必須要頂上!

02教育焦慮,壓力山大

『子不教,父之過』『母不在慈而取其教』,似乎家庭教育成功之道在母親,教育失敗也源於母教失當。

『海淀媽媽』,指的是生活在北京的海淀區,為孩子教育付出所有的女性群體。

有一位海淀媽媽這樣說道:『我以前也佛系,隻想讓孩子快樂成長。

但當我兒子說,他想和他的好朋友一起上人大附中時,我才開始了真正的焦慮。

金教授指出,教育競爭的加劇,讓焦慮在家庭與家庭之間、家庭成員之間相互傳遞。

尤其當面對孩子們那直白而殘酷、高傲又脆弱的自尊心時,母職的內卷化便悄然開始了,一個媽媽會在孩子身上付出得越來越多,但焦慮卻不減反增……

03教育『拼媽時代』如何做媽媽?

紓解母親的焦慮,絕不是個人的事情,而應是整個社會的共同參與。

『雙減』教育系統的改革,展現了對原有教育理念的轉變。

減掉不合理的教育負擔或許很快,但要補上合理的教育內容仍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

除了國家政策與社會支持,家庭成員之間更應該親職共擔,給媽媽們更多選擇。

她可以合理規劃,改造另一半,慢慢實現母職和父職的均衡發展;也可以在不堪重負時,吐糟、宣泄,不以所謂的『超人媽媽』捆綁自己。

總之,無論是『職場媽媽』還是『全職媽媽』,都不能失去自我。

各位媽媽們,想擺脫教育迷茫和焦慮,不妨先讓孩子從『做一個普通人』開始。

以此為起點,去試錯,去重來。

不要因為恐懼失敗,便隨波逐流地紮入『踩踏式的競爭』之中。

放下『更高、更快、更多』的競賽執念,找到適合的位置,便是自由。

來源:區文聯、南京廣電

編輯:張舒怡